梁時利
【摘要】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新課程新高考背景下,班主任工作中出現新情況和新問題,這要求班主任必須具備專業化素質。本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談談班主任專業化成長途徑。
【關鍵詞】立德樹人;班主任;專業化成長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導師,負有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系的作用。可見,班主任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教育環境和教育對象的新變化,班主任工作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特點,這就要求新時代的班主任必須具備專業化素質。《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質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班主任的專業化主要指以下幾方面內容:班主任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等。
綜合各方面考慮,促進班主任專業化成長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下面筆者淺談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途徑。
一、自主學習,提升專業素質
主要通過自修和進修,具體途徑為讀書學習、請教同事、參加培訓、交流研討及聽講座等方式的專業學習。通過各種方式的學習,對別人的觀點進行認真的思考,并總結吸納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育在改革,教育理念在更新,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認清教育改革的發展形勢,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獲得班級管理的專業理論知識。自主學習是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基本和主要的方式。
二、不斷實踐,完善教育理念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班主任專業化的成長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學習上,更重要的是在具體班主任工作中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并不斷發展完善,形成自己可行的理論體系。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必須具備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班主任也是在實踐中鍛煉成長起來的,也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育風格。
三、學會反思,在反思中超越自己
教育理論是基礎,理論需要實踐來檢驗,但并非所有理論和實踐運用到自己班里都是恰當的,只有經過反思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行為才是有意義的。將認知規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運用到班主任專業成長過程中,“認識”也就是反思的意思。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有重復實踐和反思的過程,才能形成更完善的符合實際的教育理念。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班主任工作也如此,我們應站在一定高度,用理性的眼光去分析、總結自己的教育工作,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并養成用文字去記錄自己的反思和想法,在反思中促進自己班主任工作專業化成長。
四、勇于創新,突破傳統觀念
世界在發展,教育環境在改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這要求班主任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教育理論去應對瞬息萬變的教育環境。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須根據本班的現狀,制訂創新目標與計劃,努力使班級工作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構建個性化班集體,形成富有特色具有風格的班集體。在具體問題中,會出現老教師都未曾遇到的新問題,這時我們更加需要用開拓的思維勇于創新,在具體的處理方式和技巧等方面有所革新,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尋找更優的解決方式。
班主任專業化成長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途徑應從個人方面努力。我們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抓住機遇,使自己成為具備專業化素質的優秀班主任。另外,從學校及教育單位方面考慮,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的途徑有:
1.營造積極的學習交流環境
首先,學校應組織班主任專業成長的相關培訓班、交流研討和專家講座等,讓班主任進行業務學習。過去,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德育工作常常是被忽視的,相應的培訓和交流也少得可憐。在德育方面,我們常常關起校門來自己搞德育,而忽略與其它兄弟學校或名校的交流,思維有所局限,方式有所拘束,自然在德育方面沒有大的成就。可見,只有足夠重視和加強交流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有所突破。
其次,舉辦一系列的班會公開課和研討課。這是班主任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對教師的教學技能,對課程的駕馭、協調組織等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公開課無論是上課者還是聽課者都能互相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尋求進步。
另外,實行結對師徒,促進班主任團隊的快速成長。老教師具有厚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而青年教師最缺乏的就是實踐經驗,往往在一個問題上反復“栽跟斗”,但在老教師面前卻出現一經點撥即開竅的情況。實行結對師徒,老教師可以對年青教師進行更有針性和有效的點撥,促進年輕班主任團隊的快速成長,老教師從中也可獲取新靈感和新想法,從而形成強大的階梯式班主任團隊。
最后,充分利用網絡途徑,構建交流學習環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微博、QQ群、微信群、區域教育學習網站等網絡交流平臺。班主任可通過該平臺發表教育日志、定期組織探討教育問題等,從而構建交流學習環境,加強班主任交流思想、增進感情,激發班主任專業化成長。
2.學校制訂明確的德育目標,合理的德育規劃
學校每學期或每學年應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學習狀況、教育政策等制訂明確的教育目標,合理規劃階段性的德育內容。校方應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議,及時布置相應德育內容,掌握德育實施大方向,但為班主任具體實施留有發揮空間。特別在學生人數較多的校園環境里,統一規劃、循序漸進的德育相當必要,也減輕了年輕班主任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學校德育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才能充分發掘班主任才能,從而無形中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3.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評價和激勵制度
首先,學校必須建立完善的班主任評價制度,形成積極向上的班主任工作氛圍。班主任評價制度相對較復雜,這里簡述評價制度的幾要點:①評價方法以定性為主、定量為輔。德育工作中很多時候沒有完全的錯與對,不能簡單用一個分數去判斷一種行為。②評價應系統全面。發表評價者應包括學生、家長、同事和領導,不能片面抽取一部分人員。對評價的內容應全面具體。③評價結果應注重未來發展。應以表揚為主,提建設性意見,發掘班主任的潛能,促進班主任長遠發展,盡量減少只有一個簡單結論性的評價。
其次,完善的激勵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動力。激勵方式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在物質激勵方面,班主任工作相對繁瑣,必須保證班主任的待遇。在精神激勵方面,校方可以靈活開展,如,開展優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文明班、進步班集體、優秀班會課等方式的評比工作,激發班主任工作熱情,激勵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營造積極向上的德育氛圍。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專業的藝術,我們應該通過個人、學校及教育單位等途徑,努力成為一名具有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參考文獻:
[1]王新華.新時期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目標[J].中小學學校管理,2004(1).
[2]楊立功.新課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思考與策略[J].班主任之友,2007(1).
[3]張子杰.班主任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M].漓江出版社,2003.
[4]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 ?鐘春雪C854D286-BFDD-42E5-9FD0-2990352336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