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賢玉
摘要: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書法教育和學習的工具作用?這就需要利用書法類APP開展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書法教育。在策略上要講究教師培訓“有效化”、習字臨帖“碎片化”、營造氛圍“活動化”、視頻教程“系統化”、功能使用“常熟化”。
關鍵詞:書法教育APP 書法教育策略 教學實效
信息技術沖擊著傳統的書法教育教學方式。如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書法教育和學習的工具作用?利用書法類APP開展書法教學就是一種有效途徑。這需要教師掌握相關的利用APP開展書法教育活動的策略。
一、教師培訓“有效化”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教師培訓的“有效化”尤為重要。利用書法APP開展教師培訓活動,有利于培訓效益的最大化。
(一)做好培訓方案,力求制度化保障
要想有效進行教師培訓,首先要根據校情師情制訂培訓方案,提高教師的書法水平和審美能力。其次成立書法培訓領導小組,為書法教學的全面落實提供制度保障。擔任培訓的教師可以是本校書法教師或外請專職書法家,接受培訓的教師要按時完成作業,其作品要在校園內展出,培訓效果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充分體現,與書寫教案、批改、板書等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對于表現優秀的教師要進行表彰,表彰結果要納入教師績效考核或職稱評定范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二)借助書法APP,傳授書法知識
培訓教師利用APP的功能來傳授使用該APP的方法,也可利用APP中的網絡視頻資源,傳授書法知識。不管是免費的還是付費的視頻資源,只要適合教師學習并利于書法專業提升的視頻,都可作為教師培訓的課程資源。集體培訓能避免工作重復,也利于提升教師的書法能力和教學素養。
二、習字臨帖“碎片化”
學生習字臨帖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過持久的經驗積累,積極吸取精髓,即要有“碎片化”的積累和提升。不僅如此,還需要教師提高對書法課堂的有效細節進行“碎片化”的能力,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循序漸進法
首先,通過書法APP上的名碑名帖、詩文薈萃、書壇資訊等功能框讓學生知道學書法的多種益處。其次,對教學知識點內容進行碎片化呈現。要通過APP書法字典、書法視頻等,讓學生了解書法常識。比如筆畫的起、行、收筆法,執筆臨帖法,教師分類幫學生把知識講透,細到動作力度、筆法形神、筆畫輕重、運筆緩急、占格比例等。要讓學生認真對待每個筆畫,從執筆到運筆、楷書練習到行書練習、習字到臨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做到教師精講,學生精練。
(二)直觀教學法
教師在書法課上可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法。可利用實物投影儀把師生寫的字和范字并列投影到屏幕上,分析比較找差距再有效糾正。或者通過APP中的“重影比對”功能,把范字圖片和師生的臨字圖片進行重影比對,使學生對字的結構造型、占格大小和起運收筆做到了然于心。這樣,學生的習字臨帖才能達到精益求精、形神皆似。
(三)手機快餐法
快餐,簡單便捷易消化。現在的師生常為“應試”而壓力過大,用于學習書法的時間則更少。若在手機上安裝一款書法APP,就能隨時隨地打開它,或進行“每日一字”的練習,或進行“單字鎖屏臨摹”,或瀏覽書壇資訊,或觀看優質書法視頻。“碎片化”學習能有效利用點滴空閑進行書法練習,避免因學習量過大而囫圇吞棗,更能讓書法愛好者達到精學精練之效。
無論是教學碎片化,還是學習碎片化,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零碎時間,學習方式更加便捷,書法素養更易提升。
三、營造氛圍“活動化”
書法學習也需營造全體師生勤練書法的濃厚氛圍,如此才能讓師生長書法之風,提書法之能。
(一)多元展示,營造氛圍
書法作品的展示要多元化。我們可通過師生書法作品展來提升書法學習的氛圍。通過教室學習園地、樓道墻面、校園櫥窗展示師生優秀作品。擴大宣傳陣地,營造藝術長廊,使學生耳濡目染,增書法之興。
(二)重視比賽,展示自我
學校要高度認識到書法學習的重要性,增強對書法比賽的重視度,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書法比賽,低年級學生以硬筆、軟筆楷體為主,高年級學生以行書為主。形式可以是班級比賽、學校比賽、學生比賽、教師比賽等。鼓勵師生參加更高一級的比賽,給師生展示和提升自我書法藝術的舞臺。同時還需增加比賽頻率,擴大比賽的獎勵投入。
(三)創新活動,提升興趣
書法活動要有新意。比如邀請書法家進校園,進行現場揮毫,將作品贈送給書法師生愛好者;比如給超市商場制作海報,展示所學書法之魅力;開展寫春聯大賽,并把獲獎作品發布至學校公眾號和有影響的書法APP;到社區送祝福送春聯,現場潑墨揮毫,筆走龍蛇,讓師生盡展書法才藝,讓翰墨更添節日喜慶,提升師生書法興趣,為書法界輸送優秀人才。
(四)互動交流,揚長避短
無論師生,只要是自己感到滿意的作品都可以分享至APP進行展示;無論是創作還是臨摹,都可向書友和書法家們請教,從而得到這些書法大家們的賜教。師生們在這樣的分享互評中提升書法自信度,收獲經驗,提升書法水平。另外,也在關注查看其他書友動態中,欣賞到優秀作品,汲取書法大咖的藝術精髓,從而在書法學習上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四、視頻教程“系統化”
書法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系統講授的過程。那么將視頻資源系統化也是有效進行書法教學的策略之一。
(一)整理視頻,分類使用
教育者可以把書法APP上的視頻資源進行整理,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分類使用。比如可按書法基礎知識、名家碑帖臨摹、同文異家帖文比較等知識體系分成若干教程板塊,將大知識板塊細分成各小板塊。比如“書法基礎知識教程”又可細分為楷、行、草、隸、篆五體知識,每種書體又可分為基本筆畫、偏旁部首、結體等精講課程。基本筆畫又可分橫、豎、撇、捺、點、折、鉤、提八種筆法,橫畫再分長橫、短橫、左肩橫三種寫法;結體特點又分排疊避就、向背偏側、左短右長等三十六法。以此類推,就能根據知識體系形成網絡式系統性書法課程。也可按初、中、高級等不同級別或軟硬筆不同類型分類整理,進行系統性網絡授課。
(二)自制視頻,輔助教學
書法APP中并不很全面,往往不能完全滿足我們教學的需要,這就需要教育者根據實際教學,自制書法教學視頻,以便利用書法APP進行輔助教學。這些自制視頻可以作為校本課程,方便平時的書法教學,還可拿到書法APP上申請開課。若視頻被官方審核通過并被使用,其會根據觀眾使用率支付給視頻制作方相應的費用。這樣不但能獲得經濟效益,還能通過APP檢驗視頻的質量,以便更好地完善書法校本課程體系。
五、功能使用“常熟化”
對于APP上的各種功能的使用,教育者要達到常態化和熟練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APP進行教育活動。
(一)常態使用常用功能
在書法教學中,應方便、快捷、有效地使用書法APP中的一些功能,例如重影比對、讀帖助手、簡繁轉換等功能。多使用這些功能,能幫助我們及時找到習字臨帖中的誤區,及時去誤求正。
(二)熟練掌握各種功能
如何才能有效使用書法APP呢?首先需要對APP中的各種功能熟練使用。若對APP掌握程度不好,就難以達到自我學習,也難以去教學生,更別說達到教學的有效性了。
倘若中小學書法教師在利用APP開展書法教育活動時,能將以上“五化”策略實施到位,就能在信息時代的書法教育路上闊步向前。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