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霞
摘 要:幼兒園和小學是兒童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兩個相關階段。把小學教育和小學教育聯系得多好,孩子在幼兒時期能有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能不能盡快適應小學生活,把年幼的孩子聯系起來尤為重要。《3至6歲兒童的教學和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指出,激發兒童對數學的興趣,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掌握基本的數學概念和技術,將為小學未來的教育奠定必要的基礎。因此,在幼兒園教數學時,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各種生活和情境游戲為突破點,努力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熱愛數學,從而改變、提高和發展對數學學習、教學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興趣。最后,提高聽、說、讀、寫和學習成績,為小學入學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關鍵詞:幼小雙向銜接;幼兒數學;游戲活動
引言
近年隨著“小學化”問題逐漸受到國家和全社會的重點關注,我國教育部于2021年10月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在提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主要舉措、進度安排以及組織實施的基礎上,更是規定了幼兒園入學準備和小學入學適應的指導要點,全面闡述了幼小雙向銜接的主要理念與具體措施。在此背景下,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如何將課程游戲化理念整合到各領域教育教學活動,幼兒教師又應如何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均成為學前教育領域共同關注的話題。
一、積累扎實的數學領域核心經驗,強化持續性教師專業能力
長期以來,數學教學在幼兒園一直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為對于幼兒來說,由于缺乏知識和經驗,要把新知識與已有經驗相聯系是非常困難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幼兒教師必須找到合適的方法,將重要的知識內容與幼兒已有的興趣、技能和理解聯系起來,這要求教師必須密切觀察幼兒,并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其中核心經驗的掌握水平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數學領域為研究切入口,正是由于數學教學對于幼兒學習水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因為它是衡量教師幼小銜接能力的測評載體。同時,通過加強幼兒園教師與小學教師共同體的建設,使不同年齡、教齡、學歷和能力背景的幼兒教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產生強大的群體向心力,保障他們的學習行為保持一致,形成不同階段教師相互支持、相互影響的局面。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核心經驗的積累上明確目標定位,小學教師可以更精準地做好與幼兒園數學領域教學的對接工作,從根本上避免不同教育階段相互割裂的不利局面。
二、尊重個體差異讓幼兒走自己的數學學習之路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每個人都可以學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這是“大眾數學”的教育觀念,也符合幼兒園階段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必須承認,相比其他學科,兒童的數學能力存在更加明顯的個體差異,研究發現,有些三四歲兒童數概念的發展可以超過五六歲的兒童,有的五六歲的兒童可以達到小學三四年級的水平。研究還發現,兒童數學能力發展的個別差異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大,這也反映出數學學習存在著認知疊加的效應,如果幼兒園階段的數學教育存在問題,也會對兒童小學的數學學習產生影響。無論作為教師還是家長,我們要尊重這種個體差異的存在,不能總拿最高標準或“別人家的孩子”作參照。幼兒園階段的數學教育是要讓兒童保持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激發兒童學習數學的興趣,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風格和步調找尋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與發展路徑,關注每一個兒童數學經驗的建構,這樣才能幫助兒童實現數學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三、教學活動體現靈活性和多樣化
大班幼兒正處于感覺運動向具體形象不斷發展的階段,這一思維發展特點決定了大班幼兒對數學抽象的概念難以掌握,因此教師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首先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幼兒融情入境,在相互作用中學習數學,通過環境的創設激發幼兒的思維,學會思考問題,形成并發展數學概念。如為幼兒提供分類學習的環境,通過在書桌上擺放一些塑料交通工具,讓幼兒根據空中、地上、海里等進行分類,潛移默化幫助幼兒形成分類數學意識。喜歡游戲可以說是幼兒的天性,而游戲又是幼兒園中最基本的活動方式,讓幼兒通過參與游戲盡情感知數學。
如在玩過家家游戲中“爸爸”要求“媽媽”將小花的玩具擺放到柜子里,每一個玩具分別在哪一列哪一行位置。幼兒在游戲中,通過對“行”與“列”的清楚認知,掌握空間位置數據。還可以通過創設討論交流的平臺,引導幼兒發現問題并學會解決問題。數學活動中,教師采取情感教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教師給予及時評價,以正能量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態度。
四、與生活相聯系提高有效性
幼兒時期是開展幼兒教育的啟蒙時期,讓幼兒獲得豐富的知識內容,需通過生活元素的引入,促使幼兒產生親切感。如在認識單雙數這一數學教學活動中,讓幼兒明白在生活中單雙數的應用與作用,從而形成正確的教學思維。教師在教學活動伊始,讓小朋友伸出自己的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一只手上的五根指頭是單數,兩只手的十根指頭則是雙數。幼兒從身體上看到數學的身影,激發了好奇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樂于在生活中對數學進行探索和認知,提高學習能力,進而提升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結束語
因此,在數學的年輕銜接中,有效地運用上面提到的游戲策略。繼續把握導學精神,繼續探索幼兒在數學教育中的聯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總結和探索,豐富兒童對內容、方法和技巧的數學知識,不斷提高數學能力,充分做好探索未來兒童小學的準備,減少入學后遇到的學習困難和社會適應困難,成為一批全面發展的新力軍。
參考文獻
[1]何麗卡.數學游戲策略在幼小銜接中的運用[J].教育界,2020(05):80-81.
[2]尹默.數學游戲:幼小銜接視闕下的實踐意義與設計原則[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9(01):63-64.
[3]尹默.游戲活動:基于幼小銜接與兒童立場[J].小學教學研究,2018(2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