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苗苗
摘 要:小學四年級音樂合唱教學是組成小學音樂學科的重要內容,在素質教育理念實施和滲透之下,對于四年級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更新的要求和標準。合唱教學的活動開展,需要盡可能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在增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進一步提升四年級音樂合唱教學水平和質量,保證學生在合唱教學之下能夠深刻體會音樂合唱的魅力所在。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四年級
小學音樂學科作為藝術類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而言,有著極大化的價值。合唱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聲樂表現形式,其包含著強烈的感染力。在四年級音樂合唱教學活動的開展之中,小學音樂教師應關注合唱教學的內在功能和價值,在培養四年級學生合唱興趣和熱情之時,大幅度提高學生合唱質量和合唱水平,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推動學生藝術修養的科學化發展。
一、提高伴奏能力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每一位音樂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素養完全能夠勝任音樂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而對于合唱教學而言,教師需要提供良好的伴奏,才能夠進一步使得學生感受到音樂合唱的內在美感。這樣一個良好的伴奏,不單單激發了學生參與合唱的興趣和熱情,還進一步展現了音樂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也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方式。鋼琴伴奏作為音樂教師合唱教學開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日常教學活動之中,教師經常會忽視鋼琴伴奏的內在功能和價值。大部分會采取一種即興伴奏的方式,融合多媒體技術來完成合唱教學伴奏的投入與使用,一個簡單的伴奏,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開展合唱教學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但是,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所開展的合唱教學,如果使用簡單伴奏便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所以在四年級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合唱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盡可能提升小學音樂教師自身的伴奏能力,根據合唱歌曲內容的主題來選擇相匹配的伴奏類型,這樣才能夠提升伴奏水平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合唱體驗。結合唱歌曲伴奏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它的和聲進行會豐富你的和弦編配,你順著它的和聲走,和弦記錄下來后別忘了研究一下,可以在單聲部歌曲中靈活加以運用,逐漸的,你的伴奏水平就會提高了。我習慣在備課時就將和弦標記寫在歌曲上。在備課的時候,首先對歌曲進行分析,根據歌曲調式及本身的旋律走向確定和聲進行、根據歌曲情緒確定織體音型,在把握住作品風格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技能水平進行編配。這樣的合唱無疑是成功的。
二、開展合唱比賽
四年級音樂教師可通過組織與開展合唱比賽的方式,來展現每一個學生不同的音樂素質,這也是提升四年級合唱教學水平與質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合唱比賽之中,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個提升和鍛煉的機會,通過合理性與科學性的比賽設計,音樂教師能夠了解到每一個學生具體的合唱情況,并通過最為針對性的合理分工方式,增強學生合唱的藝術展現。而且在合唱比賽的開展之中,小學音樂教師能夠盡可能增強每一個學生自身合唱的基本功,讓學生在開展合唱之時,能夠真實傳達出自身的情感和思想。
三、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合唱興趣
音樂學科本身是一門以聽覺為核心的藝術課程,在四年級合唱教學活動之中,音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去聆聽,這樣才能夠在比較和欣賞之下,對合唱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評價,切身體會合唱所帶來的藝術震撼,以此樹立學生參與合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使學生能夠在合唱之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和思想。與此同時音樂教師還需要為小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營造出練習合唱的良好環境,讓小學生可以在一個多聲的環境之中,真實的感知多聲的魅力,讓小學生可以在合唱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和成就感,從而讓小學生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激發小學生的合唱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合唱熱情,促使小學生可以真正的理解音樂合唱的概念,進而實現自身音樂素養的全面提升。
四、注重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四年級音樂合唱教學需要充分發揮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分工的重要價值,畢竟合唱教學是一個具有合作性的音樂活動,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在合唱之中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以此樹立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四年級合唱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之中,音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在合唱中的正確地位,并清晰的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夠對小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約束,保證學生在形成責任意識的前提之下,實現合唱水平與質量的提升。
五、注重情感體驗
四年級音樂合唱教學活動的開展,應關注音樂作品本身的情感體驗,通過情感為核心,能夠使得學生在參與合唱之時,實現良好的情感共鳴。在全新教學思想和教學標準的要求之下,音樂學科應堅持以審美為中心,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因此,情感體驗不單單強化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關系,還可以盡可能拉近學生與音樂作品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在具體參與合唱之時,實現良好的情感共鳴,激發對于合唱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在不斷積累之下,掌握相應的合唱技巧。所以,在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感體驗中體會到音樂的美,從而提升其歌唱能力。
綜上所述,在四年級音樂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功能,通過多元性和多樣性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合唱技巧、合唱能力和合唱思維實施針對化的訓練,保證學生能夠在掌握合唱技巧的同時,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和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湯立霞.音樂教育新體系理論指導下的小學合唱教學策略探討[J].戲劇之家,2020(12):156+158.
[2] 閆曉雯.小學合唱音樂校本課程研究———以合唱音樂“律動”教學為例[J].黃河之聲,2018(18):92-93.
[3] 楊曉健.聲樂律動,心隨我動———論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樂,2018(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