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不同行業領域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而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的高低會對我國未來國際地位以及競爭優勢形成較為直接的影響。目前來看,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在教學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較多問題,導致學生無法在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同時,逐漸形成優秀的綜合素養,使得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教育價值不能夠充分發揮出來。本文將從當前的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教學現狀入手,對該課程后續的發展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高校;體育運動;教學現狀;發展策略
實際上,部分高校領導在落后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會忽略體育教學,導致學生不能夠充分認識到進行體育運動對于自身后續學習發展的重要性,讓學生無法在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儲備的同時,逐漸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的身體素質指標得不到進一步提升,進而對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及時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讓其可以在關注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積累的同時,重視體育教學的開展,使其能夠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促使學生可以在提高自身體育水平的同時,強化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學生實現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充足的動力,也讓體育教學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
一、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教學現狀
(一)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
現階段,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還存在內容設置不夠合理的問題,導致學生的目光無法被枯燥的課程教學內容所吸引,讓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不能夠被充分調動,使學生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進而致使學生難以實現全面發展。例如,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仍舊以球類運動為主,男生一般會對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更感興趣,而女生則更為喜歡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上述問題的主要成因應當是高校體育運動基礎設施的缺乏,導致部分體育項目的教學難以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以及目標,使學生不能夠在有效培養自身體育運動能力的同時,獲得較好的運動體驗。
(二)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教學中,許多教師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總是會采用以教為主或是示范為主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無法在主動意識的推動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教學當中,讓學生不能夠充分感知到體育運動的魅力,使學生的運動素養得不到充分培養,進而致使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得不到進一步提升。另外,教師在自身條件的制約下,還會進行單一的體育教學評價,導致其無法對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需求形成明確的認知,使評價結果缺乏科學性以及合理性,讓其不能夠依據學生的真實水平來及時調整體育教學方案,從而致使高校體育教學成效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發展策略
(一)優化體育課程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校應當遵循時代的發展規律,及時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使其能夠在先進思想的推動下,結合課程標準與學生的實際狀況來優化課程內容設置,讓其可以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理念[1],促使其能夠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且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體育教學方案,從而為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高校需要樹立起運動為主、健康為首的教育理念,使其能夠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全面運動、健康第一的體育意識。
另外,高校理應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使其能夠借助豐富的體育教學手段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讓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熱情可以被有效激發,促使其能夠摒棄以教材、課堂為中心的落后教學理念,從而讓其可以在明晰體育教學本質的基礎上,推動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使高校學生的身心素質能夠得到全面提高。
(二)豐富體育教學訓練方法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高校需要結合教學實際與學生的真實水平,選擇與學生適配度較高的體育教學訓練方法,讓其可以轉變原有的體育教學模式,促使其能夠通過豐富教學方法等方式來為學生營造和諧的體育運動情境[2],從而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充分發揮出來,使體育教學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高,促使學生可以在提高自身運動水平的同時,逐漸形成優秀的體育素養。
另外,高校應當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的體育運動主動性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使學生不能夠從心理上接受體育教學,促使學生可以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形成較為清晰的認知,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引下朝著正確的發展方向不斷努力。高校理應從學生的運動水平、運動態度、活動參與度等多個方面進行教學評價,使評價結果能夠呈現出客觀公正且全面的特征,讓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教學質量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使其能夠對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予以鼓勵,讓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對體育水平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評價,促使學生能夠逐漸建立起開展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從而有效推動高校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教學發展。
結論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對未來社會人群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高校應當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使其能夠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狀況來設置合理的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內容,讓其可以合理運用豐富的體育教學方法來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促使其能夠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評價,進而為學生優秀綜合素養的形成做出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李保寧.高校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的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06):123.
[2]陸錦華.高校運動訓練和體育教學的發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0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