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蕓
摘 要:在之前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整個課堂一般是靜態化的,所以很難充分攫取學生的注意力。在我國推進教育厘革的背景下,為了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可以將舞蹈律動融入到音樂之中,讓學生能夠通過肢體語言來了解音樂信息,激發學生的音樂表現熱情。由此,本文就著重探討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際作用以及應用。
關鍵詞:舞蹈律動;小學;音樂;教學;作用;活力
在小學音樂教育實施階段,教師可能會為學生導入音樂的背景知識,并且讓學生去完成一些音樂歌曲的學習。在這一環節中,很多學生會覺得課堂過于枯燥,很難對音樂產生興趣,以此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而在現代音樂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了傳統教育弊端。因此,在現階段的教育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將舞蹈律動和音樂進行融合,增強教學的生動性。
一、論析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律動,對于教學的開展能夠產生非常明顯的益處。首先,通過舞蹈律動的應用,能夠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興致。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年齡較小,在課堂上投入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對某個項目產生了興趣,如果學生沒有產生興趣,那么就不愿意積極投入。以往的音樂課堂相對靜態化,而在融入舞蹈律動之后,能夠增強教學的動態化,學生不僅能夠聆聽音樂,去傾聽教師的講解,同時還可以通過親身參與舞蹈律動活動,去獲得更多深刻的學習感受。在此情形下,能夠增強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實際探索欲。
其次,通過舞蹈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融入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學生的實際學習難度。因為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在音樂學習中的時間較短,所以如果教師直接讓學生去學習歌曲演唱,可能有些學生會覺得難度過大,甚至是他們對于一些節奏、旋律的變化不甚清晰。而在加入舞蹈律動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跟著節奏來進行學習,通過肢體動作來了解一些音樂內容的實際變化。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把以往抽象的音樂課堂變得更為具象化,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去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實效。
再者,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舞蹈律動內容,還能夠發展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舞蹈律動一般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現音樂的一種形式。在這一形式下,學生在課堂上必須要動起來、活躍起來,不能夠作為旁觀者。所以,在這一環節中,能夠讓學生跟著音樂的節拍直觀地去體驗和感知音樂,并且學生還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展現音樂的變化。在此情形下,對于學生個人音樂表現力的發展能夠產生明顯的幫助。
二、探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發揮舞蹈律動的作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律動,對于教學的開展能夠產生明顯的幫助。因此,在現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舞蹈律動來幫助學生完成更為有效的學習。
第一點是在現階段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舞蹈律動來增強學生的投入度,攫取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就很多學生而言,如果只是單純地去傾聽、欣賞音樂,很難產生持久的學習欲望。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動作和音樂進行結合。如在學習“五十六朵花”這一單元內容時,學生會學習《唱山歌》這一作品。在學習這一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借助信息化技術來為學生導入與之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少數地區居民會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演繹山歌作品,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加入不同的動作。如學生可以選擇點頭、拍手等方式來學習音樂。同時,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也可以結合自己對于一些山歌內容的了解做出一些比較夸張的一些動作或者是表情。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調動身體的各個感知器官,更加積極地去完成音樂知識的學習。
第二點是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發揮機會。如在融入舞蹈律動時并非是由教師直接告知學生一些特定的舞蹈動作,讓學生跟著音樂旋律來變換動作。相反,在現階段的音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所以在融入舞舞蹈律動元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發揮機會。比如在教學《白鴿》這一首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先不要讓學生去急于學習音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去思考白鴿這一動物形象。在學生思考之后,教師播放音樂節奏,然后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跟著音樂節奏來設計不同的動作,感受到音樂中所傳達的一些節奏以及情感變化。在這一環節中,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不是被動地跟著教師學習,而是能夠有自己的想法,更加靈活地去完成相關音樂知識的吸收,在發展學生創造力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美的熏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舞蹈律動發揮了比較明顯的作用,可以輔助音樂教學更加有效續的展開。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圍繞著音樂教學的實際目標合理地引入舞蹈律動活動,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去感悟音樂風格和情緒。
參考文獻
[1]簡豪. 隨音樂律動 創高效課堂——淺談舞蹈律動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 文學少年,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