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婧
摘要:歷史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情感是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它對學生個人、國家和社會都有很大作用。初中階段作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也成為塑造正確價值觀念的關鍵期;在教學活動中許多影響因素對培養學生愛國情操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時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素質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歷史、生活、國家發展目標的有機融合,本文分析了初中歷史課堂中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情況,并對基于初中歷史課堂中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策略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關鍵詞:初中歷史;愛國主義教育;課堂
初中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公德意識的關鍵期,在這一時期中需要教師要善于引導。歷史是一門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而又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并且具有一定理論性價值以及實踐意義的學科。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來從而提高自身學習興趣也就成為了當前初中階段教育工作重要任務。
一、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和實施的必要性
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現在,由于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注重培養自身健全人格和良好習慣。這也就對當代青少年提出新要求:不僅要具有高尚品德情操,還要具備一定科學文化知識水平以及政治素養等綜合素質能力,來適應不斷發展迅速的時代需求。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了解到愛國主義精神、愛國精神,從而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等等思想觀念。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中運用愛國主義的方式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對史料分析,學生了解到我國古代先賢們是如何做人做事、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因此在歷史教科書中就有大量關于愛國方面內容與案例等相關論述供學習者參考;從實際生活出發結合課本知識講解歷史人物事跡和社會現象以及一些重要事件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并能體會到其中所蘊含情感與意義。
二、初中歷史課堂中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策略的問題分析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并不了解,教師只是將教材知識通過簡單地羅列,使他們一目了然。這種灌輸式的課堂教育使得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和合作交流能力。
當前在初中歷史教育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愛國主義目標不明確,沒有具體到每個學科和班級上,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當中也是如此。老師對各個年級、每節課以及每一堂課程都進行講解時只是簡單地介紹本門課程所要學習到的知識點及重點難點等基礎理論性問題;或者只告訴大家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了解一些歷史事件與人物關系等等基本信息,而不強調對于學生愛國方面和民族團結精神培養上的內容。
三、初中歷史課堂中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策略
(一)利用課程資源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把課堂上一些與愛國有關的歷史知識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等方式展示出來。這樣不僅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相關的內容還能激發起他們對祖國大好河山深厚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課本中涉及到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部分時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將一些與愛國有關知識相結合,讓歷史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二)構建愛國主義教育師資隊伍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歷史教師是初中學生學習的楷模,在其影響下他們也會受到教育。因此有必要建立有利于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措施。首先可以通過提高歷史老師對于課外知識和理論性內容重要性認識程度來增加對這些教學資源投入力度;其次還要加強對這些教學資源經費支持與保護意識,最后還需要教師自身不斷學習進步、自我發展和增強自己在專業領域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對歷史教材和知識的研究。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這一特殊時期其重要性不容忽視;而作為一名優秀合格初中歷史老師不僅需要了解社會現實情況,還要知道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幫助中學生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等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所熟知的歷史學科內容息息相關。
(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管理
在當前的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多種形式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實施,例如:一是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知識傳播。多媒體是一種非常方便快捷、成本低且易于保存的信息獲取方式。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到更多有關歷史人物和事件相關內容還能增強其理解性以及趣味度;二是采用游戲等活動提高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激發他們愛國熱情并在其中找到情感上共鳴。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要注意到不能夠僅僅局限于對課本知識的講解和死記硬背。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情感上與思想上面的教育,教師也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讓他們感受其中所蘊含的價值理念等等方面來提高其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核心價值觀理解水平;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課外活動和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意識。
總結
在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對于祖國和國家的情感,使他們能夠認識到愛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源。但是這種愛國主義教育并不是一味地灌輸說教而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方法去實施它;同時也要注意把握好時機和方式等問題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并且提高其對歷史的認同感以及熱愛程度,從而培養出更多具有豐富內涵的思想情感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孫維華.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J].新課程(中),2020(5)
[2]蔡書華.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J].考試周刊,2019(15).
[3]馮令坤.如何推動初中歷史教育教學改革[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0(34)
[4]王春席.淺談初中歷史教育綜合素養的培養[J].教育文匯,2019,0(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