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飛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學困生的自控能力、學習成績以及學習習慣等較差,他們很難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也容易遇到一些阻礙,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為了有效轉化小學語文學困生,語文教師應切實根據這一部分學生的實際特點,探索適宜的學困生轉化方式,幫助學困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學困生;成因;轉化策略
1小學低年級語文學困生的成因
在學生進入小學后,拼音是他們要面臨的第一個學習難點,許多學困生在這一環節沒有認真學或基礎不牢靠,對許多平翹舌音等區別掌握不準。或對漢語的詞義的理解較為困難,在不同情境、語境下無法探索詞語的真實含義。這樣基礎知識不牢靠、不扎實的問題,對后續的學習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例如,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拼音知識不扎實、詞義理解不夠,導致學生滿篇讀起來都是生字、語句閱讀不連貫等問題的出現。以上兩例只是較為典型的例子,這種基礎知識不牢固的問題,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惡性循環,無法生成系統化閱讀理解能力,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十分困難,學習興趣也越發淡薄。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會影響學生的小學階段學習,很可能導致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因為習慣的缺失受到影響。此外,還有一類學生缺乏良好的作業習慣。這一類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表現為:對待課后作業馬虎,沒有認清課后作業的知識鞏固價值,只要能應付教師的檢查就算過關。而由于一些家長的文化水平較低或家長工作較忙等原因,學困生經常無法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致使學生在學習進度上始終慢半拍,最終成了學困生。
2小學低年級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2.1以內心為視角,深挖真情實感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學困生而言,寫話是難點內容之一,如果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沒有發自內心的流露真情實感,那么其作品就會出現流水賬的問題。作文來自于生活,而生活中的經歷必然包含學生的真情實感,學生在寫話的過程可能會出現無法將真情實感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以下兩個方面的引導,一是要引導學生記錄真實的生活,其作文的內容要具有真實性,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所見、內心所想寫出來,注重文章真實性的同時,還要注重自身情感的表達,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的流水賬作文現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某一事件、某一物品進行思考,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情感表達。二是要引導學生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常會出現平凡事件無從下筆的困惑,這是學生缺乏感知力與想象力的體現。例如:學生在醫院看到醫務人員辛苦的工作,有的學生就會覺得很平淡,而有的同學就會聯想到醫務人員平常的生活,被醫務人員犧牲奉獻的精神所感動。這與學生的閱歷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分享故事的方式讓學生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敢地表達自己內心所想,讓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出現情感共鳴。
2.2利用結合信息技術構建趣味課堂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色彩鮮艷的圖片和相應的內容加入到教學活動中,可以構建趣味課堂,進而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素養,有效加強學困生對文字知識的深度理解。舉例來說,在《春夏秋冬》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為學困生設計一堂生動趣味的識字課。首先發揮信息化課堂的作用,用多媒體設備給學困生展示一些趣味卡片,上面畫著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并配上符合圖片內容的音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在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下完成思維的發散。然后教師可以利用圖片的變換做出教學指引,讓學困生去選擇,你覺得哪個季節最漂亮或者最能代表不同季節的景色是什么呢,最后教師讓學困生把自己的選擇和想法寫到練習本上。學生看到圖片的變化,就會想:冬天可以堆雪人,那雪人該怎么寫呢,春天有很多美麗的花朵,不同的花朵該怎么形容呢,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對文字的探索。通過信息化教學構建趣味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拓展學困生的學習寬度,提高了語文識字課堂的教學成績。
2.3優秀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的培養
歸根究底,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應該給他們更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對不同的方法進行嘗試和親身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體會產生的學習效果,以此來不斷進行打磨和優化,看看這個方法是不是適合自己,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該怎樣實施和改進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及時與學生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方法和經驗上的交流,更多的應該是他們對于語文這一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上的交流,看看他們對這短時間內的學習過程產生了什么樣的疑問,糾正他們錯誤的學習思路。比如有些學生就會認為重復抄寫生字或者是背課文就是沒用的行為,教師就應該及時地糾正他們這種錯誤的思想,讓他們看到這樣的學習方法帶來的極大幫助,并讓他們養成沉著耐心的學習態度,不要過于追求即時的效果和回報,任何行為都應該以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作為目標,這才是學習過程中應該有的學習態度和想法,才能真正幫助學生能力的提高。
2.4樹立學困生的信心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自我人格,給予學困生這一群體更多的積極和鼓勵,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批評和訓斥。教師在表揚學生的過程中,應更多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應確保表揚一定要遵守真實的原則,保證能實事求是。其次應選擇恰當的時機和機會進行表揚,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進步或獲得了成就,自然心情就十分愉快,如果在這一時間段教師能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那么學生一定會更加開心,在后續的學習探索過程中平添了幾分信心。
3結束語
總之,對學困生而言,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愛護和信任,幫助學生調動對學習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學困生創造具有積極氛圍的學習空間,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取得轉化學困生的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1]謝玉苗.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