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語文課程改革過程中,提倡把語文教學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讓語文教學活動回歸生活,這樣小學生既可以深刻、全面掌握漢字知識,還能夠增強良好的識字學習體驗,形成科學的學習態度,從而在現實生活中提煉素材,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同樣,在小學識字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滲透生活教育理念,讓小學生在識字教學活動中積累更多的感性經驗、生活常識,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方法。本文主要是圍繞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展開分析,希望為提高識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4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48
語文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一定要注重語文教學的實踐性、生活化,要關注語文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以此來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提升語文課程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師要跟上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步伐,特別是在低年級識字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圍繞小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生活素材開展識字教學活動,這樣能夠使小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學習新的漢字知識,用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來講解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專注、用心地識字與學習,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構建生活化、開放化的識字教學情境,改變以往孤立式、封閉式的識字教學理念,豐富識字教育資源,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的漢字知識,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一、開展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的必要性
(一)激發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積極性
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有待提升,對于他們來講漢字知識較為抽象,對學習漢字知識更是存在一定排斥心理,針對以上狀況,只有開展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才能夠激發低年級小學生的識字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識字學習中,從中總結規律與技巧,提高識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低年級小學生習慣于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之中,因此只有開展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才能夠提升小學生的漢字知識接納能力,通過創設生活化識字教學情境,讓識字教學資源回歸實際生活,進一步喚醒小學生對于漢字的熱愛,使他們感知到識字的快樂,并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和學習習慣。在識字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化教育素材,能夠讓學生把學習漢字知識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從中積累更多的生活常識、生活經驗,為以后的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拓展小學生的識字空間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落實生活化教育理念,能夠拓展小學生的識字空間,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更多的識字素材,構建形象、生動的識字教學氛圍,放寬識字空間、時間,改變以往把學生禁錮在語文課堂中的現狀,讓小學生擁有更多自主識字、探究的機會,把生活中的多元化資源轉化成優質識字教學素材,打破生活和校園教育之間的鴻溝,提升學生的漢字知識運用能力,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改革理念,實現識字教育資源的整合。同時,識字生活化教學活動能夠讓小學生感知到學習漢字知識的必要性,從而能夠投入更為廣闊的空間中去學習漢字知識,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去求知、解答問題,展現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實現課內資源和課外資源的深度融合。
(三)豐富學生對于漢字的感性認知
識字活動能夠豐富學生對于漢字的感性認知,讓學生從中感知漢字中的文化魅力,提升學生語文課程綜合素質。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于學習漢字文化知識屬于一種直接經驗體現、積累,因為漢字知識廣泛運用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由此,教師一定要注重識字教學的生活化、沉浸化,讓識字教學活動、理念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構建學生熟悉的生活化識字教學情境,讓識字教學活動更為形象化、生動化,拓展小學生的漢字學習渠道。同時,在小學識字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尋找生活素材和漢字知識之間的關聯點,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其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他們在識字教學活動中真正有所受益,喚醒識字課堂教學活力,提升自己的識字能力。
二、當前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生活化識字教學缺乏認知、了解
在當前的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很多教師對于生活化識字教學缺乏認知和了解,沒有圍繞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來開展識字活動,根本無法顯示出生活化識字教學的教育作用與優勢。同時,教師對于生活化識字教學的認知依然停留于傳統的形式中,這種片面教育根本無法讓學生更為全面地掌握漢字知識,語文識字教學效率有待提升。教師在運用生活化識字教學過程中,只是把教育形式停留于生活情境創設、生活案例再現中,沒有結合小學生的各項特征來落實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甚至會機械式地把一些演講、游戲、故事等活動搬入識字課堂中,更是無法利用小學生感興趣的素材來開展識字教學活動。部分教師過度強調生活化識字教學的游戲化和生活化,完全削弱了識字教學中的教育精神,不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缺乏充足的生活化識字教學素材
當前的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中,缺乏充足的生活化識字教學素材,無法提高識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育內容屬于開展教育活動的重要媒介,也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核心內容,對于提升教育質量和效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只關注對于漢字筆畫、讀音、解釋的講解,把教育內容僅僅局限在教材之中,更缺乏延伸教材知識的意識,根本無法為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提供支撐,不利于滿足小學生的個體化識字需求。同時,在小學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選擇的素材雖然有生活元素,但只是在形式方面聯系學生的真實生活,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學現狀,生活化識字教學素材存在偏成人化的問題,根本無法讓學生獲得理想化的識字體驗、學習體驗,且無法取得最佳的識字教學成果。
(三)識字教學情境創設較為形式化
小學低年級段的識字教育活動普遍存在識字教學情境創設形式化的現狀,無法讓學生自主融入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中,且無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能力。首先,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主要是利用生活素材對教材知識展開加工、創造,把抽象的漢字知識和真實生活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體驗、感知過程中,充分意識到探索漢字知識的快樂,逐漸降低漢字的讀寫難度,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識字技巧和識字方法。同時,在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期間,師生之間缺少一定的互動、溝通,只是教師單方面憑借主觀意愿來創設情境,導致創設的教學情境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與年齡特征,不利于提升識字教學成果。除此之外,教師創設生活化識字教學情境的形式和方法比較老套,缺乏一定的影響力、吸引力,無法展示出生活化識字教學的成果。
三、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要科學理解生活化識字教學
在小學低年級識字課程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想全面展現出生活化識字教學的優勢、作用,就要科學理解生活化識字教學,為學生指明漢字學習方向,開辟生活化識字道路。教師是識字活動中的引領者,教師只有全面、深刻理解生活化識字教學理念,才能夠讓生活化識字教學方案更加貼近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要強化教育理論的培訓與學習,樹立合理的生活化識字教學觀念,學校要緊跟教育教學形勢的發展,可以聘請專家、名師來學校開展講座活動,讓教師更為深刻地掌握生活化識字教學理念、模式,實現識字教學和生活素材的深度融合。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偽生活化”的教育現象,無法把新課標作為生活化識字教學導向,因此,教師一定要善于利用理論知識武裝頭腦,要讓學生意識到漢字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教師要把單調的、封閉的漢字教學模式轉化為生動、真實、開放的識字教學模式,進一步展現出漢字的文化魅力,讓學生充分感知到漢字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讓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下去。
(二)教師要創造性運用低年級識字素材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生活化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造性運用低年級識字素材,素材是教育大綱、教育計劃和教學的重要媒介,教師需要圍繞識字素材來開展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到用活教材、用好教材,把語文課程內容和社會生活關聯起來,并且要圍繞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來設定識字教育內容,讓小學生強化對漢字知識的記憶,鍛煉他們的識字能力、寫字能力,從而真正有所收獲與提高。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把課程教材內容、生活元素作為識字教育資源,結合小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尋找識字教育資源,把識字知識生動化、具體化展示出來,實現課內教育資源和課外教育資源的充分融合。同時,教師要對生活內容和教材知識展開合理整合、篩選、探究,并選擇出最適宜低年級學生發展的識字資源,激發學生的識字意識,讓他們學會用心觀察生活,基于生活閱歷、情感經歷、心理狀態、真實生活探索識字素材,科學設定生活化識字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育內容,把漢字學習的自主權、主導權交給學生,鍛煉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度挖掘生活中的識字資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識字習慣,在腦海中構建完整的識字素材體系,拓展識字素材的深度與廣度,這樣學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豐富生活化識字教學形式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豐富生活化識字教學形式,讓學生更加專注地投入識字教學活動中,提升自己的識字能力。游戲、多媒體技術、實物、語言、文字都能夠成為傳遞漢字知識的手段,教師要圍繞識字教學素材,科學選擇教育模式,充分展示出生活化識字教學的優勢,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教師的識字教學計劃和進度。同時,教師要改變以往“偽生活化”的識字教育模式,不能盲目把生活現象和識字素材融合在一起,要圍繞小學生的真實識字能力、識字進度,科學設定生活化識字教學方案,展現出生活化識字教學的藝術性特征,讓學生喜歡識字。由于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并且自身比較活潑、好動,所以,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自然生活情境、社會生活情境、語言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用游戲活動、實踐活動、多媒體課件、實物教具多元化展示漢字知識,構建自然、和諧的識字教學氛圍,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另外,教師要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生活化識字教學活動中,做學生學習道路中的榜樣,在家校聯合教育中,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知識。
(四)用心設定生活化識字作業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中引入生活化識字素材,還需要設定生活化、多元化、趣味化的識字作業,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漢字知識,從中感知漢字中的文化魅力。基于新課標理念我們可以發現,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中,教師不再只關注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成果的評價,也越來越重視利用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對學生展開綜合化考評。同樣,在設定生活化識字作業期間,教師不僅要布置作業,還需要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從而全面檢測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識字能力。教師要把識字作業放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之中,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復習、鞏固漢字知識,還能夠引導他們去運用、書寫漢字,測評學生的書寫能力、學習能力,對學生實施綜合、全方位、全過程的評價,強化對小學生的鼓勵、表揚,增強學生參與識字學習活動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教師要改變以往試卷答題、練習冊測評的作業形式,要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去復習、鞏固,這樣既能夠增強識字作業的實踐性、趣味性,還能夠讓學生多多觀察生活,從而產生更多新的觀點、想法,掌握更多的識字技巧。除此之外,在布置生活化識字作業期間,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分析漢字的結構,了解他們的差異化識字需求,層次化設定識字作業,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服務,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和成長,從而展示出識字作業的德育功能。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生活化識字教育活動之中,教師要注重把識字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素材整合起來,讓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知識期間提升語文課程素養,激發識字興趣,養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學習習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從中積累更多的學習技巧、經驗。
參考文獻
[1] 王曉霞.識字教學要促進學生和諧有序發展——略論“和·序”識字教學觀[J].教育研究,2012(10).
[2] 張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菉溪小學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
[3] 孫華澤.培智學校識字教學及其策略——基于《生活語文》低年級段教材的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20(11).
[4] 袁云麗.利用生活巧識字,營造教學趣課堂——小學語文低段生活趣味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20(13).
作者簡介:史樂茜(1979.9— ),女,漢族,甘肅莊浪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