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煥瓊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有利于他們未來的成長。班主任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引路人,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實施,傳統模式下的班級管理制度和方法,對于當前教育需求的無法適應,同時也不能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班主任管理得好不好,對班級的全面發展和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影響重大。新時代,班主任要創新傳統班級管理方式,用新的班級管理方式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做好小學生班級管理工作。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
一、組建優秀班級管理團隊
班級管理團隊是由選拔出來的能力和服務意識優秀的學生組成的團隊。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管理團隊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學生的優勢將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管理技能。眾所周知,班級管理團隊就像班主任的左膀右臂,需要班主任重視起來。而在管理團隊的設置中,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提高學生的行為管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個性。換句話說,班級管理團隊的組成,必須考慮學生的各種因素,嚴格要求管理團隊的榜樣和領導力。通過深化審核,來構建有利于班級更好管理的團隊,強調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關鍵地位和作用。
在組建班級管理團隊之前,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明確每個管理崗位的具體任務。在這之前,班主任要和學生進行溝通,并解釋具體的管理需求,充分尊重學生意見,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認識到崗位的責任。選舉過程采用自薦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報名,職位選舉由全班無記名投票選出。這樣,不僅可以形成好的管理團隊,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得班干部的推出,能夠切實的代表全體學生的意識。同時,在班級管理上,也采用定期循環制,提高學生管理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營造良好班風學風
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的形成,離不開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影響。教師是學生在學校中接觸最多的人。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比如學生不知道怎么擦玻璃,教師可以自己演示,給學生觀看模仿;比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禮貌,遇到長輩該怎么說?教師要親身參與,給學生進行細致講解,對于學生平常的聽講習慣,握筆習慣等等,教師都應加以注意,從小入手,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同時,班主任還可以適時提問安全、衛生問題,讓學生可以在回答問題中記憶理論知識,得到實踐與理論的共同掌握。
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會給學生帶來一些無形的影響,學生會在這種環境下會積極自覺地學習。創造好的教學氛圍,將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在學生目前的學習中非常重要,而且在他們的一生中也非常重要。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日常的教學方法中,探究實踐多樣的活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評比活動,給表現好的學生打星星。一個月后,前三名的學生將獲得一個小獎品。良好的活動實踐,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成互助小組,讓成績優秀和差的學生可以組成小組,進行一對一的幫扶,以此來促進后進生的轉化。在學生間的互幫互助這一過程中,幫助后進生進步,同時讓優秀生進一步鞏固學習。通過這一方式,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三、勤于溝通學生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扮演這重要角色,但是大多數父母并沒有這個觀念,部分家長甚至認為教育只是依靠學校便行。這樣的觀念,導致很多學生進入學校后無法管理自己。基于此,作為小學教師,應積極與家長溝通,就如何按照新課改的教育理念管理孩子達成共識,實現家校合作共贏。通過家校合理,讓學生可以在快樂的課堂環境中成長。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家長會,更好地管理學生。家長會前,教師應認識并研究每個學生,在把握好學生特點之后,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對家長提出建議,與家長共同探討幫助學生的教育方法,在家長會上應向家長說明定期家長會對于優化學生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就一系列的學生表現,與家長進行溝通。然后,班主任可以根據學校管理現狀,與家長一起探究制定學生管理措施。最后,對活動進行總結,希望家長努力為學生在家中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樣,通過與家長的真誠溝通,為學生在校內校外營造了一個利于學習的環境,促進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的順利開展。
總而言之,班主任教師應該認真地對班級管理現狀進行反思,積極地汲取一些新的班級管理理念,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落實有效的班級管理教學策略。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幫助提升他們各學科的學習成績,同時對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也有重要促進意義。所以,在當前教育背景下,作為班級管理者,應注重創新方式,結合學生現狀,優化管理工作開展。通過創新發展,改變傳統低效的管理模式,以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會娜.新時期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研究[J].學周刊,2020(3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