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要:本文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啟迪與培養展開研究。對數學思維的內涵與分類展開概述,分析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并從邏輯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三個方面,試論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期望本文能夠為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帶來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數學思維;學習能力、啟迪;培養
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符合新課改中為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不僅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更有助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因此教師應當在數學課堂中應用多種手段構建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通過實踐應用推動學生數學能力的不斷進步。
一、數學思維內涵及分類概述
1.數學思維的內涵
數學思維是指主體依據數學基本理念,對相關問題展開思考與尋求解決方案,產生的一系列系統化思維過程。通俗來講,應用數學思維的過程,就是學生憑借其掌握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理念,對所遇到的問題展開思考與解決的過程。
2.數學思維能力的分類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發展。具體而言,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主體認知的發展息息相關,是主體借助內涵分析、外延界定、演繹推理等多種手段,完成對外部客體本質屬性以及其運行發展規律的立體化解讀、總結的過程。
逆向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是對傳統邏輯思維的創新,即主體在思考、解決問題時會從與以往不同的思考角度出發,采用新穎的方法解決問題,實現對問題的立體化創新認知[1]。
發散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更強調主體思維的廣度與深度,通常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同時能夠對既有的學習經驗融會貫通,實現對問題的解答。在應用發散思維能力時,學生的思維會處在一個擴散的狀態,通常表現為思維活躍、舉一反三。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運用“一題多解”等方式培養此種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1.能夠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思維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的影響作用不言而喻。具備一定邏輯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能夠事半功倍,這主要是因為學生能夠通過運用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與靈活的思維能力,在同樣的學習條件下,相比其他學生,將會有更多、更廣泛、更深入的知識,因此數學學習能力顯然會得到從量變到質變的提升。
2.有利于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
數學思維能力屬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所用到的思路與方法的統稱,不僅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良好的裨益,對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知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甚至對于學生終身的成長發展而言都具有積極的意義。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
1.把握邏輯思維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對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會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但在把握邏輯思維方法的前提下,對學生展開思維能力訓練,能夠起到高效的培養效果。具體的邏輯思維方法包括知識遷移法、綜合分析法、歸納演繹法等多種,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邏輯思維訓練設計。
首先,對于知識遷移法,在數學課堂中一般表現為對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的比較與分析,教師可在教學一些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數學概念時,為學生進行比較與分析訓練[2]。例如對于整數乘法與小數乘法之間的關系,三角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等。
其次,對于綜合分析法,先對研究對象有一個整體的初步認識,然后將研究對象分類展開進一步認識,進而衍生其他內容的思維方法。
最后,對于歸納演繹法,此種思維方法屬于一種推理方法,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十分常見。例如對于加法交換律的教學,教師就可在黑板上演示加法中兩個數值的交換方式,讓學生對其規律展開小結與論證,漸漸演變成用字符代替,最后對加法交換律進行歸納概括,實現對歸納演繹法的應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加強開展解題練習,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逆向思維能力的形成,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能夠讓學生排除順向思維解決數學問題中存在的困境,克服順向思維中存在的定式,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具創造性、深度性與靈活性。在解題教學中滲透逆向思維的訓練,是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具體分為逆想訓練、倒推練習等多種形式。
以“倒推練習”為例。所謂的倒推法就是指從題目的結果出發,利用題目的已知條件,一步一步展開逆向的分析推理,在追根究底中逐步靠攏問題本質、解決問題的方法。倒推法是逆向思維訓練中的經典方法,也是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夠讓學生的解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例如教師可為學生出示這一道題:李奶奶今年的年齡加上14后除以3,再減去26,最后用25乘,恰好為100歲。求李奶奶的年齡。這就屬于一道能夠運用倒推法解答的典型例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后往前逐步推算,將題目的“加除減乘”逐步倒推為“除加乘減”,得到結果為76歲。
3.合理應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目前已經在多學科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具有充足的助益。在數學課堂中,運用思維導圖歸納數學概念、數學解題方法,都能夠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完成對所學知識的舉一反三,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教師可將對思維導圖的應用,與上文所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中的“知識遷移法”結合起來。例如對于分數、比例、除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教師可先只運用思維導圖歸納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再引導學生逐步開拓思維,結合教師的示范將它們與比例的聯系與區別,加入到思維導圖中,以此實現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此外,應用“頭腦風暴法”結合思維導圖開展發散思維能力練習,也具有不錯的成效。例如對于一些一題多解的問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中開展“頭腦風暴”,開動腦筋尋找新的解題方式,比賽誰找到的解題方式更新穎、更高效,接著教師再將這些解題方式添加到思維導圖之中,這也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形成。
需要注意的是,對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扎實的知識基礎以及教師營造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的支持,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同時在課堂中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讓學生的數學學習真正舉一反三,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自然育成。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對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綜合素質的培養都具有積極的助益。教師應當重視從多方面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數學課堂的價值,助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終身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勤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養成[J].學周刊,2021(27):29-30.
[2]郭蕊.思維靈動的數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的樂園——小學數學思維型課堂教學實施中的幾點思考[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Z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