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珠
摘 要:近年來,由于新課改綜合素養的提出,因此各類各級學科的主要學習目標逐漸向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靠攏,而其中小學語文學科更是如此。眾所周知,作文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很難突破的關卡,它不但體現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應用能力,而且更能集中體現小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養。但由于小學生的各項能力尚不發達,而傳統教學灌輸的仿寫式作文教學枯燥無趣,使得小學生獨立的寫作目標難以實現,若要改變這一現狀,小學語文教師理應打頭陣,在作文教學中將新理念、新思路融入當中。而生活化教學不失為其中之一。本文首先指出當今小學習作課堂教學所存在的不足,其次簡要說明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習作當中的重要性,最后與課堂實踐相結合,探究小學語文習作生活化教學的應用方法,希望小學語文教師能從中得到參考以及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教學;研究;對策
引言
習作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一關,實現對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鍛煉。但在小學生長期語文習作訓練中,自身寫作水平始終難以得到提高,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學生長期在傳統的教學中思維固化,生活體驗與感悟嚴重缺失。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思考,充分認知生活經驗對于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將生活融入到教學當中,更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
一、傳統小學習作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式枯燥
在小學習作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存在應試教育的想法,將習作視為應試的任務,往往采取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只拘束于立意,與習作結構的方法指導,忽視了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因此,大部分學生理解不透徹,導致習作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學生習作興趣缺乏
教師通常使用固化的教學模板,導致學生思維和觀察能力的缺失。長此以往,
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被消耗殆盡,對于寫作往往應付了事,缺少新意,限制學生思維的擴散,制約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學生生活與閱讀素材較少
從小學生方面來看,他們生活經驗較少,生活化素材和閱讀積累缺失,使得學生大腦知識匱乏,習作能力效果緩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根本無心體驗生活或者閱讀。除此之外,家長也應對學生習作能力缺乏提起關注[1]。
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
(一)借用情境,激發想象力
對于小學生寫作,新課改明確提到習作要保持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寫作難度降低。但由于小學生受到年齡與閱歷的束縛,觀察能力與成年人相比更為薄弱,對于生活中的習作素材不善于發現,更不知如何運用到習作中來。而作為教師而言,應幫助學生借助情境,讓生活與寫作緊密融合,引導學生從自身角度觀察、敘述生活,更加有效解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2]。
例如,寫作觀察生活中人物這類題目時,作為教師就可以搜索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圖片,帶領他們去感受圖片人物當時的心境,讓學生身臨其境,令學生思維發散拓展,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情,使其情感共鳴,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新力,不拘束于一般的思維方式,增強寫作意愿,使得學生習作的真實性和原創性得到有效提升。
(二)敘述生活,激發習作表達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小學生作文普遍存在語言生硬、表達匱乏的現象。雖然部分教師已然發現這一現象,著重強調語言優美,利用范文仿寫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習作表達,但其效果微乎其微。小學階段主要寫作任務以記敘文為主,主要培養學生如何描寫身邊事件和景物描寫。使學生還原生活語言表達,有效運用生活化語言,增強寫作表達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去觀察周圍事物,包括自己的同學、家人、老師等等,讓學生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對周圍事物深入挖掘,進而深刻體會生活經驗,引導其大膽發言,提升習作的可讀性,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其思考,如果自己遇見這類事情,自己會怎么想,會怎么做,并時刻記錄下來。在這樣的方法教學下,生活化的表達方式被學生所習慣,習作不僅具有生活氣息,也帶有學生自身的感情表達,文章的表現力也會得到增強。
(三)感悟生活,積累生活素材
習作不僅可以記錄生活,更能體現作者的情感表達。在習作教學中,學生豐富的生活素材也可以作為絕佳資源。但由于現今網絡的發展,不少小學生自控能力差,時常沉浸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對于現實生活的觀察減少。而作為教師而言,理應引導學生脫離課堂、教室以及網絡的束縛,深入到生活當中,讓學生站在自身的角度發現隱藏在生活中的素材,增強寫作與生活之間的關聯。
例如,教師鼓勵學生隨身攜帶筆記本,不僅是摘錄閱讀時遇見的優美語言,而且也可以記錄自己身邊所發生的點點滴滴。鼓勵學生將記錄的積極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來。教師也可以深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去,了解學生的興趣點,不僅自身去分享學生喜聞樂見的奇人異事,也要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事物,在各自的分享中充分體驗不同的人生感悟,使其不斷的觀察、探索、思考。借助這樣有趣的活動,充分的刺激了學生身理和心理感官。激發真實的寫作靈感,提升寫作感染力[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到小學習作教學當中,使學生在生活中細致的觀察,在觀察中感悟,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雙重培養。而教師在其中擔任重要的角色,應當將習作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科學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體驗與感悟生活,自身的寫作條件也不再受到束縛,擁有更加和諧的創作空間,切實的感受寫作所獲得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梅曉蘭.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研究與對策[J].2021.
[2]陳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研究與對策[J].新作文:教研,2021(5):1.
[3]陳禮華.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研究與對策[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