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關欣
摘要:教育評價是一種對學生全面的學習歷程進行總結、反饋、推動其不斷發展、不斷提高的教育活動。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新的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目標,而教育評價作為衡量學生學業與發展是否達到教育目的的標準,也應視情況而定。新的教學目的。文章著重從當前我國小學美術評價的現狀及評價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了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開展教育評價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現狀;對策分析
引言:教育評價在教學與教學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合理的評價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良好的教學評價能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下一階段充滿信心,并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到美術課程的研究中。學生的成績是多元化的,評價的標準也要多樣化,學生的發展要有不同的評價方式。為此,我們應依據具體的教學實際,構建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以推動與之相適應的身心發展,推動教育健康發展。
一、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的現狀及不足
(一)初等美術教育評價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目前,美術教學中存在著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評價。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將教學評價作為一個重要的過程,而是將其作為教學評價的出發點與終點,僅僅滿足學校的教學大綱和有關的教育需求。實施反饋和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簡單的評價。小學美術教學的評價方法、評價標準都比較簡單,一般都是以評價一個學期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成績為依據。比如,在期末,老師會給學生們布置一個題目,學生會對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價,而老師們則會用評分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教學評價。行動。在這樣的教學評價中,僅采用最后的工作評價得分,以判定學生在本學期的學習成績是否符合要求。評價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而教師的觀點和觀點僅是評價的一部分。這種教育評價忽視了學生的發展與發展,是一種不科學的教學評價。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教師沒有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比如,對美術品的品質進行評判是困難的。美術教師不會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細致的剖析,而只是通過自己的主觀判斷,對學生的創作做出一個大致的、最基本的評價。這種對教學評價的主觀態度是不負責任的。是為美術教學,不鼓勵學生進行審美思維,培養創新的能力。
(二)中小學美術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首先,教師在評價中忽視了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期末評價的時候,老師會有問題,學生會根據同學們的問題,自行創作,并在規定的時間內交給老師。然而,教師所提供的題目卻是隨機的,有些同學擅長于繪畫,有些則不善于繪畫,因此,每個同學都在快速或緩慢地作畫。如此一來,畫作的品質就會大打折扣。老師們大多是根據同學們所交的作品來進行打分,對學生的正常學習和成績不夠重視,造成了對教學評價的片面,很難準確地判斷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第二,教育評價并非面向全體的學生。在開展評價活動時,老師要對全體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對繪畫進行評價,表揚和激勵,調動青少年,使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對于小學生來說,老師就沒有那么多的關注了,小學生的基數過大,超過了小學生和未成年學生的總和,而且老師也沒有精力去做具體而細致的評價。其次,教師認為這一類學生的繪畫并不特別,達不到很好的水準,但也沒有很多的錯誤,也沒有什么需要去評判和引導。因此,教育評價并非面向全體的學生。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學生們的求知欲會大大降低,他們對創新的熱愛也會隨之消退,從而對美術教育和美術教學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二、小學美術教學評價的優化對策
(一)在評價中,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取向應該放在首位
小學生們很容易被外來的不良觀念所左右。在日常教學中,學校和老師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教師用學生的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所以,在評價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師的評價要以情感和價值為中心。如今,由于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許多小學生在網上接受了各種不良信息,但是他們思維不夠靈活,很容易就會產生誤解。把學生的想法用美術的形式表達,教師要在一定的時間里指導學生,讓他們區分善惡,使他們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評價應包括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巧
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與技巧,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新課改倡導新的小學美術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繪畫技巧的同時,注重創新思維、想象力和審美思維能力的培養。再這么發展下去,由于沒有對美術和繪畫的基本了解,也就不會關注這些知識和技巧,因此,從長遠來看,是很困難的。我將改進他們的基礎技巧。在美術方面,以“筆致”和“文化傳統”為主要教學內容,學生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實踐和發展基礎知識。所以,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時,應以學生的基本美術知識和基本繪畫技巧為重點,并將其作為輔助評判標準,以補充創新思維、想象力和審美的能力。對全面、系統地實施的學生進行評價,使其遠離浮華的幻想,更注重對知識和技巧的掌握。
(三)在評價中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
小學美術教育評價應覆蓋整個美術教學的全過程,教師要對其進行全面的評價。美術教學具有高度的美術性,使得教師難以對其進行統一的評判標準與依據,因而,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各項學習成績均可作為評價依據。例如,在課堂上,同學們有沒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在老師講課時,他們有沒有認真地聆聽,老師給他們布置的作業,有沒有質量、有沒有做過,有沒有認真地做過功課,等等。在教學中,學生要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美術技巧,為美術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美術教師的教學評價要貫穿于教學與教學的整個過程,從學習的各個層面來科學、動態地評價學生的學業表現。這將促進評價的質量和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小學階段是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科學、合理地評價美術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水平。為此,應采取正確、有效的評價方式,以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激發他們參與美術課堂的熱情,并對其進行綜合評價。
參考文獻:
[1]馮花多.元化評價方法在小學美術作業中的應用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159.
[2]魏晶小學美術作業多元化評價方法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8):135- 136.
[3]郟云小學美術作業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