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
摘要國防實力是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方面。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國防意識,打造獨立學院國防教育新體系,首先要深入理解榮譽教育的內涵。目前,在榮譽教育方面,榮譽實驗班、榮譽特色班以及相關的榮譽教育和計劃,是發展榮譽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獨立學院中榮譽教育的體系構建尚未完成,且由于國內高校的國防教育長期隸屬于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小課分支,如何以榮譽教育為切點,加強獨立學院的國防教育,提升獨立學院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多維度、立體化地開展國防教育,塑造獨立學院國防教育新格局,是當前國防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關鍵詞榮譽教育;獨立學院;國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6.004
Building a New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with Honor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ZHU Jian
(Tai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National defense strengt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national military strength. Improve the national defense awarenes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and build a new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system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First of all, we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honor education. At present, in terms of honor education, honor experimental class, honor characteristic class and related honor education and plans are the main ways to develop honor education. However,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Honor Edu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has not been completed, and since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of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long been subordinate to the small course bran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ow to take honor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mprove the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of student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carry out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a multi-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way, shaping the new pattern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the main problem facing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t present.
Keywords? honor education; independent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1 榮譽教育的內涵剖析
縱觀美國榮譽教育的發展歷史,要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八十年代。當時學術界開始關注就讀于美國知名大學中的優秀大學生。有學者呼吁這些高校用有別于一般教學模式的特殊教學法專注于培養優秀大學生的系統性學術能力和科研能力。弗蘭克艾德洛特是最早將榮譽教育培養機制從理論延伸到實踐的第一人。他基于豐富的本科教學經驗,以榮譽教育為轉型路徑,開始選拔優秀人才,開設榮譽課程,培養了大批精英人才。教育使人成才,而榮譽教育則是讓學生在集體學習中,不僅學到了個體謀生的本領,更加拓寬了其視野、掌握創造新知識的能力和引領新技術的手段。[1]但是,在當今社會,教育大眾化的浪潮下,低分數、低門檻導致高等教育招收的學生已經不局限于“精英人士”,優秀學生的選拔猶如大海撈針,如何在莘莘學子中選拔優秀人才,開展榮譽教育,培養精英人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日益凸顯其重要性。[2]
2 我國高校榮譽教育的發展歷程
2.1 我國榮譽教育的培養模式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加深,頂尖人才的稀缺使我國在很多方面尚處在劣勢,打破頂尖人才的軌跡壟斷,探索我國獨有的頂尖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率先建立了少年班,通過層層選拔,挑選出 30多名智力超群的青少年進行重點培養,走出了我國榮譽教育-頂尖人才培養的第一步。其后,國內多所大學如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12所重點高校均成立了少年班,此后經過數年發展,少年班培養模式初見成效,培養出一大批頂尖人才。[3]但是,由于教學內容、培養模式以及對青少年教育培養等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部分少年班過于注重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天才少年”的創造性,引來社會的批判。后來,大部分少年班被撤銷,只有中國科技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保留了,少年班的培養模式探索還任重而道遠。38779F75-47ED-499B-8FB2-150E53445FD6
除少年班之外,學科基地是另外一種拔尖教育培養模式。自1991年至1996年期間,我國一共在重點大學建立了 83個“理科基地”。1994年開始,又建立了51個文科基地,文科基地和理科基地的蓬勃發展,為后來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是我國拔尖人才建設的成功之路。
進入21世紀,是從拔尖教育到榮譽教育的邁進。榮譽教育與拔尖人才的培養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重點高校進行了試點改革。此后,上述高校與全美榮譽理事會開展了廣泛合作。2015年 6月,浙江大學舉行了以國內頂尖人才培養為主題的985高校份榮譽學院峰會。同年 9月首屆E9高校(國內9所具有理工特色的頂尖重點綜合性大學) “卓越大學聯盟榮譽學院首屆院長聯席會暨2015拔尖人才培養國際研討會”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此后,發展榮譽教育已成為國內重點高校的共識,同時,發展榮譽學院也成為國內高校亟待完成的使命。
2.2 我國榮譽教育產生的原因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從拔尖教育到榮譽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對于優質人才的培養歷程雖然充滿曲折,但是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卻不容忽視。首先,隨著國內大部分高等教育學校的擴招,在應試教育培養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大部分高校學生,“重書本、輕實踐”“重課內、輕課外”,其學習能力固然尚佳,但是個性思想、創造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尤其表現在,在頂尖的國際科技競爭中,我國關鍵人才和頂尖人才方面完全處于弱勢。從1900年到2002年來看,獲得八項國際科技大獎的497名科學家,均不是中國籍科學家。此外,在國際著名的學術引文數據庫中,1997-2006年這十年間收錄的論文中,22個細分領域排名前6000的科學家中,中國科學家總數僅為19人,其中15人來自中國香港,4人來自中國大陸。[4]戰爭年代,落后就要挨打。和平年代,科技落后和高科技人才的匱乏同樣使得國內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備受欺壓。通過榮譽教育,培養和造就一批國際頂尖人才,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和高科技企業的競爭實力是榮譽教育產生的根本原因。
2.3 我國榮譽教育的選拔標準
在我國,不同類型的學校在選拔榮譽學生時,其標準也有所不同。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其要求為:(1)遵守相關法紀,能積極參加學校各類活動,并在綜合素質評價中被評為優秀;(2)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的成績須位列院系的前20%;(3)表現出一定的科研潛質。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的選拔標準是:(1)智力超群,學習成績特別優異,且表現出較好的發展潛力;(2)德智體全面發展。從以上兩所高校的榮譽教育選拔標準來看,我國榮譽教育的選拔要求不僅注重學生的智力和科研實力,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品德要求同樣嚴格。
除了硬性的選拔標準,不同學校在年齡上也有著不同要求。南京大學的強化班和數學基地班和清華大學基礎學科班都是在未接觸高等教育的高中階段就進行選拔。同時也有一些學校和專業在高中畢業生中,根據高考成績或者高中保送生中選拔出表現優異的學生,列入榮譽教育的名單范圍。例如北大元培實驗班、清華大學基礎學科班、南京大學的中文、社會學等專業。
此外,最常見的榮譽教育選拔模式是已經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各院系從新生中挑選出表現優異的進行筆試和面試,選拔出綜合素質和科研素質較高的學生加入榮譽教育行列。
榮譽教育學生的培養,除了參與國內科研,國際合作培養也同樣十分重要。國內很多知名大學都與國外一流大學展開聯合培養模式。例如上海交通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合作;北京大學與耶魯大學;上海復旦大學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與國際頂級學校的合作,能了解到世界前沿的學術研究和科學動態,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另外,聘請國際知名教授和專家,也是榮譽教育培養的方式之一。以清華大學為例,清華大學聘請了美國著名復分析領域專家 David Drasin 教授給榮譽教育的學生講解“復分析”相關課程,讓學生了解到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學術動態,同時從專家的身上學習精益求精、嚴謹治學的學術風貌。
3 獨立學院國防教育體系榮譽制度的構建
榮譽教育雖然已經成為培養精英人才的重要途徑,但是其并沒有成為高等教育尤其是獨立學院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對我國高等教育沒有起到應有的借鑒和促進作用。[5]? 在國防教育體系的構建上,榮譽制度并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通過構建獨立學院國防教育體系榮譽制度,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其對于引領學生集體價值觀念、培育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意識等方面也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3.1構建榮譽體系,成立學生榮譽教育委員會,健全榮譽體系制度
隨著高校改革逐步縱向推進,獨立學院需以前瞻性的眼光構建榮譽教育體系的縱深發展。首先,培養學生奉行不渝的榮譽觀念,讓受到榮譽教育的學生以深厚的愛國精神和維護國防教育為目標,激發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和維護國防教育的自覺性。在體系的構建上,成立學生榮譽教育委員會,以專業的軍隊院校為目標,以勛章體系為載體,以精神嘉獎為核心,建立公正嚴明的獎懲體系。[6]通過這一制度的構建,發揚學生們奮發向上、追求個人榮譽,維護集體榮譽的精神。將獨立學院的學生培養成獨立自主、內心堅定、積極進取、堅定維護國家國防教育的新時代拔尖人才。
3.2 設計原則上凸顯功績性與參與性的統一
獨立學院的榮譽制度作為一項較為特殊的獎勵體制,其在內容設計上要針對不同的內涵與功能給予獎勵。總體原則上可分為突出榮譽與普及榮譽。[7]載體上可分為勛章、紀念章和榮譽稱號等幾種。獨立學院的榮譽勛章是針對在校期間,學生在國防教育、文化、體育、道德等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或者取得的成果。勛章的頒布是對學生莫大的獎勵,是在校期間獲得的無與倫比的榮譽,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是一枚普通的獎章,更是學校對其國防教育意識、專業能力、道德水平等領域的認可和獎勵。紀念章是帶有紀念意義的徽章,例如在學校的周年慶上給在校學生或者優秀校友頒發的紀念獎章,屬于普及榮譽獎勵的一種。榮譽稱號是由外部機構頒發,一般代表著某種肯定或者認可,如某校的榮譽校長、榮譽教授、榮譽校友、優秀畢業生等。總體上看,榮譽制度中的突出榮譽更加側重于功績性獎勵,而普及性榮譽則是對學生積極參與榮譽制度的一種鼓勵。38779F75-47ED-499B-8FB2-150E53445FD6
3.3? 注重各類國防教育榮譽獎項的儀式感,學生對榮譽感的認識
各項國防教育榮譽獎章和榮譽稱號的頒發都應該是十分隆重的事情,因此獨立學院國防教育榮譽獎勵的構建中需給予相應的配套設施和儀式流程。首先,要重視榮譽頒發的場地建設,對于重大榮譽的頒發典禮等需有固定的場所和配套的音響設備,加強儀式感。另外,在榮譽頒發的儀式上,強化對各類國防教育榮譽意義的宣講,讓學生深刻感受榮譽的力量,并以獲得此項榮譽為榮,未獲得此項榮譽為憾,營造出校園中積極進取、發奮的精神。一個團結奮進的環境對于學生精神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一個有強烈感染力氛圍的校園,可以讓獨立學院的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和三觀。[8]除此之外,定期組織各類紀念館或者博物館的參觀,讓獨立學院的學生們了解在炮火紛飛的年代,先輩們是如何拋頭顱、灑熱血,以犧牲個人生命為代價,為我們創造了如今和平幸福的年代,創造歷史的前輩雖然逝去,但他們為國為民的精神,視中華民族集體榮譽為生命的精神卻永不消逝,強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一旦被激活,會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獨立學院的學生們學會自覺維護國家榮譽和集體榮譽。
4 結語
目前,獨立學院的國防教育正處在轉型變革的重要歷史關口。榮譽教育既是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關鍵因素,也是轉變獨立學院培養模式的關鍵路徑。展開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國防教育,以榮譽教育為抓手,塑造新的國防教育新體系,構建國防教育展覽館,將獨立學院的國防教育深壓落實,讓獨立學院的學生主動學習國防知識,提高其愛軍擁軍的自覺性,將履行國防義務與支持國防建設自覺劃分為每個獨立學院學生肩上的神圣責任,在理論與實踐雙重結合的手段之下,以榮譽教育為抓手,構建新的國防教育體系一定可以實現。
基金項目:2019年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成果“以‘榮譽教育為抓手打造獨立學院國防教育新體系”(19SZC-017)。
參考文獻
[1]? 呂成禎,鐘蓉戎.榮譽教育:我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01):53-57.
[2]? 呂成禎.我國榮譽教育的緣起、選拔培養機制與現實訴求[J].教育探索,2018(02):66-70.
[3]? 張清, 姚婷.榮譽教育的模式構建與路徑選擇[J].中國大學教學,2018(04):90-95.
[4]? 楊潔.美國大學本科生榮譽計劃的發展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7.
[5]? 沈蓓緋.榮譽學院:美國高校本科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04):59-63,91.
[6]? 符瓊霖.優秀本科生的個性化培養方式——以 5所美國研究型大學榮譽課程為例[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6(01):147-157.
[7]? 秦程現, 任永波, 尹靜濤.美國榮譽教育對我國“技能大賽拔尖人才”培養的啟示[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3):9-12.
[8]? 李學農.論榮譽教育對本科教育的意義和作用[J].中國大學教學,2014(09):92-96.38779F75-47ED-499B-8FB2-150E53445F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