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云
摘要:在教育“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保證學生學習能力和效果得到循序漸進的提升,是擺在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主要課題。而小學語文作業是促進學生知識學習鞏固與提升的重要途徑。因此,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應當在遵循“雙減”政策要求的基礎上,緊緊圍繞著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內容,來設計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作文作業,以此來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穩步發展。總結而言,教師在語文作業的設計中,應當重點做好人文性、綜合性以及實踐性作業的創新優化設計,這樣才能確保新時期學生學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
一、實踐性作業的設計
語文教學知識必須要緊貼生活實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領會深入理解和應用。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也要突出生活實踐的功能。在具體的設計中,教師應當全面整合教材資源,設計出具有實踐操作內容的作業,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動手實踐中學有所思,學有所悟。例如,對于角色人物眾多或者內容情節與現實生活較遠的課文,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嘗試將課文的內容情節用自己的理解演繹出來。通過這種類型作業的完成,來促進學生對課文思想含義、意思脈絡的正確理解與掌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并且讓學生生動的體驗課文的情境,去驗證和體會課文知識,這樣一來,這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具有巨大幫助。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在課堂學習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但是對課外的事物卻往往有著強烈的關注興趣,教師在語文教學的設計中,應當把握學生這一成長特點,巧妙布置觀察類型的作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向學生講解一些觀察事物的方法,讓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需要強調的是,僅通過觀察教材中配備的插圖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能力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親自動手,結合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對課文進行配圖,這樣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均會得到有效的提升[1]。
二、趣味性作業設計
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知識的最大動力。因此,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內容應當對學生具有良好的吸引力,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端正態度,通過認真完成作業來實現語文知識水平的積累與提升。小學教材中收錄的字詞數量非常有限,小學生擁有強大的記憶力,因此,在該階段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等方式認識更多的字詞,定期讓學生將自己收集積累的“詞庫”進行交流分享,營造濃厚的字詞學習氛圍。與此同時,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有著緊密的連接,因此,教師在語文作業的設計中,應當注重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巧妙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有效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上述文段中,筆者提到的為課文配圖,就是將語文知識與美術知識相結合的作業設計方法體現。除此以外,教師還要積極嘗試將語文知識與音樂、自然科學等學科知識結合起來,豐富語文作業完成方式。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多次強調了生活教育的思想觀點。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綜合性的知識學科,在作業設計中應當展現出更多的生活元素,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具體的作業設計中,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生活中滲透語文知識,從拼音、識字的教學入手,來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例如,在拼音教學中,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嘗試制作拼音卡片,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理解記憶能力的提升;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漢字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營造濃厚的漢字學習積累氛圍[2]。
三、親子作業設計
設計布置語文作業,除了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提升知識學習效果以外,還能夠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積極影響作用,讓學生牢固掌握語文知識以外,增加生活經驗積累以外,讓有效培養了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教育和親情關系。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如果教師一味的向學生布置抄寫、讀背的作業內容,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長此以往,作業布置的作用和效果會受到嚴重的下降。這就需要教師創新作業設計思路,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學生作業完成中來,通過布置親子游戲類的作業內容,讓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的進步得到更好的引導。例如,拼音的拼讀往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幫助學生牢固掌握這一知識點,教師可以進行一下模式的作業設計:讓家長和孩子一同制作聲母韻母卡片,一人拿聲母一人拿韻母,靈活組合成不同的拼音。這樣的作業完成過程,輕松且有趣,能夠實現寓教于樂的學習效果。再如,聽說讀寫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最為重要的能力要素。通過家庭親子教育的途徑,也能夠有效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這些能力。教師可以讓家長和學生互相講故事,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培養。這些都是充分發揮家庭教育作用的有效作業設計方法的探索。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對教師語文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布置“精簡優質”的語文作業,是充分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因此,教師準確把握新時期語文教學的理念和規律,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出發,優化整合作業內容,創新作業完成方式,通過新穎獨特且靈活實用的作業設計,為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與保障。
參考文獻:
[1]章瑋. 探究小學語文拓展性作業的設計方法[J]. 文理導航(下旬),2021,(12):47.
[2]李晶. 小學語文個性化周末作業的實踐研究[J]. 新課程,2021,(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