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婷
摘要:現如今,小學生的語文作業,在設計上有著很大的問題,教師普遍都會留很多的作業,而且學生們在寫作業的時候只注重數量,而不注重質量,讓語文學習非常沒有效率。這樣就需要教師在預留作業的時候進行思考,如何設計出新穎獨特的語文作業,讓學生們對語文作業充滿興趣,讓語文作業不再是累贅,進而能夠讓語文學習更加的開心快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雙減;實施研究
當前,在教育教學雙減的背景形勢下,學生們在寫作業的熱情越來越低落,很多教師也在留作業的時候,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不顧及學生們的感受,往往以完成他們的學業考評為目的,讓學生們在課余完成很多作業,這樣學生們在寫作業的時候就變得很迷茫,也是每天都在重復性、機械性地去完成每天的作業,這對學生們學習興趣的養成,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很大程度地遏制了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主創造力的發展。小學作業能夠反映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的很多問題,教師應該多關注這一方面,平時多與學生溝通,多與家長溝通,以便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教師不能盲目地給學生留很多的作業,要讓學生多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讀寫能力和閱讀能力,讓學生多掌握一些學習技巧和學習策略,這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上是至關重要的,也是非常關鍵的。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存在的相關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課業作業過于繁重,讓學生們沒有時間去思考,去總結自己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每天都是在應付作業,這樣一來,完成作業的質量也不高,學習的效率更是低下。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也是沒有經過任何思考,簡單地完成了作業,教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也是只注重看待作業的對錯,不能及時地發現學生們作業當中的問題,不能對癥下藥。作業其實是最能反映學生們對教師授課當中的問題的,如果教師留過多的作業,就讓學生沒時間去思考,也達不到反思總結的效果。因此,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是每一個小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不斷思考的問題。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實施措施分析
(一)加強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閱讀量
語文學習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學,教師不僅僅讓學生只局限于當前的書本教育,還要讓學生們都能夠走出書本,走向課外,讓學生多閱讀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們對語文學習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不斷擴展自己的視野,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地遨游。比如說,在學習語文課文《祥林嫂》的時候,要讓學生們多去閱讀一些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差不多的文章,也可以多讀一些魯迅的文章,多理解魯迅在寫作時的心情,要把文章當中的經典語句、詞語拿出來讓學生進行反復的推敲和比較,這樣能夠讓學生對于語文和語言的學習上升一個新的高度。
(二)創新改革語文作業布置方式
教師留作業的時候,要多去理解一下學生們的感受,不能單單從自身角度出發,還要 切實的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小學這個階段是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比較關鍵的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為主,讓學生多預習,多復習,在這個過程中愛上學習,不忘舊知識,學習新知識,不要過多的預留書面作業,要多預留一些讓學生們動腦來完成的作業,鼓勵學生們多走出去,了解外面的新鮮的事物,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的語文知識更加扎實穩固,語文學習貴在基礎扎實,教師在這個階段要給予學生極大的鼓勵,多支持學生們走出,多與家長溝通,及時發現學生在這個時候存在的問題,共同引導學生提升語文學習的技巧。
(三)增強學生觀察性,多預留觀察性作業
觀察是每個學生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學會觀察也是每個學生都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巧。觀察也是有方法的,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給出相關切實可行的方法,去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觀察,在生活中,要對每個事物都帶著一個觀察的眼光去看待,而且觀察要有角度,要讓學生知道著重觀察什么,在學習當中,要讓學生把學習和生活相結合,比如,課堂上講解了爬山虎,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就要多留一些讓學生觀察的作業,要讓學生觀察一下爬山虎的樣子、爬山虎的根莖是什么樣的,還有爬山虎的腳長什么樣,現實當中的爬山虎與課文描述當中的差異和共同之處,要在顏色和形態上進行對比,這樣在實際的觀察當中,就讓學生們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這樣的作業也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對語文學習產生極大的熱情,這對學生今后更深一步的學習語文,以及學習其他任何學科都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學習是一個人一輩子都要堅持去做的事情,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開端,如果在這個階段就讓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產生了反感的情緒,這對他們的今后的發展 是非常不利的。教師在這個階段不應干涉過多,要給孩子極大的空間去進行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當中,學生占據主導地位,要讓學生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樂于探索,不斷進步。
結束語:
在當前大力提倡“雙減”的背景與形勢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導地位,要得到充分的重視,在語文作業的預留上,教師不要用傳統的方式去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要多多的變換方式,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愛上學習,愛上做作業,愛上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吳秀真.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多樣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2]郭少梅.小學語文有效作業設計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1).
[3]方曉波.“雙減”政策背景下廣州市優化作業設計基本思路與實施路徑[J].教育導刊,202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