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春?
摘要:在初中教學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展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健康意識、自主鍛煉意識,促使其在日常學習及生活中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目前,在初中體育教學時,部分教師仍存在錯誤教學觀念,未深刻意識到體育與健康課堂對學生成長的意義。鑒于此,本文立足新課改視角,結合初中體育教學實踐,進一步探討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意義及現狀,最后提出了優化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的對策,希望能為相關教育者帶來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策略;心理健康;方法
引言
初中時期,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階段,他們的身體發育及心理發育日趨成熟,只有體質健康、心理健全,才能成為新時代接班人。參照健康中國戰略,指出為了促使青少年更好的發展,學校應積極培育其健康意識,立足學校體育健康角度,發揮體育學科優勢,促使青少年意識到參加體育活動對身體的重要影響,親身體驗體育技能,在養成健康體魄基礎上,提高體育運動水準。
一、體育與健康概述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設,旨在于促進學生自覺形成對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及行為,遠離影響健康的因素,進而減少疾病發生概率,促使身體越來越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在本質上來看,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核心,即促使學生遠離疾病,形成健康意識與健康體魄。健康教育的展開,能令學生進一步意識到影響自身健康的行為,并針對不良行為加以改正,健康可分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這三種健康對于初中生而言,均極其重要。在具體進行健康教育時,教師應有機整合理論與實踐。這就意味著,需要將健康教育與體育教育進行融合教學,這樣還可以鞏固學生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增強其自我保健能力,為其日后養成優良衛生習慣與健康理念奠定基礎。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分析
(一)增強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實用性
在具體推進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任務時,應增加學生自主選擇性,為學生提供多種可以選擇的體育項目。在教學內容方面,應密切關注健康中國戰略,多為學生普及培養健康生活方法及合理營養的相關知識,以便切實豐富與充實初中體育健康教學內容,增強教學內容使用水準。同時,應強化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針對初中學校體育教師展開定期培訓,確保其掌握前沿的體育健康教育知識,不斷豐富教學經驗。在體育教師參加培訓之際,可以與其他優秀體育教師相互交流經驗與心得,互相探討與學習[1]。
(二)增強體育與健康教學組織方式趣味性
就目前現狀來看,大多學校初中體育教學主要課堂形式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模仿,無法全面提升學生體育學習能動性,甚至還會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積極性。生活在媒體技術時代,教師不妨應用媒體技術優勢,優化課堂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媒體圖畫以及視頻等方式向學生講解衛生習慣以及健康生活方式,促使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基礎上,還能豐富自身運動健康常識,避免在體育運動時出現損傷,并在生活中提高營養膳食均衡度。通過媒體教學手段,可為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富于趣味性,提升教學效果。此外,教師還要避免單一講述的方式,應指導學生合理分組,通過學生相互幫助與配合,使用游戲方式、競賽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其在競爭環境下,不斷扎實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能功底。
(三)改進體育教學評價方法
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學生往往將更多精力放在學習文化課上。在調查后發現,學校為了提高學生文化課成績,在臨近考試階段,都會占用體育與健康課程,這一種現象在初一年級、初二年級中就非常明顯。在初中生升學考試時,文化課占比偏大,體育課成績偏小,所以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應增加體育成績在中考考試中的比重,這樣才能從根源處引起學校、教師及學生的重視。長時期以來,在各種考試中常常以分數論英雄,正是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將所有精力都用來學習文化課,嚴重忽略自身體質健康[2]。為此,未來應將體育考核作為核心導向,促進學生建設健康體質。然而,若僅通過宣傳體育健康重要性更難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所以還要改變體測評價方法,制定適合中學生體質健康的綜合評價體系。以學生體育技能掌握程度為關鍵考核目標,這種方法難以客觀地反映學生整體健康素養。為此,應成立專家小組,針對學生體質健康評價創建完整評價方法與體系,既要考核學生體育成績,又要考核學生學業水平及體質健康關注度等,并適當的增加家關于學生心理健康及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意識觀念的養成效果綜合評價。
(四)優化體育設施及器材
學校應建設體育場地及設備專項資金,并由專業人員負責管理專項資金,以確保體育專項資金能用在“刀刃”上。積極引進先進的體育器材,并完善體育場地,定期針對現有器材進行檢查,淘汰與更新品質不達標的器材,并且要注重改造廢舊器材,確保廢舊器材能“一物多用”。這樣一來,不僅能提升體育器材利用率,還能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鍛煉提供更多選擇[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立足新課程改革大背景,初中體育教師應形成先進的教學理念,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時,要善于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融合新時代教育理念,注重改革與優化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同時,學校領導也應高度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課情況,并增大體育經費投入,強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不斷豐富學生體育活動形式,適當增加課外體育活動,以確保學生能跟隨體育教師學習體育技能,形成終身體育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俊勇.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對學生個性化培養策略探析[J].天津教育,2021(32):14-15.
[2]王啟元.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學生個性化培養路徑[J].新課程導學,2021(23):59-60.
[3]饒玉芳.探究體育核心素養下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21(66):127-129.E6B660F5-F53E-44C3-A504-7121E4F62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