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林
摘 要:數學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與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活化教學就是讓學生從小學開始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與生活所用有效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出數學學科的價值。基于此,本文針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展開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有效應用
在新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學必須秉承素質教育的發展目標,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由于數學學科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科目,如果能夠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在生動形象的生活化課堂情境中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高生活化教學理念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從有了人類的生活便有了生活教育,并且生活教育還會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發現生活。數學教學中生活理念的融入也是非常關鍵的,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學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學好數學能夠讓人們更好地處理數據、進行計算、解決問題……可見,生活教育理念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改變傳統以教材為全部教學內容的弊端,在貫徹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生活中去,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探究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
以“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為例,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首先確定了三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等多層次的活動目標,最終確定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引導學生掌握轉化思想和多種思維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在課堂活動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復習與圖形面積計算相關的公式、定理等,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或圖表的方式總結;然后從在制訂具體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教師創設了計算學校不規則草坪面積的情境,然后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一步步地進行組合圖形面積的分解計算;有條件的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測量、自主畫圖、自主分析等過程,將組合圖形的面積進行逐一分解,最終明確組合圖形面積的算法。如此,從生活情境入手,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接下來要做什么、怎么做,最終探究出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同時在探究活動中還能夠進一步探究數學思想的應用。總而言之,生活教育理念下的數學學科,不僅能夠提升數學教學的綜合質量,更重要的是能拓展學生數學學習的思路,讓數學學科發揮出教書育人的雙重功效。
二、結合課本,借用生活素材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描繪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否產生聯系,體現著數學知識與生活是否具有兼容性,關乎能否真正構建出真實性的生活化數學課堂。這一因素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感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要求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規律,掌握數學知識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日常見聞以及所接觸的周圍事物,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在具體形象的感知過程中幫助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
例如,在《觀察物體》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對立體事物的空間感知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如果教師僅僅借助平面課本以及相關插圖展開教學指導,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同一幾何物體在不同角度下為什么會存在不同的形狀。這就需要教師幫學生提供一些水杯、粉筆盒等生活常見的素材,在這節課程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引導學生動手搭配,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些物體進行觀察,并得出三維視圖的概念,在實踐過程中認識到從不同角度會觀察到不同平面圖形這一理念。如此借用生活中常見的素材開展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還能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體驗過程,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變得更加牢固。
三、聯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開展課堂教學
如果數學教師能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就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情境體驗,從而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展開學習與探究,有效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恐懼心理,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生活化數學課堂情境,幫助學生借助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例如,在學習“數字編碼”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觀察過數字編碼,很多學生都會說自己沒有見過,而后教師詢問學生是否看到過車牌號,是否有自己的學生證,學生證上是否有自己的學習號碼等,在學生回答完相關問題后,教師可以告知學生這就是數字編碼,同時數字編碼在生活當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借助數字編碼可以獲取很多資源信息,從而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使學生迅速進入深度學習探究過程,有效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
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符合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需要教師及時轉變傳統教學思維,利用新的教學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構建數學課堂環境,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入豐富的生活教學元素,進一步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切實幫助學生獲得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柳忠孝,徐向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21(28).
[2]陳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1(19).05A7D34F-21C0-4C70-9041-69A3881DC2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