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霞
摘 要:教育不公平現象的出現,為學生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現階段,國家認識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并大力倡導公平教育。作為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有意識地堅持公平教育的思想,并真正落實在行動中,減少和防止教育不公平現象的出現,具體在教學安排以及教學行為等方面充分融入公平教育,推動學生共同進步。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班主任在教學中的公平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公平教育;教育思想;師生觀
小學階段,想要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關鍵在于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作為社會公平的外延,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義。在教育公平的背景下,能夠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班主任需要始終貫徹公平機制,深入挖掘以往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和解決,真正的做到“公平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轉變教育思想,理解“公平教育”
新時代下,班主任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角色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以往的知識教授者、班級管理者,轉變為如今的指導者、創造者等。真正的體現公平教育,關鍵在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班主任需要積極轉變思想,學會正確看待學生,真正的理解學生。學生是一個生存個體,有著獨立的意志。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學生,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合理的。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呈現未成熟的狀態。所以,作為班主任,需要多一點耐心,并且對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這是班主任需要明確的。基于公平教育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堅持“因人制宜”的原則,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并且通過積極引導,促使學生正確看待學習,重拾學習信心。而不是一味的說教,或者是因為學生的成績較低而批評學生。
二、完善教學安排,減少教育的不公平
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在課堂。班主任進行教學管理工作的核心也在課堂。以往,教育不公平的現象重點體現在班級座位的安排方面。部分班主任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座位安排,將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安排在教室前排位置,在調換座位時,也基本是進行左右調換,前后調換的情況比較少。這種僵化的座位安排方式嚴重阻礙著教育公平,班主任需要及時解決此問題,促進座位安排朝著靈活、多變的方向發展。比如,班主任可以嘗試半圓形的排位方式,也可以嘗試多邊形的排位方式,致力于通過座位大調整,避免教育不公平問題的出現。
三、樹立平等的師生觀,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育教學中,班主任需要充滿愛心和耐心,對學生充滿關愛,能夠更好地建立師生關系,促使師生關系變得融洽、和諧。基于和諧的師生關系之下,學生能夠逐漸生發主動性,并對班主任產生信任感,從根本上尊敬班主任。事實上,師生關系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態度。親密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學生學習。一旦師生關系存在隔閡與間隙,甚至是存在對抗關系,不僅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學生的學習也會出現各種問題。為此,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需要認識到自身的職責和使命,建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意識,促使學生感受到溫暖與班主任對其的殷切期望。同時,需要真正的從行動上尊重學生,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本身是屬于平等地位的,如果班主任以“高人一等”的姿態進行教學,學生心中會產生抵觸心理。在課堂上,班主任需要做到公平,不可因為怕耽誤教學進度而選擇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回答問題,這樣對于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或者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會難以體會到班主任的關愛,這樣可能會因為被班主任忽視而產生厭學的心理。
四、改善教學行為,促進教育公平
根據相關調查可以發現,班主任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會有意無意的做出一些有失教育公平的舉動。比如,對離自己所處位置較近的區域內的學生投注更多關注,或者是經常夸贊一些學習好的學生,而忽視對學生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激勵。想要真正實現教育公平,需要在班級中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將教育公平理念深深融入到班級課堂之中。班主任需要對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努力給予肯定,促使其以更加積極向上的態度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實現自我發展。同時,班主任也需要真正的面向全體學生,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度分析和研究自身是否存在“不公平”的教學行為,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調整,有效避免性別差異、成績差異等方面引發的教育不公平,保證全體學生均能夠得到良好穩定的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堅持教育公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教育公平的執行者和守護者,班主任需要明確自身責任,致力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與此同時,班主任需要積極轉變教育思想,理解“公平教育”,并且不斷完善教學安排,減少教育的不公平,真正樹立平等的師生觀,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有效改善教學行為,促進教育公平。
參考文獻:
[1]沈學慧.淺談小學班主任在教學中的公平教育[J].數碼設計(上),2018(1):280.
[2]許秋香.淺談如何做好小學中年級班主任工作[J].中外交流,2021,28(1):1397.
[3]張杏娟.小學班主任教學工作中如何呼喚公平教育[J].幸福生活指南,2019(1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