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孔祥靜 李蕾蕾 周春娟




【摘要】 目的:探討主觀應激、人格特征對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東部戰區空軍醫院空勤科就診的UC患者86例,應用一般資料調查問卷、Mayo評分、腸鏡蒙特利爾疾病分型、主觀應激量表(PPS)、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自我效能問卷對UC患者進行調查,采用Pearson單因素分析UC患者Mayo評分、主觀應激、人格特征與自我效能的關系,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UC患者自我效的相關因素。結果:UC患者自我效能評分為(22.98±3.74)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UC患者自我效能與Mayo評分、PPS評分、神經質性人格均呈負相關(P<0.05),而與盡責性、外傾性、宜人性及開放性人格均呈正相關(P<0.05)。經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可知,學歷、Mayo評分、主觀應激及人格特征(神經質性、外傾性、盡責性)均是影響UC患者自我效能主要因素(P<0.05)。結論:UC患者自我效能不僅與患者病情有關,還與患者學歷、主觀應激及人格特征有關。臨床護士可通過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減輕主觀應激,增加外向性及自我責任感,減輕神經質,從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關鍵詞】 主觀應激 人格特征 潰瘍性結腸炎 自我效能 相關性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Str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FAN Wen, KONG Xiangjing, LI Leilei, ZHOU Chunju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15): 0-09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ubjective str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UC). Method: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0, 86 patients with UC were selected from the Air Service Department of the Eastern Theater Air Force Hospital by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an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Mayo score, colonoscopy Montreal disease classification, and subjective stress scale (PP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and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UC patients, Pearson univariat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yo score, subjective stres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UC,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UC. Result: The self-efficacy score of UC patients was (22.98±3.74) points, which was at the lower middle level. The self-efficac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yo score, PPS score and neuroticism personality in UC patients (P<0.05), but i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nscientiousness, extraversion, agreeableness and openness (P<0.05).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Mayo score, subjective str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conscientiousness)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lf-efficacy of UC patients by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P<0.05). Conclusion: The self-efficacy of UC patient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ubjective str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nurses can encourage patients to actively face the disease, reduce subjective stress, increase extroversion and self-responsibility, and reduce neuroticism, thereby improving patients’ self-efficacy.
[Key words] Subjective stres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Ulcerative colitis Self-efficacy Corre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Eastern Theater Air Force Hospital, Nanjing 210002,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15.023
潰瘍性結腸炎(UC)屬于慢性進行性腸炎,患者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膿性血便,患者病情反復,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目前UC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并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案,主要是采用藥物緩解患者臨床癥狀[2]。近年有研究指出,UC的發病屬于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心理因素與該病發生及病情進展有密切關系,是一種身心性疾病[3]。應激是指機體對應激源產生的非特異性應答反應,而主觀應激則強調個體對外界刺激做出的情緒反應及主觀感受。人格是個體穩定心理特征的綜合,是決定個人適應周圍環境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模式,不同人格特征的個人面對外界刺激時所做出的反應有所不同[4]。自我效能是指個體應對外界刺激或面對逆境時的信心,個體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形成積極的心理應對[5]。研究指出,在自我效能形成過程中,人格特質、應對方式、社會支持等均可通過不同途徑對患者自我效能產生影響,是患者自我效能形成的中介因素[6]。因此,本研究將探討主觀應激、人格特征對UC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為促進UC患者身心健康提供指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8年
6月-2020年6月在東部戰區空軍醫院空勤科就診的UC患者86例。(1)納入標準:均符合潰瘍性結腸炎診斷與治療共識意見;經內鏡、B超、X線等影像學檢查證實無器質性病變;對本次調查知情,并愿意全程配合。(2)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肺、腦等臟器功能病變;有精神障礙、閱讀障礙、認知障礙及老年癡呆癥等影響問卷填寫的相關疾病。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包括年齡、病程、婚姻狀況、學歷、經濟收入、病情類型(初發型、慢性復發型)、用藥史、并發癥、腸鏡蒙特利爾疾病分型(直腸型、左半結腸型、廣泛結腸型)及Mayo評分。Mayo評分用于評價患者病情活動度,其中<3分為病情穩定,3~5分為輕度活動,6~10分為中度活動,11~12分為重度活動。
1.2.2 主觀應激 應用主觀應激問卷(PSS)進行評價,共14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0~4級評分,總評分0~56分,其中0~14分為主觀應激反應低水平,15~28分為主觀應激中等水平,>28分為主觀應激高水平,分值越高應激反應越明顯。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785,重測信度為0.721,提示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7]。
1.2.3 人格特征 采用人格特征量表進行評價,量表包括開放性(10條目)、宜人性(9條目)、盡責性(9條目)、神經質性(8條目)、外傾性(8條目),共44個條目,各條目采用1~5級評分法,各維度得分越高越傾向該維度[8]。
1.2.4 自我效能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評價患者自我效能,該量表共10個項目,每個項目采用1~4級評分,總評分為10~40分,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與分值呈正相關,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65,間隔重測信度為0.842,提示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9]。
1.3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患者進行調查,所有調查人員均在調查前接受統一培訓,調查前向患者說明本次調查目的及意義,獲得患者同意后向其發放相關調查問卷,并指導其一般資料調查問卷、主觀應激量表(PPS)、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自我效能問卷,本次共發放問卷86份,有效回收8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采用Pearson單因素分析UC患者Mayo評分、主觀應激、人格特征與自我效能的關系,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影響UC患者自我效的相關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UC患者自我效能評分、人格評分分析 UC患者自我效能評分為(22.98±3.74)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UC患者開放性、宜人性、盡責性、神經質性、外傾性人格評分依次為(22.88±3.98)分、(21.02±3.92)分、(19.52±3.02)分、(28.96±2.78)分、(24.52±3.21)分。
2.2 不同臨床特征UC患者自我效能評分分析 不同年齡、學歷、Mayo評分、主觀應激水平及人格特征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病程、婚姻狀況、家庭經濟收入、病情類型、用藥史、并發癥、腸鏡蒙特利爾疾病分型患者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UC患者Mayo評分、主觀應激、人格特征與自我效能的關系 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可知,UC患者自我效能與Mayo評分、PPS評分、神經質性人格均呈負相關(P<0.05),而與盡責性、外傾性、宜人性及開放性人格呈正相關(P<0.05),見表2。
2.4 影響UC患者自我效能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UC患者自我效能為因變量,以影響UC患者自我效能相關因素為自變量,見表3。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可知,學歷、Mayo評分、主觀應激及人格特征(神經質性、外傾性、盡責性)均為UC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3 討論
3.1 UC患者自我效能現狀分析 研究認為,自我效能水平可影響患者思維方式及行為的選擇,最終會影響患者應對疾病的信心及遵醫行為[10]。本研究為了更好地對UC患者實施干預,對UC患者自我效能進行調查,結果顯示,UC患者自我效能評分為(22.98±3.74)分,處于中等偏下水平,研究結果與關玉霞等[11]一致。這提示臨床工作者應重視UC患者自我效能對疾病治療依從性及預后的影響,通過找出臨床上影響UC患者自我效能的相關因素從而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進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12]。
3.2 影響互生共情能力的相關因素 本研究經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可知,學歷、Mayo評分、主觀應激及人格特征(神經質性、外傾性、盡責性)均是影響UC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P<0.05)。(1)學歷水平越高的患者其對疾病的認知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患者采取正確的態度面對疾病,增強患者自我效能[13]。(2)本研究經Pearson單因素分析可知,自我效能與Mayo評分呈負相關,Mayo評分越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差,因此積極控制患者病情使其趨于穩定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14]。(3)主觀應激是用于評價患者對不可預測性壓力時主觀感受,主觀應激水平越高提示患者心理壓力水平較高,從而影響患者治療信心,不利于患者自我效能形成[15]。這提示臨床護士可通過減輕UC患者主觀應激從而提高患者康復信心,提高患者自我效能。(4)性格特質:神經質人格的患者容易焦慮及情緒反應較強烈,情緒調節能力差,因此該類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影響患者治療信心,導致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偏低[16]。而外傾性人格、盡責性人格的患者心理特征表現較穩定,性格開朗活潑,善于交際且謹慎穩重,該類性格的患者遇到不良情緒時懂得尋求積極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緒,并容易獲得他人支持,因此該類性格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較高[17-18]。
3.3 提高UC患者自我效能的相關措施 針對UC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制定如下措施:(1)醫護人員可根據患者學歷對其采取針對性認知干預策略,提高對疾病的認知,減輕不良情緒,增強康復信心[19]。(2)護士應重視患者個性缺陷,針對不同性格特征的患者對其實施個體化心理指導,對于神經質人格可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獲取患者信任后,指導其通過聆聽音樂、冥想、閱讀等方式改善不良情緒;對于外傾性人格、盡責性人格可通過與患者加強交流,鼓勵患者宣泄不良情緒[20]。(3)護士可呼吁患者醫院、家庭及社會對患者加強關心及支持,并建立微信群,通過微信群定期向患者推送UC相關知識,并通過微信群讓患者出院后仍獲得相關護理支持,提高患者康復信心,增強患者自我效能。
綜上所述,UC患者自我效能不僅與患者病情有關,還與患者學歷、主觀應激及人格特征有關。臨床護士可通過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減輕主觀應激,增加外向性及自我責任感,減輕神經質,從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參考文獻
[1]鄭海英,劉瑞云,李鵬艷,等.聚焦解決模式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0,47(3):623-625.
[2]郭巧珍,楊敏,李榮香.協同護理干預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炎癥因子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1):155-158.
[3]王學佳.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命質量與應激、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肛腸病雜志,2020,40(5):69-71.
[4]劉蔚,王進,王紅,等.應激和人格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J].中華內科雜志,2018,57(2):107-111.
[5]陶春南,謝薇,任秀亞,等.腸造口病人自我效能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20,18(18):2207-2210.
[6]樊杰,宋丹,李衛華,等.應對方式在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能力間的中介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3):46-49.
[7]吳翠麗,甘娜,龔美玲,等.人格和應激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心理彈性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9,21(6):763-765.
[8]姜兆權,周詩雪,孫蕊.空巢老人人格特征、社會支持與其主觀幸福感之間關系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20,47(13):2396-2399.
[9]谷學榮,姜佳慧,黃尚專.中青年炎癥性腸病患者自我效能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20,37(6):957-959.
[10]王誼,陳亞梅.炎癥性腸病患者自我效能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9,26(2):55-60.
[11]關玉霞,尤麗麗,何葉,等.炎癥性腸病病人自我效能、疾病活動度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J].護理研究,2020,34(11):1921-1925.
[12]尤麗麗,姚玉瑩,盧敏,等.炎癥性腸病患者應對方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廣西醫學,2020,42(9):1165-1170,1178.
[13]劉輝,史寶欣.炎癥性腸病患者壓力知覺及影響因素調查[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20,26(2):178-182.
[14]靳玉紅,李瑞嬌,常勇生,等.團體積極心理輔導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2):3047-3050.
[15]劉通,左秀麗.應激與腸易激綜合征相關性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9,28(4):383-386.
[16]范一宏,王詩怡,呂賓,等.炎癥性腸病的心理干預治療進展[J].中華消化雜志,2017,37(2):141-144.
[17]林德榮,李健,王宏艷,等.炎癥性腸病與精神心理因素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1):232-234.
[18]黎澤明,高敏,陳雪瑩,等.2型糖尿病患者大五人格特征與自我管理態度的相關性[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52(3):506-513.
[19]李莎,林征,卞秋桂,等.炎癥性腸病患者的心理韌性與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相關性[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7,31(6):478-479.
[20]但鑫,侯若楠,許素環,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疾病知識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9):2259-2263.
(收稿日期:2021-02-03) (本文編輯:程旭然)
①東部戰區空軍醫院 江蘇 南京 210002
通信作者:孔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