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愛中
摘 要:在我國推進新課程革新的視角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個人歷史素養的培育。而在歷史核心素養中,時空觀念素養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通過時空觀念素養的培育,能夠幫助學生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從紛雜的歷史知識中去尋找真相,發現歷史規律。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需要針對以往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采用更為有效的教學策略,推動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時空觀念素養;培育
高中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可能會發現高中歷史中所涵蓋的一些內容量非常大,所以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發現自己無法形成一個比較科學的知識脈絡,甚至會覺得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學生不具備較強的時空觀念意識,所以他們很難從這些歷史事件中進行有效的觀察和分析。在此情形下,為了幫助學生對于史實有更為準確的理解,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幫助學生完成更為高效的歷史知識學習。
一、簡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育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作用
時空觀念素養其實隸屬于高中歷史核心素養中的一部分,是學生感知歷史的基礎。通過時空觀念素養的培育,才能夠讓學生將時間和空間進行結合,將古今歷史進行貫通,在不斷比較的過程中發現規律,形成正確認知。在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將不同的歷史事件放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進行觀察和分析。在此情形下,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去了解歷史事件的發生實際場景,加強學生對于相關內容的實際理解。其次,通過時空觀念素養的培育,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為科學的歷史邏輯。如學生可以從時間和空間來進行劃分,針對于不同的歷史事件進行有效的區別。在此情形下,就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一個更為清晰的邏輯體系,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
二、探討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
時空觀念素養的培育是目前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完成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其實部分教師可能會遇到一些明顯的困難,導致教育效果還不夠理想。由此,下文就圍繞著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具體培育提出幾點可行建議。
(一)關注時間節點,進行有效梳理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歷史本身是按照時間順序演進的,雖然有些歷史內容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其背后發展的過程都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因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不要采用一種零散化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整體化的思維。如在高中歷史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著相關的教學內容來梳理相關的時間線。在抓住時間節點之后來進行有效的內容劃分。如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地觀察教材內容,分析教材的排版是否按照時間順序來進行劃分的。如果其順序呈現出了雜亂性的特點,那么教師可以重新進行規劃,然后以順序來建立一個時間線,讓學生從時間線上來分析,了解釋歷史事件的實際演變規律。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脈絡,他們在學習歷史知識時不是空泛地去記憶不同的一些概念性知識,而是能夠根據時間節點內容來不斷進行梳理,回憶在不同時間節點內發生了什么樣的歷史事件,以此能夠保證學生的實際學習質量。比如在高二歷史必修三中,學生會了解到“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近代以來世界的科學發展歷程”、“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還有“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以及“現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等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現,教材里面講中國的科技發展以及世界的科技發展放在了同樣的一個板塊。因此,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時間線來進行梳理。比如在與教材中提到了古代、近代還有現代,那么教師可以圍繞著這三個不同的時代來進行時間節點的劃分,判斷哪一時期屬于古代,哪一時期處于近代以及哪一時期屬于現代。在劃分了三個大板塊之后,分別圍繞著三個板塊里面的內容進行細化,根據時間順序來圍繞著不同時期下的一些中國科技、文字還有藝術內容進行時間圖的構建。借助這樣的教學實施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科學地去梳理相關的時間結構,更加清晰地去了解不同歷史事件的實際發生進程,完成更為有效的記憶和學習。
(二)合理轉換思維,具備空間意識。
在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從時間線上進行考慮之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從空間上進行考慮。比如在歷史上,由于中、西方國家的空間不同,在做出某些決策時也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例如在我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階段,西方國家在努力開辟新航路。針對于這一空間差異,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空間活動的視角來進行分析。比如教師可以分別引導學生去探討中、西方國家做出這一戰略布局的實際原因,從當時的空間布局上來進行細致的思索。比如我國是農業大國,一直以來,我國國土面積大,所以農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發展的內容。在中國廣闊的土地面積上,可以通過發展農業實行自給自足,所以不需要對外擴張,也能夠讓更多的國民獲得資源。故而當時我國并沒有選擇對外擴張。而對于西方國家而言,他們的領土面積和生存空間會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比如某些西方地區的一些生存空間不大或者是生存環境惡劣,在自身區域條件不夠優渥的前提條件下,一些西方國家的周邊小國家就開始進行了對外擴張。在對外擴張的前提條件下,去尋找更多的發展策略。通過這樣的內容對比,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特定的情境和時空發展背景來分析不同國家所做出的一些戰略部署,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實際原因,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但是在以往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可能部分教師未引起重視或者是教學方式稍顯陳舊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我國推進教育革新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圍繞著當前的歷史教學內容進行全新的規劃,以發展學生的時空觀念素養為前提組織多種教學活動,提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王旭. 究天人之際 通古今之變——高中歷史教學培養時空觀念素養的探究[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21(26):0151-0152.
[2]鄭偉. 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核心素養的培育策略探析[J]. 讀與寫:上旬, 2021(7):1.
[3]楊志海. 讓中學歷史教學閃爍人文的光環[J]. 新課程:中學, 2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