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學校教學的趨勢也逐漸聚焦于學生核心能力的形成,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門話題。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開展一項或多項相關課題的專項培訓,是提高語文教師教學實踐水平和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本文主要探討提高學生群文閱讀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不僅要求學生看懂文章,而且要求學生更深層次地進行思考。思辨性閱讀將是未來語文閱讀需要重點突破的方向。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將會很好地解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任務驅動,加深對文本內涵的理解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需要注重學生語言的建構和思維的發展。以具體的任務取代傳統的教讀,可以讓群文閱讀思維更加連貫。首先,依據學情,設置合適的任務。初中生由于認知經驗和閱讀水平的局限,在閱讀時往往顧此失彼。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地閱讀文本,教師應設計合適的學習任務,有效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比如,在圍繞“親情”這一主題開展教學時,筆者選取了《秋天的懷念》《散步》《金色花》三篇經典作品展開群文閱讀。學生由于對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較為陌生,在閱讀中容易產生情感的“疏間離”。教師不妨依據這三篇散文情感抒發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以下學習任務:1.閱讀這三篇作品,梳理出三篇作品的相關事件,挑選出感動自己的語句進行點評;2.選取三篇文本中相關事件進行朗讀,以“朗讀者”的身份分享與課文有關的親身經歷,發表自己對親情的看法;3.編印以“親情”為主題的語文讀本,借鑒三篇文章中的經典語句,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推薦語。這三個任務從散文的內容著手,讓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在感知全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生對相關語句的點評,引導其感知作者情感表達的復雜性。比如,《秋天的懷念》不僅包含母親對“我”的愛,而且蘊藏著作者多年之后對母親的悔恨之情。《散步》不僅抒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敬畏,還有對親情的責任感。
二、求同存異,提升群文閱讀的思維品質
教師在群文閱讀中需要找準切入點,有機整合閱讀內容,進行閱讀的理性表達。首先,求同存異,提升閱讀思維的深刻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同類題材、同類描寫對象中進行比較,從而探究出現象背后的本質原因。如,學習《故鄉》的時候,教師不妨將《孔乙己》《祝福》與之放在一起進行群文閱讀,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魯迅先生創作的思想、情感和語言風格。由此,學生會發現魯迅的作品帶著強烈的時代烙印,簡潔的語言中揭示出人物的個性和群體的共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從細節著手,找出這幾篇作品中人物外貌描寫的語句,分析其語言特點,進而要求學生探究魯迅如此刻畫人物的原因。
其次,確定比較項目,提升閱讀思維的連貫性。對于群文閱讀而言,單一的任務有時沒有辦法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需要設置系列化的“任務群”來形成閱讀的合力,幫助學生深入研讀。比如,圍繞“自然”這一主題,選取《昆明的雨》《春》《雨的四季》這三篇文本進行群文閱讀的時候,筆者設置了以下任務:1.自然之美,美在何處?請填寫表格,賞析每一篇作品的獨特之美,從意象、意境上進行比較閱讀;2.一切景美皆是情美。依據文本,逐一比較出文本表達的情感和哲思;3.生命超越,表達自我。生命往往在天地之中獲得升華,結合這幾篇作品,談一談你對“自然與人生”的看法。這些任務結合這幾篇作品的內容,巧妙地將“自然”這一群文主題融入進去。教師在三個任務的設置上從“這一篇”牽引出“這一群”,從景物、意境、意蘊等角度閱讀作品,由淺入深,逐步比較。這種系列化的項目任務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構建一定的知識框架,形成連貫性的思考。
三、情境設置,形成群文閱讀的讀寫共融
任務群閱讀強調讀與寫的有機融合。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為閱讀與寫作巧妙地搭建橋梁,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寫作效度,在寫作中提升閱讀高度。有效的情境可以激活閱讀思維,創意表達可以激發寫作興趣,有效引領學生從閱讀走向寫作。任務教學首先是語言教學,任務設計的本質是語言活動,但語言活動是在情境中展開的。多樣化創意表達讓閱讀與寫作共行。別具一格的讀寫情境可以讓學生有效參與寫作,發揮出個性特長。比如,筆者選取了《詩經·蒹葭》《詩經·關雎》《詩經·佳人》三篇文本,以“美麗的愛情”為主題進行群文閱讀。筆者依據三篇文本的內容設置了以下讀寫情境:1.閱讀作品,選取相關語句進行點評,體悟《詩經》的語言、內涵,并匯集為“班級微點評”;2.圍繞這三篇文本內容,為《詩經》寫一個100字左右的腰封,要求突出其特點和愛情偉大之處;3.請選取三篇文本中的一篇,將其改編為微視頻的腳本;4.選取三篇作品中的場景,為其配圖、配樂,將其改編為現代散文詩。
這種創意表達基于文本內容,又高于平時考場指令性的寫作。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容易獲得文本再度創造的新鮮感。同時,針對以上多項創意表達,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求學生選擇其中一個任務完成,這樣更有利于優化學生表達的有效度。此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表達給予一定的反饋、評價,激勵學生優化自己的作品。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方法有千萬種,但是群文閱讀在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是最佳的選擇。雖然群文閱讀教學中會有很多阻礙,但是只要教師遵循群文閱讀的原則,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工作,轉變教學理念,相信在教師的指引下,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方法,一定會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盧亞萍.初中語文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1(9).
[2]萬永翔.抗爭:人生的主旋律——選擇性必修上冊第三單元外國小說群文教學構想[J].語文教學通訊,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