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偉
摘要:作業是學科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作業的設計以及布置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教學任務,教師在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時,應該講求其作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的知識吸收狀況。在雙減背景下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進行有效優化提升,教師需要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庫,而后進行作業的布置工作。在作業布置中也要切實結合雙減政策,幫助學生減輕課下作業完成時間,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中掌握其小學數學核心內容。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數學素養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起點,由于學生的年齡階段尚小,自控力較差,對概念和邏輯較強的數學科目學習容易出現厭煩心理。在數學課程的開展中,數學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而對于學生的課下作業,教師可以通過課上時間利用趣味性的活動來完成部分作業任務,減少學生課下對數學作業的付出時間,有效落實國家雙減政策。
一、注重設計預習作業,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或者對數學下一章節以及學過章節的知識了解不充分,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效率也就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小學生由于年齡階段尚小,對舊事物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但對從未接觸的新事物更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所以為了能夠滿足對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適當的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知識預習作業,學生通過預習作業在課下時間進行完成,學生在面對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就會產生好奇心理,進而增加學生對問題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章節預習中,教師可以將課下的作業布置為對新知識的預習作業,在布置中教師需要減少學生對作業利用的時間,進而落實雙減政策,使學生在一個愉悅輕松的環境氛圍中進行新知識的預習作業。在預習作業中,教師給學生分發充滿動畫特色角的度量作業,之后讓學生先觀察教材內容的測量步驟,然后在拿出自己的量角器進行實際操作,在該過程中,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角的度量的實際操作,操作過程中,學生會產生相應的度量困擾,譬如角度量的度數與答案不相符、量角器的直線與角邊沒有比較好等問題,進而激發了學生對角正確測量的欲望,也就提升了學生在數學課堂對困擾問題的認真了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預習作業也是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激發小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進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二、尊重學生個性,優化作業設計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且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色。為了幫助學生結合數學課時完成數學練習題,教師可以結合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增強對學生基本情況的把握。在實際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對知識掌握的層次不同,教師以此為依據為學生制定符合學生自己的數學作業,讓成績優秀的學生感受到數學習題的探索刺激,讓成績中等學生感受數學作業的溫和。在作業布置中,教師布置符合學生個性的數學作業,貼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進而優化學生對該學科作業的完成質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一)》作業布置時,為了減少學生課下對數學作業的付出時間和減少校外對數學課程的培訓時間,教師旨在布置作業時要貼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學生制定難度適當的數學作業內容。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具有探索性的鏡子實物數字轉換試題,以此鍛煉學生的探索性;對于成績中下游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與教材內容相似的習題內容,讓學生對軸對稱知識點掌握達到扎實的程度;在面對較為害羞但實踐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手工作業,進而通過實踐掌握知識點內容;對于性格奔放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布置游戲探知作業,讓學生通過游戲掌握《圖形運動》的核心內容。根據不同學生制定不同且適量的數學作業,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也減少了對作業內容所浪費的時間。
三、由“教材”向“生活”轉變,注重作業趣味性
俗話說:“知識來源于生活?!睆膶W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數學作業的布置,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該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互融合,注重作業的生活化與趣味性,設計具有童趣的數學作業,激發學生對數學作業任務的完成欲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一)》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設計商場漢字打折標價的課堂作業,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的物品分別標有八五折、七五折、九五折、九折。教師挑選一名學生對其進行折扣的百分數表達,再挑選另一個學生對其表達的百分數的讀寫作業,進而鞏固學生的知識理念。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展示油菜籽的出油率為52%,問2100kg的油菜籽可以榨油多少的問題,將生活中經常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菜籽油進行作業探究,在該問題布置后,教師鼓勵學生在自己的卡片中解答,解答后教師將卡片收回,最后在核實學生答案正確性后,教師可以給解答正確的學生一枚小紅花獎勵,對回答不正確的學生給予口頭鼓勵。將教材向生活轉化,注重作業的趣味性和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互動,提升學生數學課堂的學習興致,進而在減少學生課下時間對該知識付出時間的同時也能夠有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的數學作業設計要遵循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注重其作業的實用性和價值性,利用不同的方法對數學作業進行設計,同時在設計過程中也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合理制定作業內容,從而有效減少學生在課下時間對數學作業的利用時間。
參考文獻:
[1]任喜相.“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評價新思路[J].新課程,2022(01):163.
[2]朱登峰.“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管理有效途徑[J].求知導刊,2021(51):35-37.DOI:10.14161/j.cnki.qzdk.202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