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強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經驗的不斷累積,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愈加重視。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其教育目的是樹立學生的正確三觀,并促進其健康行為、運動能力和體育品德等素質的提高,繼而讓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核心價值。在體育課堂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高,將是一個極其漫長而艱巨的過程,教師需要改進體育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時代洪流中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自身能力和個人素質。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高中體育;課堂教學;落地生根
前言:
體育核心素養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指向,不僅指體育健康、體能和技能,還包括體育規則、體育道德等。怎樣能使體育核心素養在高中體育課堂落地生根,是教師所面臨的頭等難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要樹立體育健康的觀念,結合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自主感悟核心素養價值,還需要加強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進而幫助其健全人格,推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最終達到構建高效體育課堂的目的。
一、落實“體育健康”,強化核心素養
高中體育課堂應讓學生積極參與鍛煉,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得到雙向提高。體育健康不僅是注重學生的身體健康,還需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而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體育健康不單指健康知識,更在健康行為上有所體現。體育健康知識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和提問,健康行為則需要體育教師借助課堂指導和觀察。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體驗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享受運動所帶來的無限樂趣,這也是強化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教學“雙手胸前傳接球”這一籃球技能時,有些對籃球掌握不太熟練的學生,有可能打起退堂鼓。對此,教師可以將自己融入學生籃球技能教學中,與學生一起分享失敗和快樂,并以“再堅持一下,你肯定行!”“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超越自我,成功離你不遠了!”等激勵性和暗示性的語言,來鼓舞學生堅持自己的信念。這樣學生即使感到身心疲憊,但也會樂此不疲的進行籃球訓練,保持拼搏奮進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難,完成學習目標。此時,教師再組織一場小組比賽,學生也都能積極參與。在比賽后,教師發現有一名學生為慶祝自己比賽隊伍的勝利雙膝跪在籃球上,這樣的行為是危險的,不僅容易造成膝蓋損傷,還有可能滑落后造成其他不為損傷,教師隨即再為學生講解健康常識、保健知識、運動損傷的預防與急救等在生活中的小知識。教師將心理健康、健康行為和健康知識在一堂課中糅雜在一起,以此讓學生樹立體育健康觀念,養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
二、發展“體能體技”,提高核心素養
學生的體能和體技的提高,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至關重要,體育教學的本質就是發展學生的體能與體技。任何離開體能體技的體育課堂,都只是“形同虛設”,只有學生掌握了基礎的體能和技能,才能突出體育課堂教學的良好態勢。那么何為體能和體技?體能是指在人身體活動中各器官系統機能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包括健康和運動體能。而體技指的是科學、高效的完成體育動作的運動技術和方法等,學生體技的提高,通常需要經過有效指導、鞏固要領、自主學習的過程,不斷發展學生的體能體技,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三級跳遠”教學中,它的難度在于要求學生同時完成單足跳、跨步跳和跳遠的動作,讓學生能獲得的最大的遠度。在三級跳遠的整個過程中,體能和體技的高度融合,決定了體育課堂是否收到良好成效。在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技能練習中融入體能訓練,不斷發掘學生內生動力。在起跑時教師應指導學生最大化的提高助跑速度,在跳躍時教師應指導學生扒地騰空起。在跳遠過程中,學生在腿蹬伸時要迅速,腿要積極前擺,從對整個流暢動作中感知分解動作的練習,再進展到嘗試完整性動作,這些都需要學生把強大的支撐力和爆發力集中在腿部,因此力量訓練是學生學習跳遠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導項目。體技是對學生動作方法的改進、鞏固和強化,而體能則需要對學生運動量、強度上作安排和調整,教師在教學中將體能體技二者融合教學,為高效開展體育教學打下基礎。
三、立足“活動品質”,升華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體育活動品質范圍很廣,主要包括體育活動的道德品質、訓練習慣、運動規則、意志情感以及團結精神等?;顒悠焚|是學生體育素養不能忽視的關鍵因素。如果缺乏良好的活動品質的支撐,就會導致體育課堂活動混亂無序,立足提高學生的活動品質,是升華學生核心素養的大好契機。在比賽類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借機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比賽規則教育、意志品質教育及合作精神教育等。教師應把體育的活動品質教育,貫穿在體育課堂教學始終,讓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例如,學校在進行健身操比賽時,為了班級取得優秀的成績,全部學生積極投入緊張的訓練中。學生在互相糾正錯誤動作中,也增進集體榮譽感,他們會意識到,只有每個人的動作優美、完整,才能讓集體動作看起來更整齊劃一,他們某個人的小小失誤,就有可能影響整個班集體做操效果。對此,每位學生都不怕吃苦、積極進取、同心協力。對于部分學生動作不到位情況,學生便自發組成糾錯小組,有助于他們消除動作學習障礙,并奮力超越自我。在此期間,學生難免會產生一些小碰撞、小摩擦,甚至有可能造成一些傷害。教師首先應將體育比賽活動的規范擺在重要位置;其次要教育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懂得換位思考,應做到寬容和諒解同學;再次要讓學生具有自我約束和自我修煉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步形成集體主義、團結意識、拼搏精神及規則意識等良好的體育活動品格,有力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
結論:
體育核心素養是全新的教學理念,為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指明前進的方向,同時也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兼顧學生身體素質、心理健康、體育文化及社會責任等多方面的因素,以“發展人”、“培養人”和“完善人”的角度出發,使學生樹立正確體育觀念,從更廣泛的層面多了解體育,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不斷發展,以促進學生在體育健康、體能、技能和活動品質等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嵐.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求學,2021(44):47-48.
[2]張學武.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2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