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溫嫻
摘要:基于素質教育進一步推行,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對立德樹人做到落實,同時也重視學生所應具有的核心素養的提升,從而對作業進行有效設計,實現減負與增效。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教師應站在小學生角度考慮,以核心素養的科學培養為中心對作業設計不斷優化,從而打造出高效教學模式。基于此,本文對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進行深入探討,力求將語文作業設計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策略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師必須對作業設計方式進行不斷豐富,同時確保語文作業具有個性化,使得學生能夠在作業當中對自身語文能力做到相應提升。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與個性差異,設計出具有趣味性與樂享特點的新型作業,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到不斷調動,學生才能帶著主動性參與知識探索,學生思維將更加豐盈,為學生全方位成長夯實基礎。
一、設計個性化作業,增強學生自信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必須凸顯出語文學科所具有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做到學科固本,才能將學生基礎做到有效夯實,從根本上將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做到同步提升。教師還應考慮到小學生所應具有的社會責任感,將跨學科內容融入語文作業,使得小學生潛質得到全面性開發,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成功培養。為此,教師應考慮到小學語文作業需要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做到進一步理解,而且應注重學生在課堂凸顯的個性差異,設計具有不同難度的語文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學生能夠在基礎知識的鞏固當中實現能力提升,也可以在語文作業當中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1]。例如,教師通過多向互動方式對學生真實能力做到充分掌握,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根據學習情況完成作業難度調整。成績好的學生需要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語文作業,但可以不完成基礎作業部分,得學習范圍得到擴大。教師還會在這類作業當中融入歷史與科學等知識,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而言,教師確保作業內容較貼近課本內容,同時也融入具有擴展性的作業,讓學生能夠調動自身信息能力,讓作業具有生活性與時代性。對于學困生,教師只需要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識,使其在學習上不會輕易掉隊,從而能夠緊追而上,在成就感與自信心的驅使下走出學困生行列,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形成。
二、豐富作業形式,培養核心素養
小學生的智力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教師必須重視其核心素養的成功培養,運用具有豐富性與開放性的作業將學生思維空間不斷打開,使得學生思維呈現出極強的發散性,學生才能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到解決學習問題的多條途徑,也可以更快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對其核心素養的提升帶來有力推動。那么,小學語文作業的合理設計可以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有效提升,而且學生能夠對不同語言之間的邏輯做到理清,學生才能帶著直覺思維、辯證思維成長,對其整體素養全面提升[2]。例如,在學習完《海濱小鎮》和《富饒的西沙群島》之后,教師對作業形式進行不斷豐富,走出固式設計模式,鼓勵學生參與朗誦比賽,學生會主動完成課文內容背誦,對語句當中情感做到深度挖掘,確保在朗讀過程中將這些情感進行傳遞。教師還可以在《陶罐和鐵罐》的作業設計中引導學生運用辯證思維去討論,組織辯論活動,學生會根據辯論作業內容完成辯論設計,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有效鍛煉,學生價值觀念也更加正確。在作業形式的不斷豐富下,教師以核心素養為中心,設計素養作業,同時對學生辯論結果進行評價,確保作業評價具有客觀性,引導學生在評價過程當中認識自我并敢于展示自我,學生在客觀的作業評價當中體驗成功,將知識結果成功轉換為學生能力。
三、運用思維導圖,提高作業設計水平
小學生對部分具有抽象性的語文知識理解有一定難度,在完成作業時將會遇到困難,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畏懼與倦怠心理,不利于其語文能力的有效提高,從而影響到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教師必須對小學生思維特點進行分析,對作業設計進行不斷優化,使得學生能夠在作業完成過程中形成清晰與活潑的語文思維,學生才能積極運用語文知識與技能去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從而有利于其核心素養的科學培養。為此,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對作業進行針對性創新,使得學生語文思維呈現出一定的發散性,而且腦中知識結構也在科學重構前提下凸顯出系統性與科學性,為日后各階段語文學習夯實基礎。例如,在學習完《北京的春天》之后,教師以時間線為中心,鼓勵學生完成閱讀作業。學生會以時間為導圖的中心,延伸出不同時間所對應的節日,在每個節日中又標注出節日習俗。部分學生還會在思維導圖當中巧妙地加入課文結構、寫法特點與拓展延伸等內容,使得導圖更加豐富。學生也在導圖當中增加《四世同堂》、《茶館》和《駱駝祥子》等內容,不僅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充分了解,而且還延伸出語文知識,也對作者作品有進一步認識,在群文閱讀作業當中讓思維具有發展性,實現核心素養的科學培養。
結束語:
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必須以核心素養為中心,以終身學習為設計的著眼點,從而秉承著開放性與生活化等科學原則,設計出素養作業,通過實踐與創新將作業設計模式做到優化,使得學生能夠在核心素養下的語文作業當中將個性特點全面釋放,從而將知識科學遷移,強化知識運用能力,從根本上實現“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陳麗麗,吳迪,陳少凝.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12):190-192.
[2]陳莉.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初探[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21(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