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瑜
摘要:近年來,在教學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對于體育學科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基礎性內容,田徑教學尤為關鍵,做好田徑教學訓練,能夠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身的能動性,從而在田徑運動訓練中,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核心素養。在小學田徑教學期間,教師要做好教學方法的優化調整,結合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設置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基于此,文章分析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活動的開展計劃,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體育;田徑訓練;體能
前言
對于小學體育學科來講,田徑運動屬于基礎性的體育教學活動。田徑訓練活動項目較多,教師設置田徑訓練活動項目,能夠影響到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引導學生高質量完成訓練活動,在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習積極性。
一、滲透趣味性田徑活動內容,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學生的體育訓練積極性不足,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對此,教師為了提高田徑訓練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需要整合教學內容,設置多元化的訓練活動內容,組織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學習積極性,并提高綜合素質。在以往的活動訓練中,教師往往會更加強調訓練的重要性,從而在教學期間更加注重如何引導學生完成高質量的訓練活動。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會忽視學生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也并沒有思考如何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對此,在田徑訓練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教學規劃,以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思考學生在訓練活動中是否能感受到樂趣,從而設置一系列的體育訓練活動,讓學生提高自身的注意力,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從而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
比如說,在小學“馬拉松”訓練活動中,教師可以滲透更多的趣味性內容。長跑運動是一項枯燥的運動,學生接觸長跑運動往往會產生畏懼心理。對此,教師需要做好教學設計,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可以設置接力賽,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完成。為了引導學生感受到訓練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設置障礙賽,從中設置多種障礙,讓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感受到克服障礙所帶來的樂趣。在活動中,如果某一個小組獲勝,就可以贏得一個積分,教師要做好教學活動安排,通過比賽活動的形式,融入激勵性的比賽機制,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高質量完成訓練活動。
二、制定科學性田徑訓練計劃,引導學生高效訓練
在小學田徑訓練活動中,若要引導他們高質量地完成訓練活動,教師就需要制定科學的教育教學計劃,設置田徑訓練方案。其中,教師可以設置“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訓練活動模式,引導小學生調動自己的學習積極性,科學地制定系統性的訓練計劃,從而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訓練活動,在層次性的活動中高質量完成訓練。另外,在小學體育教學前,教師要做好教學準備,要在訓練活動中設定訓練目標,設定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并在訓練活動中創新教學形式,突破教學固定框架,才能提高田徑教學模式的創新性,讓學生在有效的田徑訓練活動中,提高訓練的質量和效果。
比如說,在短跑訓練活動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訓練效果,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在教學前設定具體的訓練計劃。其中,教師可以設置變向跑、任務跑、變速跑等多元化的短跑訓練活動,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每一階段安排設計不同的訓練內容,讓學生在訓練活動中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除此之外,在短跑訓練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安排,靈活地利用好課下時間,設置相應的訓練活動,從而引導學生完成高效的訓練。
三、創新多元化田徑訓練方式,提升學生訓練質量
為了提高小學生田徑訓練的質量,如果只利用某一種田徑訓練方式展開教學,學生的訓練情況往往無法達到要求。對此,教師需要利用多元化的田徑訓練方式展開教學,設置具體的教學指導方案,應用多元化的訓練方法展開教學,有助于學生的訓練效果。其中,教師需要做好教學改革,設置分層教學模式,并依據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進行學習和提高,提高自身的體能,全面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比如說,在小學體育跳遠教學中,教師設置分層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學習訓練。其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性別劃分活動,安排男生和女生完成不同的訓練活動。另外,教師也可以設置安排具體的學習活動,科學設置分層教學,突出學生的特點,讓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成為一組,從而安排學生完成相應的訓練活動。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學科教學中,為了引導小學生在自身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教師需要做好田徑訓練教學活動設計,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程度,安排具體的訓練活動,融合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并科學制定田徑訓練的計劃,結合田徑訓練內容應用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田徑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夏捷.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的科學有效性[J].考試與評價,2021(01):3.
[2]徐小紅.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趣味田徑訓練的作用[J].智力,2020(3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