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婷婷 徐建
摘要:工匠精神是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中國成立后大量的能工巧匠的涌出,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發展。技工院校作為培養生產和服務一線技術工人的專業學校,應始終堅持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為宗旨,提升職業技能為核心,為社會提供大批量的技能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質教育便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技能,提升生產產品質量,為社會及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對技工院校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實踐與探索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實踐探索
引言:
弘揚工匠精神有利于全面打造“中國質量品牌”,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工匠精神存在與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加工,營銷產銷等各個環節,該精神追求精益求精,耐心專注,以便于創造更好的產品品質,從而做到“中國產品”向“中國質量品牌”的重要轉變,做到幫助國家質量的有效提升,有助于改善國家形象及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中國人民團結、勤勞、勇敢、奮發圖強、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令世界為之一振的,中國人的崛起,蘊含著無數人工匠精神的集合。工匠精神中的耐心,專注,精益求精,意味著開拓進取,意味著不斷創新。中華民族擁有的工匠精神是國家和民族振興的希望。下面本文對技工院校如何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及其重要性進行詳細說明。
一、技工院校的培養宗旨
《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學校要建立以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明確辦學整體方向,以合理促進學生就業創業、提高為企業及社會經濟優良服務為目標,全面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全面推進創新型的辦學模式,加強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培養,注重德技并修,實現創新發展,建設現代技術工人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高素質技能人才支撐。通過對《規劃》的充分理解可以得出加強能工巧匠的培養是完善建設現代技術工人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培養現代化國家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保障。同時《規劃》明確了今后的技工院校教學的發展前景,既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目標,又要提高人才的技能培養,即工匠精神的深層教育。
二、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指工作人員對工作崗位的熱愛以及對待職業的嚴肅態度。工作是人們基礎生活必須依賴的基礎保障,同時也是國家強盛、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愛崗敬業是一種奉獻精神,他要求每個人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遵守職業道德,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擁有愛崗敬業優秀品質的人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不斷學習,不斷鉆研。例如,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工匠之祖”魯班,魯班可謂是出生于工匠世家,在幼年時就對工匠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他人的不理解與母親的格外支持下,魯班在生活中不斷取知識,做自己想做的事,魯班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建筑工匠,隨著對于崗位的喜愛他對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細節十分關注,不斷從實踐中獲取靈感,進行工匠技藝的不斷改進與創新。其中用于砍伐樹木的鋸子發明者就是魯班,其原因是斧子不夠鋒利。發明鋸子的故事是:魯班在爬山時被山草劃破手指,魯班看著手指就想起砍伐樹木的斧子不夠鋒利,那可不可以把山草的特征進行創新改進,讓它變成較為鋒利的工具呢?魯班立即找了鐵匠,進行鋸子的創造。這正是愛崗敬業的最佳代表,愛崗敬業使得魯班成為了發明大家,為自己的人生添光增色,更是為社會的進步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職業無分貴賤,愛護自己的職業,會使得自己的人生變得崇高美麗。
(二)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是在好的基礎上要求更好,是看重細節、力求完美的精神要求。千年古國,千年工匠,我國的工匠制造了數以萬計的精美工藝品,例如:陶瓷、玉器、青銅器等。這些工藝品都是工匠們智慧的結晶,汗水的集合,是工匠們對于細節追求的整體體現。隨著時間不斷地向前推進,現代化的工藝逐漸被機械所取代,但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沒有消失,人們對于細節的把控轉變成為了對于機械誤差的范圍縮小,對于量的控制。例如,大國工匠中“高鳳林”,其精益求精的態度,能把焊接誤差完美的控制在0.6毫米以內,并能縮短焊接停留的時間。
例如,全國勞動模范“胡雙錢”,胡雙錢在1980年進入了飛機制造廠鉗工工段的工作崗位,但其實他從小就懷揣著制造飛機的夢想,雖然工作不對口,但是他依然服從工作安排,在鉗工的崗位上做了30多年,經他手生產的零件,做到了零誤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使得胡雙錢日日夜夜重復著相同的動作,并且以更高的要求執行工作,做到零誤差。精益求精使得胡雙錢成為了保障飛機制造質量的關鍵人物。從以上勞動楷模的代表中,可以深刻地領悟到,我國要成為高質量技術型的大國,不斷弘揚工匠精神與工匠精神的培養教育就是提高我國制造業水平的重要舉措。
(三)勇于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庇掠趧撔率鞘沟霉そ臣妓嚥粩嗑?,良好繼承祖傳工藝的核心理念。我國“問天一號”探測器的成功著陸,離不開海利亞集團技術團隊的重要貢獻作用,太空領域的探索是象征著國家國力的重要體現,該領域探索充滿著無法預知的危險與技術難關。伴隨著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超高速摩擦以及巨大沖力會對綠傘繩與著陸器的連接處產生極高溫,該問題的重要突破在技術團隊通過一年的日夜攻堅努力下,選擇材料40余次,經過不斷的整理與創新,創造出了一根讓中國沖向太空的繩索。擁有創新精神是支撐中國高質量制造的重要力量。創新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才能使國家變得越來越強盛,勇于創新精神是當代年輕人不可缺少的優秀品質。
(四)耐心專注
在面對學習和工作時,經常會出現不同方面的困難,在這時最需要的便是耐心與專注精神。在社會壓力巨大的當代,學生很容易養成缺乏耐心,心浮氣躁的學習及生活習慣。那專注一心的精神培養,是有效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當前的學習和工作目標中來,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完成階段性目標,最終達成目標的攻克。例如,全國勞動模范“周東紅”,1986年,周東紅進入宣紙廠做宣紙工,由于其熟練度不夠,他經常凌晨一點起床,一天超17個小時的工作,只為了能學好撈紙技術。盡管他的手已經因為長期的浸泡而脫皮潰爛,他也仍然耐心專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周東紅的不斷努力下,其撈紙的正品率達到了99%。并且周東紅的目標是將這已經存在了千年的工藝一直傳承下去,這耗費其一生的耐心專注的工匠精神,使得傳統工藝得以繼承和發揚。
三、技工院校培養工匠精神的意義
技工院校有關于工匠精神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在未來社會的整體競爭力及基本素質,加快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并使得學生具有高度的愛國情懷。伴隨著現代化社會的高速發展與新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于各行各業的要求逐漸提高,對于生產質量、服務質量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加,工匠精神的培養是使得學生在未來時代站穩腳跟的有力幫助,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有著正向積極作用。工匠精神在學生的,思想中扎根會樹立起學生對于職業的敬畏感,對工作認真,執著負責的態度。使得學生為不斷推動質量大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例如:廣西機電技師學院“鄒火軍大師工作室”的建立,該工作室的建立是為學生打造學習榜樣,切實體會工匠精神的重要建設。在大師工作室的帶領下,該院校造就出了顧林,葉俊林等一批具有精湛技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使得其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了不朽的業績。
四、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的培養方式
(一)樹立優秀精神楷模
其一是教師以身作則,以自我為榜樣,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不斷融入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基本內涵,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產生對工匠精神的認同感,信服感。并且教師在工作過程中,要以嚴格的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從而做到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言傳身教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及發揚的重要方式。
其二是通過中國歷年的著名工匠精神楷模的事跡宣傳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工匠精神之美。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開展著名工匠系列演講,讓學生自覺地發現工匠精神的魅力。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以小組的形式分析討論選出最優的精神代表進行公開發言??梢哉f,學生們選出的最好的代表是對學生擁有著最大影響,最大渲染能力的代表人物。通過演講激發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自我認知,讓學生們,通過別人的人生態度來進行自我人生的思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問題,會不斷拓寬學生的眼界與思維模式,幫助學生以創新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發展與變化,這更是一種工匠精神的培養。
(二)優化基礎課程
在課程中加入工匠精神的培養目標,對課程進行詳細系統的優化,突出學生職業選擇的特點,可以加強就業指導課、校園文化節等活動的工匠精神的宣傳作用。例如,技能大賽的舉辦。選擇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地區進行競賽的比拼,讓學生通過實踐來加強弓箭精神的整體素質教育。在競賽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技能中的不足,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職業榮辱觀,自豪感。在未來伴隨著我國實力的不斷增強,弘揚工匠精神以及職業院校的工匠精神培養是提升中國質量的重要舉措。
結束語
工匠精神是人類自發的內在品格是出于對于完美的追求,精益求精的人生態度以及不斷的創新探索,是內在德性的表現。工匠精神是時代精神的重要表現,技工院校要重視對于工匠精神的培養,為國家培養出品德高尚并積極投身于創建中國強盛未來的技術型、奉獻型人才。繼承發揚、改革創新是中國社會發展不斷向前進步的潛在規律,工匠精神在其中所發揮的推陳出新的作用,是使得中國人才血液源源不斷的精神瑰寶。
參考文獻:
[1]湯亞鈺.技工院校班主任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實踐路徑探索[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5):44.
[2]車太杰.技工院校培養工匠精神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10):151-153.
[3]劉勝春.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研究[J].科技風,2021(28):158-160.
[4]張琳琳.淺談加強技工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路徑[J].作家天地,2020(05):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