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均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一直以來都貫穿于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當中,是旭升必須要擁有的基本素質之一,是促進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受到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的影響,教育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轉變,為促進教育教學事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本文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要研究對象,著重對后疫情時代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策略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愛國主義教育;語文教學
前言:
語文教學不僅需要集中在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教學上,更重要的是借助語言文字作為載體,通過語文教學來引導和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從而讓學生能夠形成積極、正確的看待各種事物的認知觀念。愛國主義教育是語文學科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對后疫情時代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傳承策略進行分析,能夠為促進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以課本教材為基礎
高中階段語文課本教材中選取的文章是符合高中學生發展規律的,愛國主義教育在課本教材選取的文段中有明顯的體現。要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教師首先就需要從課本教材入手,選取教材中一些能夠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觀念的文章,讓學生能夠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學習過往先輩的愛國行為,在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1]。例如,《游褒禪山記》、《蜀道難》、《滕王閣序》等不僅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也有大量對祖國各地美好景色的描寫。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時,可以借助文章細膩的描述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欣賞美景的過程中,也能夠逐漸培養對祖國山川景色的熱愛之情;《逍遙游》、《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等文章能夠反映出我國歷史在文學、軍事、政治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并通過燭之武、荊軻等鮮明的形象,在學生眼前呈現出幾千年前的歷史生活;《離騷》、《沁園春·長沙》等則通過文章來讓學生感悟屈原、毛澤東等前輩的愛國行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依據這些榜樣的力量,能夠有效達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目的。
二、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
后疫情時代對教育教學事業產生的最主要的影響,就是網絡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現階段,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依靠網絡來實現線上教學,還可以通過直播互動等形式來進一步探究更適合不同學科的教學方式。在后疫情時代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有意識的進一步擴大這些現代化技術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教育教學資源和渠道等現代化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以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2]。而從高中語文科目的教學性質來看,應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學課本文章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形式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為學生呈現更加全面的、具象化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語文知識,在學習中逐漸形成愛國主義的認知和意識。例如,教師在教學《荊軻刺秦王》這一課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影視資料片段,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中描述的場景,讓學生能夠對荊軻這一人物形象有更立體的認知,在挖掘荊軻身上所具有的愛國行為和情感之后,達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三、聯系生活實際
愛國主義的教育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本當中,同時也需要能夠融入到生活當中,才能夠更好的滿足愛國教育的要求。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內容,將課本教材與當前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熱點話題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將文章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愛國精神應用到生活實際問題的處理當中,讓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并逐漸形成愛國主義的情感和價值認知。舉例來說,教師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這一課時,將文章中燭之武所面臨的困境當前世界發展的情況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國家強大才能夠有話語權,在激發學生民族自信心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適當進行課外延伸
語文教學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無論是語言文字的積累還是表達能力的鍛煉,都需要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前提。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課本教材的內容適當的補充知識,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各種知識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態度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有效提高愛國主義教育教學的效果。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國誕生了許多具有深切的愛國情懷的仁人志士,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組織設立一個以愛國人士的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尋找能夠體現愛國情懷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并讓學生在活動中對搜集到的故事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達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目的。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觀念具有重要的作用。結合后疫情時代的發展情況來看,高中語文教學的方式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增添了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立足于課本教材,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加強語文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并做好課外延伸,發揮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價值觀念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周子琰. 在語文課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J]. 文學教育(下),2022,(03):180-182.
[2]吳念斌.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 文學教育(下),2021,(10):168-169.E9E31B2C-2B6E-406C-A340-551F4A9B1E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