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要:環境監測的具體要求是依托先進的專業化測量儀器,依法對大氣環境進行科學、實時的監測,從而有效掌握監測區域空氣中各種成分的監測指標變化情況。環境監測系統主要適用于對大氣的實時監測,能夠對各種異常大氣成分指標進行持續、有效的跟蹤和預警,能夠快速分析和找出形成污染現象的物質來源和原因,為其他相關責任部門及時制定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提供直接、有效、科學的依據。為了有效地提高環境監測能力的整體有效性,本文針對當前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提出一些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大氣污染問題;環境監測;應對策略
引言
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治理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全面防治大氣污染問題,需要對空氣質量和環境狀況進行長期有效的監測,通過系統科學、客觀的環境數據和分析手段,逐步制定和總結大氣污染控制和治理的綜合對策,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此外,相關企業和部門應不斷探索和創新環境污染的監測和分析技術,為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管理作出貢獻。
一、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分析
(一)大氣污染來源
目前,中國的空氣污染狀況主要受人為污染因素的影響。首先,隨著城市交通行業的發展,大量的汽車尾氣被排放到城市空氣中,這些尾氣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物質,也大大降低了大氣的空氣質量。其次,過度依賴煤炭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隨著日常生活中的煤炭的過度使用和燃燒,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對人體也產生了很大的危害。最后,工業廢氣的過度排放也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原因。為了進一步追求社會經濟利益,促進一些地方企業的良性發展,地方政府對一些造成嚴重大氣污染的生產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此外,一些企業在大風或暴雨天氣長時間集中生產和排放污染氣體,導致污染現象非常嚴重,而在惡劣的天氣下,也導致監測效果受到更大限制,這些現象無疑將造成我國大氣的進一步污染。
(二)我國大氣污染現狀
目前,中國的空氣污染仍然非常嚴重。很多懸浮顆粒物排放非常嚴重甚至超標。全國霧霾濃度仍呈明顯上升趨勢,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嚴重安全隱患。此外,中國西南部的酸雨現象越來越頻繁,西南大部分的流域逐漸成為酸雨區。酸雨帶的迅速形成將對大氣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和損失,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
(三)大氣污染成因
空氣污染物的含量越高,越能證明空氣污染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給國家的整個經濟和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后果自然會越來越嚴重[1]。因此,造成哪種程度的環境空氣污染,不僅取決于大氣環境中各種污染物和有害化學物質的排放,還與大氣的高度、氣象、地形環境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各種有害的物質排放到大氣中時,有害物質隨著風四處飄散,有害物質會在大氣中迅速的擴散開來。如果各種有害的環境污染物排放進入大氣,一遇到大風天氣,這種污染物擴散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擴散范圍會越來越廣。相反,風速越低,有害污染物的擴散速度越慢,擴散范圍越小。但是,也不是說風速越小危害就越小,因為一旦逆溫層污染物在大風中開始向該區域集中,就會在這個區域內逐漸重新集中,再次對這個大區域造成更嚴重的大氣污染。此外,隨著下雨天氣的持續穩定降水,大氣中的污染物也會隨著雨水落到池塘、土地、人們的身上等等,對社會環境和人體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對社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影響和生態污染。
二、建立智能化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平臺
在區域空氣質量實時監測和預警方面,地方區域環境監測系統應積極考慮引進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先進成熟的網絡系統和信息技術,建立環境網絡監測平臺,使其能夠與地方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充分融合,使該平臺不僅包含區域空氣質量變化監測的功能,還可具備空氣質量實時跟蹤、監測信息實時上傳等業務功能,簡化區域環境監測站業務整體操作難度,優化地方環境監測業務管理整體方法,提高空氣質量測量精度[2]。同時,數據平臺系統還應具備一些相應的先進的氣象科學數據計算方法,能夠充分結合我國地方實際空氣質量狀況的實際變化和狀態,預測和計算地方實際空氣質量水平的最新發展和變化趨勢,快速、準確、及時地反映各地大氣環境水平的實際變化趨勢,為環境監測站和環境保護人員提供客觀準確的大氣數據。為當地政府制定和完善相應區域的空氣環境保護規劃體系提供更加堅實有利的信息基礎,促進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環境的整體改善。
三、完善重視環境監測制度
相關政府機構必須真正認識到加強綜合環境監測活動對保護當地人居住環境的積極影響,并應繼續更加關注政府部門的空氣污染控制監測行動。環保監督管理部門也需要依法明確地方鄉鎮環境監測的任務現狀,明確地方環境監測站人員在日常工作環境中面臨的具體問題,在保證原有職能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監測相關責任制度,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各級環境監測站和日常工作的監測效率和工作質量。促進相關人員依法按照相關環境監測責任制認真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及時、快速、有效地完成各自的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提升對大氣環境日常監測的監管效果。
四、大氣污染環境監測工作規范化
規范完善的空氣質量管理自動化系統不僅能有效促進企業大氣污染環境質量監測人員工作效率的進一步鞏固和提高,還能持續有效地提高現場環境監測系統流程的工作質量,促進綜合監測過程的工作質量并進一步達到國際標準[3]。目前,從大氣環境重點監測單位的質量管理來看,雖然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明確有相應的驗收操作程序和規則的要求,但鑒于實際項目實施和運行過程中核查工作往往沒有逐一落實,監測項目的效率和評價遠未達到預期目標。只有逐步實現標準化管理,完善監測流程,提高管理質量,進一步提高監測準確性,只有這樣,大氣污染環境的監測工作才會變得越來越規范化,對我國的大氣環境保護工作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在城市大氣污染監測的管理過程中,相關管理部門應特別注重加強信息管理服務和機制建設,提高對空氣質量和環境問題防治的重視程度。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利于促進環境發展,提高我國環境監測領域的整體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文建.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與處理策略[J].清洗世界,2022,38(01):103-105.
[2]魏志良.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與應對[J].化工管理,2021(35):37-38.DOI:10.19900/j.cnki.ISSN1008-4800. 2021.35.019.
[3]余芳華.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與處理策略[J].清洗世界,2021,37(0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