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摘要:就小學數學學科而言,學生和教師的全面發展中都應具有較強的理性思維能力,這在理性思考方面起著明顯的作用,學生在學習數學科學知識時應提高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在新課程改革時代,數學學科的小學教育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突破創新思維的意識,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培育小學生的理性思維。本文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以“圖形與幾何”的課堂為例,分析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數學;圖形與幾何;學生;創新意識
小學數學學科的教育中,要求學生應具備創新思維,發展創新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與發展,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師加強實踐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具有獨特魅力的課程,因為數學的解題思路、解決問題的辦法具有多元性,人們可以站在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審題、解題,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化中,從小學階段就培育學生創新的觀念,有助于學生未來成為創新型人才這一目標的實現,確保學生在未來走向社會時,具備較強的個人競爭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小學數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主動性,可以充分地利用該學科的本質優勢,對學生的數學空間思維進行培養,形成導向作用,可以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主動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科素養。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持續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都受到了教師的關注,學生們在自身人格特點的不斷建設和完善中,適應社會的大環境,為未來的學習成長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小學生實現數學理性思維發展的基礎,也是教育者落實素質教育要求的必要環節,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思維發展[1]。
二、立足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一)創設課堂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打造問題情境,可以使學生們在課堂中激活內在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強化創新意識,特別是小學生的年齡小,對生活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在問題的驅動作用下,學生將會激活內在求知欲,提高創新探索的能力。以北師大版教材中“圖形與幾何”的教學為例,本節課學生要鞏固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通過空間想象,來解決實際問題,認識數學實用知識與生活的內在聯系,培養積極的數學感受。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問題并導入到課堂上,讓學生們通過對生活情景的探究、思考,理解圖形與幾何的有關知識,例如教師提出問題“車輪為什么生產成圓形?”,學生計算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通過思考和分析,得出“在平面上圓形的滾動較為平穩”的結論。教師利用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們思考知識,學生融入到問題情境、生活情境中,將會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識,激發內在的創新觀,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引進分層分組理念,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每一個學生都是數學課堂上具有獨特性的個體,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學習水平不同,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要將學生合理分層和分組,將分層理念小組合作的理念引進到課堂上,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關注學生們的個體學習和發展情況,重視學生們身心發展中的個體差異性,用分層次的理念,將學生們劃分成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們布置自主探究式的任務。用該策略,引導學生們對數學的知識進行探究,形成自主發現數學知識的觀念,對數學知識點的共性、差異性進行自主的總結,學生們之間相互探討,將會摸索出多種解題思路。在彼此的協調、互助、批評指正中,學生個體大膽的突破思維局限性,在新穎的角度思考問題,形成探究意識、質疑精神、創新精神,通過推理、判斷。在“圖形與幾何”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遵循著合理分組的原則,,使學生小組之間形成互補關系,以此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整理能力和互相交流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小組的對不同形狀的幾何體圖形的觀察角度和位置進行判斷,例如圓柱、球形、正方體、長方體等,利用小組之間的限時比賽,引導學生們在小組中相互協作,在新穎的角度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強化創新意識,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增強自身創新能力[2]。
(三)發揮微課助力功能,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要求教師以生為本,由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思考,最大限度地發展創新意識、邏輯抽象思維,教師可以引進微課教學法,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動靜結合的教學形式,協助學生們在直觀、生動的視頻中,掌握知識,內化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圖形與幾何”的有關知識點,將知識分解,劃分多個不同的教學目標,制作精美的微課視頻,例如,培養學生的初步空間觀念,教師可以將幾何體圖形和生活中的幾何體制作成一個微課視頻,控制時長在5-8分鐘內,再結合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將生活中的情景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們觀看、對比。在多媒體課件展示和自主觀看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會了解微課視頻中所傳輸出的知識要點、知識難點,更加透徹的理解“圖形與幾何”的有關知識,在頭腦中形成想象力空間感,了解圖形,拓展知識視野,思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具有的工具性,掌握數學應用性特點,激發內部學習熱情,提高創新意識水平[3]。
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學科教育,教師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有效的培育,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并不是在朝夕之間就能夠實現教育目標的。小學數學教師要端正態度,堅定信念,對數學教學的課堂進行創新,借助“圖形與幾何”的課堂,引導小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和縝密的思維思考能力,將新舊知識相互銜接,培養學生們開拓創新能力,在舉一反三中發展創新思維,提高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康新.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9):80-81.
[2]李建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研究[J].智力,2021(16):109-110.
[3]杜秀清,許聘聘.小學數學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路徑研究[J].好家長,2021(2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