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園園
摘要: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經濟的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中電子商務的發展呈急劇上升的趨勢,隨著國家制造也發展,電子商務也走進了工業發展中,工業發展也在不斷的嘗試涉及到電子商務的領域。現如今市場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加,客戶的需求逐漸的多樣化,因此在制造業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的挑戰,目前多數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給予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更多的關注以及研究。對于中小造業企業來說,更是需要將核心競爭力的培育作為重中之重,充分意識到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深入剖析自身在核心競爭力培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從而制定相應的培育策略,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互聯網+;中小企業;核心竟爭
引言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為典型特征的數字經濟快速興起,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需求日益呈現個性化、多樣化的數字經濟時代,通過傳統貿易的規模效應獲利已經難以滿足時代訴求,以平臺化、個性化、普惠化等為典型特征的全球數字將逐漸成為數字化貿易,通過數字通信進行商品和服務的買賣以及資金的轉賬,搶占數字貿易的制高點對于更好地發揮貿易驅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市場對工業電商的關注熱度持續攀升,已經形成一大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商業模式的工業電商企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業電商企業在加快工業企業供應鏈協同、促進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線上采購平臺、供應鏈金融等服務為中小企業節省采購成本,縮短采購時間,實現供需即時對接。作為變革傳統工業品交易的新模式,工業電商正在從即時交易延伸到生產全生命周期的供應鏈協同及生產性服務,有助于工業互聯網的生態構建,是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的有效抓手。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概述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其核心競爭力指的是企業維護競爭優勢的根本。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促進企業長久發展、獲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關鍵能力。在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既要保障企業穩固的立足也要兼顧企業長治久安的發展,與此同時,對于整個市場環境來講,也要保障市場競爭中的求同存異,避免在行業內部發展中有惡性競爭問題的出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是由多個部分構成,也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因此要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知識技能等方面想結合。
(二)“互聯網+"的相關概述
在實際經濟發展中,互聯網+并不是單單將互聯網+各個傳統的行業,而是借助信息技術的相關平臺,使得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相結合,讓互聯網與各個行業實現深度交融,從而構建出新型的社會形態,借助互聯網的優化與集成作用來配置社會資源,互聯網的創新成果可以與社會的各個領域、經濟相融合,從而發展成以互聯網為基礎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形態。
總的來說,工業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改變了傳統的工業貿易方式,推動著工業貿易的互動交換、資源共享與商業模式創新④。在此過程中,工業電子商務降低了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門檻,增進了中小企業匹配市場需求的效率,提高了中小企業履行交易合約的能力,使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提高。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高是增強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前提①。作為數字貿易的重要參與主體,中小企業的發展在數字貿易強國建設過程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核心競爭力被認為是中小企業在競爭不斷加劇的環境下保持競爭優勢,從而持續獲得盈利和保持自身發展的關鍵。
二、“互聯網+"背景下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競爭力路徑
(一)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一是通過產業集群和核心企業帶動,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二是大力引入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服務商。三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標桿示范項目,帶動傳統產業中小企業開展智能化轉型升級,發揮示范項目在行業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四是暢通融資渠道,提供數字化轉型資金支持。五是優化數字化、智能化公共服務,大力培養數字化、智能化人才。
(二)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機制深度融合
現階段,學術界開始加強對企業文化的研究,諸多企業也開始將重點放到了對企業文化的建設上來,開始積極地進行企業文化的探索。但是其企業文化的建設并未考慮到與企業管理機制之間的關系,而是模仿其他企業,一味地進行制度抄襲,在抄襲過程中未能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完善,沒有將企業文化真正地融入到企業制度之中,企業文化未發揮實際作用。因此需要從細節和小事入手,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需要注重員工訴求,加強、加深與員工的溝通和交流,結合員工和管理機制的實際情況來制定企業文化。例如,結合企業自身推出產品的特點、產品的定位、產品銷售的渠道、員工的群體特點、公司的管理體系中的優點與不足等,制定出符合企業自身形象與定位的文化,才能使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體系相得益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企業的管理機制融合到一起,產出更多的價值,提升其市場競爭。
(三)建立激勵機制提升競爭力
在企業基本完成企業文化的構建之后,其學習力開始發揮作用,因此需要建立更為完善的保障機制來保障其學習力能夠切實轉化為技術創新與市場競爭力。因此需要建立完善激勵機制來保障企業文化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展現到市場中,這就對企業的管理者提出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創新力的提升方面,企業的經營者應當積極地進行探索,善于發現新知識、運用新知識,通過學習力來開發新的產品、應用新的技術,并輔以制度性的員工集體學習、新技術研發的補貼獎勵、企業文化的培訓、晉升空間的給予等,才能夠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抓住市場機遇,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中小型企業質量參差不齊,亟須工業電商平臺管控交易
工業商品種類繁多,且中小微企業眾多,受限于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能力,企業質量參差不齊。需求方難以分辨供應商的產品質量、服務能力、企業信譽等,供應商對于需求方的信用等級也缺乏認知,需要工業電商平臺對企業進行遴選、評級、管控,保障供需雙方利益不受損害,提高交易質量。
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與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中小型企業發展迎遇新的挑戰,因此中小型企業可以借助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多維度構建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戰略深度融合、企業文化建設與管理機制深度融合、建立激勵機制提升競爭力等路徑,加快工業企業供應鏈協同,作為變革傳統工業品交易的新模式,工業電商正在從即時交易延伸到生產全生命周期的供應鏈協同及生產性服務,有助于工業互聯網的生態構建,是工業互聯網平臺落地的有效抓手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曉原.雙循環戰略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分析與提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6(02):1-5.
[2]許瑩.以先進技術創新 提升企業競爭力[J].現代制造,2021(08):7.
[3]陳文超.戰略績效管理對企業競爭力提升作用研究[J].人民論壇,2021(16):88-90.
[4]韓立巖.數字賦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J].創新世界周刊,2021(06):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