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與改革活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地理教師開始運用豐富的影視資源來構建更加高效、多彩的地理課堂。地理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突出學生的學習核心需求,著重優(yōu)化信息化教學活動,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效率。文章主要針對如何利用影視資源來構建多彩的高中地理課堂進行探討,同時提出具體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影視資源;課堂教學;多彩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1-016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1.053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地理教師應對地理學科的教學資源進行實踐開發(fā)和利用,同時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豐富的影視資源能夠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相應的幫助,因此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多媒體、手機等來對教學資源進行多維度呈現。地理教師可以采取動態(tài)效果的方式將地理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地理事物、地理現象緊密結合,讓學生獲得聽覺信息和視覺信息,使學生在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的過程中,同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然而現階段,影視資源的利用效率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如何利用影視資源構建多彩的高中地理課堂仍然需要廣大地理教師和學生進行密切的交流、探索。
一、利用影視資源構建多彩的高中地理課堂應遵循的若干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高中地理課堂的主角是高中生,教師所進行的備課活動及教學活動的主要服務者也是學生。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核心需求來搭配影視資源,充分挖掘影視資源,這樣才能提高影視資源的運用效率。高中地理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影視資源的導入時機、具體題材、具體內容。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以更好地鞏固實踐教學成果。
(二)實效性原則
利用影視資源的初衷是構建多彩的高中地理課堂,同時提高教學整體效率,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學科核心知識和技能。因此,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與研究活動時要遵循實效性原則,注重提高影視資源的運用效率和使用水平,這樣才能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依托地理課本和影視資源進行更加高效的教學活動。
(三)時效性原則
任何學科的教學活動都會有一定的時效限制,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應當圍繞地理環(huán)境、社會人文、歷史文化的變化而進行。教師在調整和導入影視資源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相關內容的時效性,不能用陳舊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變化,也不能用陳舊的眼光來挑選教學素材和影視資源。教師只有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和自然科學研究的前沿成果來選擇相關的教學素材,才能更進一步地提高地理課堂的構建效率。
(四)整體性原則
在運用影視資源構建多彩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整體性的原則,從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看待教學資源的實踐運用活動以及高中地理課堂的構建活動,這樣才更有可能提高構建效率,保障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需要考慮地理課堂教學的全流程,考慮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確保環(huán)節(jié)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以及地理技能實踐的水平。
二、合理利用影視資源,構建地理教學情境
情境式教學可以讓學生產生更加直觀的印象,對地理學科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有清晰的認知。地理教師在構建豐富多彩的高中地理課堂的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影視資源,構建地理教學情境,開展情境式教學,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運用,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視頻短片,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教學情境中,視頻短片可以是紀錄片片,也可以是影視劇。與此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意識,地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搜集更多的影視資源,可以是自己喜愛的綜藝節(jié)目中的片段,也可以是自己曾經看過的電影、電視劇中的橋段。學生可以自己動手進行適當刪減,然后帶到課堂上來和大家一同分享。師生共同努力來構建地理教學情境,為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此基礎上再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如“深秋時節(jié)地里的莊稼為何最容易凍傷?”“人口流動有何特征?”“資源枯竭型城市有什么特征?”“人口老齡化有什么危害?”學生在觀看影視劇橋段的過程中就會進入教師所精心營造的教學情境中,思考并尋找正確答案,并且也會思考問題的本源,和教師一起提高影視資源的利用率。學生的好奇心由此得到了調動,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堂也得以順利構建。
三、觀看主題教育片,開展貫穿式教學活動
所謂貫穿式教學模式是指從某一個案例或事件入手,完整地講述貫穿一節(jié)課中全部知識點的模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總結與歸納能力、實踐探究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用于貫穿式教學活動的影視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很多都和地理學科密切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某欄目某一期的節(jié)目作為例子,將本節(jié)課所有的知識點融入和添加進去,讓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歸納整理,師生共同努力完成貫穿式教學活動。主題教育片的導入可以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與探索活動更加深入,學生可以從教育片中學習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并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觀看主題教育片,借此機會觀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尋找學生存在的一些學習問題和漏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學習和探索活動。對于具體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更多的討論,這樣既可以深化教育主題,還能夠提高貫穿式教學活動的效率。
例如,央視有大量的地理主題類的欄目,如《地理中國》《致富經》等紀錄片。教師可以借助電視欄目《致富經》或《生財有道》中的一些關于農作物種植和推廣的視頻,帶領學生進行實地探究活動,探討農作物的種植環(huán)境、品質等。然后教師將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鑲嵌,組織學生對自然災害防治、病蟲害防治、氣候因素變化等相關的內容進行探討和分析。師生共同對當地的水分、光照、土壤條件、地形條件等進行分析,根據我國農業(yè)區(qū)位來進行實踐探究工作,從而有效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不深入、師生交流不密切等問題。在影視資源挑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宜的素材。地理教師還可以將更多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選擇相應的內容,并帶到課堂上來進行分享,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有助于師生共同構建多彩的地理課堂。
四、注重加強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
地理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是十分緊密的,學生學習地理的目的并不僅僅是提高考試分數,而是將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于現實生活之中,做到學以致用,加強理論學習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高中地理教師要將情感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學習態(tài)度,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充分意識到地理課程對于個人成長的作用,以及學習地理知識、傳承地理學科文化對于學科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教師應當在此基礎上確定課程教學的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知識點,掌握基本原理,借此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資源觀念、人口觀念等。高中地理教師要將情感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運用PPT、教學插圖等進行講解活動,運用一些影視橋段或者宣傳片來加強情感教育。地理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衡量環(huán)境保護和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探討氣候和政治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多彩地理課堂的構建效率。
例如,在講解《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調發(fā)展》中的環(huán)境問題、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時,學生需要通過自主性的探索活動來理解其含義。教師可以先播放關于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公益廣告以及宣傳視頻、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新聞視頻等,讓學生了解到臭氧層消失、冰川消融、全球變暖、物種滅絕等現象的內涵及影響,進而讓學生探討每個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時所承擔的責任以及中國在全球環(huán)境治理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資源觀念、發(fā)展觀念以及學習觀念。此時,影視資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也變得更加深入和高效。
五、開展任務驅動式教學活動,構建高效地理課堂
在利用影視資源進行教學時,一些學生的參與度較低,只是按照教師的指導來開展實踐探究活動,自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難以有效調動,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表現不佳。為了進一步提高影視資源的利用率,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考慮開展任務驅動式探究活動,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影視作品或者宣傳片、紀錄片。教師應根據學生時間的分配情況、課文內容等來布置實踐探究任務,鼓勵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合作和交流,將具體的探究情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分享,從而構建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堂。教師在設計任務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需求,控制任務的難度,同時要讓實踐探究任務和課本教學內容有密切的聯系,便于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的高效遷移和無縫銜接。教師應當從最近發(fā)展區(qū)間理論出發(fā),確定任務的難度和具體的形式,避免難度過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難度較小使學生產生輕視心理。地理教師應當及時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調研,并形成數據表格,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總之,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當具有前瞻性,對于教學任務的安排工作應當進行積極優(yōu)化。
例如,在對《城市和城市化》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地理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與中國近年來城鎮(zhèn)化建設以及鄉(xiāng)村振興有關的視頻,組織學生集中觀看,讓學生對城鄉(xiāng)發(fā)展、城鄉(xiāng)面貌的變化等進行更多的探討。然后教師再布置一些實踐探究任務,如了解本省人口的分布情況以及遷移情況,了解本省在城鎮(zhèn)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探討進一步優(yōu)化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的空間結構的策略,以及區(qū)域文化對城鎮(zhèn)化建設的影響,等等。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實踐探究,可以利用計算機、手機在網上尋找相關的教學視頻和電子材料,這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影視資源的利用率。
六、開展課堂教學評價,鞏固影視資源運用成果
教師在利用影視資源的過程中會取得一系列的實踐教學成果,此時如果可以和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和互動,并且開展一定的課堂總結工作,就可以極大地鞏固影視資源的利用成果,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分析影視資源運用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形式對于地理教學課堂中所運用到的影視橋段、圖片資源、背景音樂的使用情況等進行評價,并給出相應的評語。最后由教師進行綜合性的點評,對于細節(jié)問題進行探討,如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是否高效、影視劇橋段的播放時間是否過長、影視資源和課本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是否密切等,這些都是評價的內容和標準,都可以對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堂的構建工作形成重要的補充。地理教師也可以進行一些隨堂測驗活動,使學生通過課堂測驗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對全體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肯定,同時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給出一些批判性的建議。這樣可以切實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及討論活動的參與度,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主觀意識。教師也要組織學生對自己的備課情況、課堂氛圍的營造情況、組織環(huán)節(jié)和鏈條的優(yōu)化情況、與學生互動的評價情況等進行深入探究,及時引導全體學生鞏固影視資源運用的成果,共同探討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和學習目標,從而使學習成果更加顯著。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師利用豐富的影視資源和信息技術資源來構建豐富多彩的高中地理課堂,能夠取得有效的教學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地理學科核心思維的培養(yǎng)效率。教師可以從影視劇中搜集和地理學科相關的橋段來進行課堂導入活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和鞏固活動,布置影視資源搜集作業(yè),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密切。地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在接下來的地理教學實踐探究中,教師應將構建多彩的高中地理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來確立教學流程以及影視資源的導入時機、影視資源的收集模式,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舒頂娟.利用多媒體資源,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J].數碼設計(上),2018(3).
[2] 潘陽冰.影視資源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4).
[3] 秦貞玲.利用互聯網建構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9).
[4] 杜曉宇,褚麗娟.綜合思維視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學問題與策略淺析[J].山西青年,2021(18).
[5] 趙爭艷.在高中地理課堂運用項目式學習的實踐探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9).
[6] 王海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J].當代家庭教育,2021(25).
作者簡介:雷彬峰(1986.2— ),男,漢族,甘肅會寧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