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梅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外,還要在課堂上運用提問的方式來與同學們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加強了語文教學的效果。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現狀進行了簡單的剖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引言
課堂提問的水平與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精心的設計和安排問題,不但可以促進教學的質量,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平等交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加大課堂提問的比例,逐步突破難點,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使其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教材的要求,認真地安排問題,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在思考的時候組織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但在教學中,教師在提問方式、提問時間、提問目的等方面都有一些欠缺。
(一)教師對課堂提問的關注不夠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系統還不夠完善,難以快速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影響了課堂提問的教學效果。同時,一些教師對課堂提問的教學方法不夠重視,過分注重自己的體驗,忽略了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沒有設定適當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常常局限于老師的指導范圍,這樣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其次,部分教師在實施課堂提問時,常常受到傳統的教學方法的制約,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并未根據實際學情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形式化的提問缺乏實效性,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和探究的熱情。
(二)輕視學生的真實需要
目前,一些老師在教學中增加了課堂提問的比例,但對課堂的內容和時間的掌握卻不夠科學,無法有效地調節課堂氛圍,同時也會影響到老師講課的進程,妨礙學生創新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設計與編排問題時,多采用封閉式的問題,老師用預先設定的標準答案來測試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能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定與理解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形成。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提問的設置與安排缺少啟發,導致學生對文章的領悟與感觸很少,而封閉問題的設置又會影響到學生的能力。同時,學困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學習困難,忽視了不同水平的學生對新知識的接納。因此,一些老師在設計、編排問題時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要,而困難程度較高的問題也會讓低年級的學生產生反感、抵觸心理,從而影響到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因素
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實現知識和技巧的傳授,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進行科學的提問設計,不但能明確教學的方向,而且能起到引導、調節教學氛圍的作用。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獲得較高的語言能力。
(一)課堂提問時間的安排與設計
良好的課堂提問不僅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渴望,而且要使學生從輕松、平靜的狀態進入到緊張的氣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提問的時間安排與設計。首先,在課堂上,老師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對新知識還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尋找自己無法理解的東西。其次,老師講完了新知識之后,要有效地運用時間提問,使學生能有針對性地思考、總結,在不斷地探究與研究中,使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提升,使新知識得以重溫,進而二次思考,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二)課堂提問的視角
對小學生來說,科學的發問方式不僅能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而且還能與已有的知識水平相結合,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識,進而提高課堂提問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從課堂提問的視角出發,盡可能地為不同水平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讓他們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自信。“滿堂問”不但會造成課堂氣氛過熱,也會導致教學目標的偏差,過于輕松的教學氛圍會讓教學走上一條混亂的道路,讓學生的思想像 “野馬”一樣失控,對提高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影響。
三、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實施措施
(一)營造問題情景,強化問題導向的形象化
傳統的語文課堂提問形式多是“一問一答”,題目與答案的編排與設計大都是以老師的教學經歷為基礎,長期下來,既忽視了問題的最終目標,又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妨礙了課堂的充分發揮,影響了全體同學的全面發展。為此,教師要在課堂上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并將課程與教材的內容相結合,設置開放性、創造性的題目,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能夠增強他們的思考能力。另外,在教學前的準備階段,教師要認真研讀主題,科學地設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用易于理解的方式提出問題,這樣可以增強師生的交流,同時也能使學生強化和記住重點知識,使語文課堂的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二)提高課堂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提問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要科學地設定問題,以回答問題、解決問題來刺激學生的思考,但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成長狀況、學習規律等因素來設定與自己的層次相適應。有效的連貫問題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使用方式,而且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逐步地提升他們的語言素質。其次,要改變教學觀念,注意引導、啟發學生。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老師大都是單一的“灌輸”方式,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長期下來,不但喪失了自己的思維能力,也失去了學習語言的興趣。而科學的安排與設計課堂提問,能讓學生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使他們不需要依靠老師和課本。長期下來,還能培養自己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為以后的發展和進步作出貢獻。
結論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安排語文課堂提問,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積極辦法,也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途徑。所以,教師應該通過逐漸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來促進學生對語文的接受程度,通過適當的時間和考慮學生的情緒,達到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