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陽成
摘 要: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對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當前的教育工作,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探究性學習方法是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模式,在應用過程中,能夠改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另外,由于數學是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探究性學習方式對數學教學而言是極為關鍵的。文章就探究性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方法;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1-0099-04
一、 引言
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水平,因此,需要數學教師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通過導入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性學習模式是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應用思維分析,最終解決問題。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既能夠滿足新課改的要求,還能提升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意識到探究性學習方法對教學的重要性,明確當前影響探究性學習方法開展的因素,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并采取有效的策略科學合理地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從而改善初中數學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 探究性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從核心素養視角來分析,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能力主要從直觀思想、運算、建模、邏輯推理、數據分析、抽象知識等多個方面進行培養,所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綜合性學科。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本質在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較為有效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以數學問題為導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提升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在問題中進行分析思考,逐漸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另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還可以促進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且通過將問題情境導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在問題情境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還能幫助學生鞏固以往的數學知識,這是由于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會應用以往的數學知識進行串聯,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再次回憶所學知識,有利于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最后,在探究性學習方法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模式,讓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探討,從而讓學生將其他同學的思維分析方式應用在自身的分析過程中,有效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探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特點
數學學科知識比較抽象,但是實用性較強,而這需要在開展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積極性,輔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知識教學具備多樣性特點,而探究性教學和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相比較,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突破了傳統機械性、灌輸式教學以及背誦記憶學習的局限,教師教學觀念、學生學習方向以及教學評價方面更加的客觀完善。
首先,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是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探究性學習和傳統的教學差異在于學生更加注重學習方法的掌握。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需要積累學習經驗,豐富知識儲備,通過深入探討知識能夠明確信息的價值,并且根據學生的分析、討論以及推理,能夠對世界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以及對數學知識有效地掌握。因此,對學生掌握知識以及應用知識產生了重要作用。
其次,學生需要具備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需要擺脫傳統被動學習模式的局限。探究性學習釋放給了學生更多的權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能夠控制自己的學習時間、學習空間、學習節奏。
再次,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和正確的指導,輔助學生積極深入探索知識,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體,同時學生也不會被動地學習。學生可以自主組織學習模式,教師依據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需要為學生答疑解惑。
最后,教學評價需要確保開放、公正以及多樣性。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的重復教學以及受到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評價主體也是以教師為主,學生沒有機會參與。這種教學評價方式過度注重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統一,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的了解。探究性學習將知識的學習作為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結果。針對學生的評價需要確保主體的多樣性,包括教師、學生、家長,因此,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評價更加開放包容,并且參與主體較為多樣化,通過激發學生產生探究意識和鍛煉學生探究能力,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此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影響探究性學習方法合理實施的因素分析
(一)探究性學習方法未能體現人本思想
探究性學習方式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對教學中的知識進行自主分析及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從綜合角度分析,探究性學習方式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時,一些教師并未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人本思想,具體體現在教師在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時,雖然將學生的思考過程安排在教學中,但教學中仍然以教師作為主導,難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不能全面發揮探究性學習的應用價值。另外,缺少人本思想還體現在教學中教師不能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的過程,難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探究性學習方法較為單一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從其應用價值層面分析,這種科學的教學模式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探究性學習的應用模式過于單一,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會重視學生的解題思路,在應用題教學中,雖然為學生提供了探究機會,但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引導學生將多題一解或一題多解的方式進行合理的結合。另外,還有教師不能在探究性學習方法應用過程中合理利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并且在設計問題時,難以體現探究的針對性或代表性,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學中也難以結合學生的差異性特點開展分類教學模式。
(三)探究性學習方法應用過程中未注重系統化設計
當前一些數學教師在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并未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系統的研究,并認為探究性學習方法只是對教學方式的拓展,并未將探究性學習方法作為主導性的教學模式,所以在教學中也未將探究性學習方法與教學重點進行合理的融合,例如在課堂提問時,教師會提出較為客觀的問題,但需要學生進行分析及思考的問題較少,并且也缺少課堂上二次提問的機會,難以讓學生對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還有少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合理地設計探究性學習體系,表現在學生自主探究、互動探究、實踐探究等方面的培養過于欠缺,以至于探究性學習方法未能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現長久的應用機制。
(四)探究性學習方式應用過程中缺少延展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其目的在于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所以需要在探究過程中注意知識的延展,但是大多數教師對知識探究過程中的延展性教學有過多的研究,所以難以提升探究性學習的應用成效。例如教師不重視將探究性學習和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培養進行結合式教學,造成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較差,表現在審題或問題分析時不夠認真和全面,并且解題過程過于單一。探究性學習方式應用過程中也沒有將其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所以也造成了教學中難以進行問題的有效延展,以至于學生的創新意識難以得到提升。
五、 探究性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一)體現人本性探究教學思路
如果要采取探究性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那么需要注重體現人本性探究教學思路,以此學生才可以得到良好的鍛煉,并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三角形知識》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相關知識,包括三角形內角與外角和三角形三邊關系等,教師可以在向學生講解知識以后針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加強對三角形知識的討論和分析,同時歸納三角形的性質特點,從而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進而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二)應用多樣性探究學習方法
通過采取探究性學習的多樣性教學方法以及學習方法,通過對知識進行探索,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辯證能力、運算能力等,需要注重思維導圖在探究性學習方面的應用,尤其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應變思維。
例如在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圖形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方式輔助學生掌握知識,讓學生對立體圖形的內容進行科學設計,那么學生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學習圖形知識,那么可以將圖形作為樹干,將圖形的邊角作為樹枝,將圖形的特點、面積、周長等作為樹葉,以此讓學生深入探索圖形知識,從而學生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學習圖形知識。
(三)建立系統性探究學習體系
如果要通過應用探究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那么需要重視建立探究學習體系,以此才能夠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并逐漸形成較為成熟完善的探究學習模式。在具體應用中,教師應投入較多精力到探究性教學中,從而將教學策略應用到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中,不斷培養并鍛煉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比如,在華東師大版初中數學《等腰三角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等腰三角形知識的掌握情況輔助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明確等腰三角形中一些變化和不變的內容,以此學生能夠對等腰三角形知識產生更加深入的認識。通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能夠更加清晰等腰三角形相關知識以及性質特點,對學生應用等腰三角形知識產生了重要作用。
(四)擴大拓展性探究學習范圍
在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那么需要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作為主要教學目標。所以,需要將素質教育教學觀念滲透到探究性學習中,注重探究性學習范圍的拓展。
例如在學習應用題方面知識時,輔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并且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擴大探究性學習范圍。教師需要科學定位,為學生提供幫助,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和正確的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產生了困惑或不懂的問題,教師應輔助解決,而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啟發學生思維。所以,注重拓展性探究學習范圍,需要將教學工作與學生的學習有機融合,并且明確相互之間的關系,將教學、學習以及實踐應用融為一體,營造生動有趣、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輔助學生大膽展現自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對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極其重要。
(五)注重價值引導
所謂價值引導,是在核心素養下明確數學學科核心價值,輔助學生思考和分析問題,使學生逐漸產生探索意識,并提高其探索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解方程式知識時,不但需要讓學生掌握方程的基礎知識,還要能夠針對學生設計一些問題。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和問題,在學生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明確學習知識的價值,通過價值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理解知識。
例如在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有理數》的教學中,以探究性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針對以往學過的整數、分數、小數等概念以及正負數與零的區別等問題進行思考,并在探究過程中輔助學生形成有理數的概念意識。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實例引入負數的概念,以激發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并應用信息技術搜集資料,向學生證實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應用負數的國家,通過探究性學習以及信息技術的相互融合,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意識和興趣,并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從而產生更高的教學價值。
(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應得到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創新需要教師深入思考數學教學方案、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藝術。為了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老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等,以此作為參考根據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建立課堂文化,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創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創設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氣氛和教學情境,輔助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比如可以采取分組教學,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方式討論問題;另外,還需要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項目導入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或者獨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從而讓學生產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和良好的體驗感。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數學教學需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以此作為切入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并且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以此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完善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因此需要明確探究性學習方法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價值以及初中數學教學中影響探究性學習方法合理實施的因素,并且還應采取有效的策略,包括體現人本性探究教學思路、應用多樣性探究學習方法、建立系統性探究學習體系、擴大拓展性探究學習范圍、注重價值引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逐漸建立并完善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模式,為學生掌握探究性學習方法創造有利條件,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佚名.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9(2).
[2]佚名.試析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運算能力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2).
[3]薛雯曦.以探究性學習踐核心素養之路:以“圓周角”課堂教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7(23).
[4]王樹林.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
[5]張竹筠.探究性學習與常態教學的融合之道:論初中數學教學體會[J].新課程(中學),2017(2).
[6]郭建鳳.探究性學習與常態教學:淺談初中數學教學體會[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1).
[7]范勝芬.探究性學習與常態教學的融合之道:淺談初中數學教學體會[J].數學教學通訊,2015(19).
[8]舒堅守.初中數學探究性教學策略初探[J].教學研究,2017(3).
[9]董青青.對初中生數學探究性學習興趣培養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3).
[10]穆益梅.主題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數學,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