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小為 潘旭海 華敏 潘勇



摘? 要:為了實現專業知識傳授、綜合能力培養和價值觀塑造的多元統一,針對如何更好地將專業教育與思政有機融合的問題,本文基于”PDCA”閉環管理的思路,以南京工業大學?燃燒與爆炸理論?課程作為研究對象。以課程中“可燃性圖表及其應用”章節為例,首先結合教學內容對思政元素進行有針對性地挖掘,通過教學設計介紹了“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融入的過程,最后通過問卷調查結果說明教學效果并總結教學經驗。
關鍵詞:課程思政;燃燒與爆炸理論;教學設計
引言
蘇東劇變和21世紀初繼發的"顏色革命",無一不提示著我們,西方國家從未放棄對包括中國等國家在內的和平演變。由于歷史、文化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不同民族、文明和國家之間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滲透和斗爭從未停止?!氨咀钊菀讖膬炔抗テ啤?,內因決定外因,一個國家、政黨或者組織如果要出問題,肯定首先出自內部的制度和精神上。中國是全球高教大國,大學生數量居世界前列。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年輕學子是未來中國社會建設的生力軍。然而,年輕學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較強,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潮的鼓動而誤入歧途。古今中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告訴我們,應高度重視教育戰線上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這其中,高校不僅僅肩負著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任,同時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務。
2015 年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國發〔2015〕64號)中,提出要堅持立德樹人,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1]。《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明確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要求[2]。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之一,也是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良好抓手。傳統意義上,僅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來落實課程思政,具有傳播面窄,時效性低等特點。新時期下的“課程思政”不是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只是不拘泥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新時期下的“課程思政”是對“思政課”教學的加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升華與提升。以理工科院校為例,這要求高校教師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中,樹牢“課程思政”教學意識,將扎實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傳授與正確的價值觀、國情教育緊密、有機聯系起來。栗婧[3]等人認為,課程與思政相融合、革新化教學流程、多元化教學評價方式是新工科背景下課程改革的重要部分。
目前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似乎存在脫節現象[4]。與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相比,工科專業課程需構建具體的理論知識與立德樹人相結合、相融合的教學體系。這正是目前理工科專業課“課程思政”實施的重點和難點。《燃燒與爆炸理論》是南京工業大學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時為48學時。本文僅以課程中”可燃性圖表及其應用”這一節為例,嘗試運用”PDCA”循環管理的思路,挖掘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開展“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相結合的教學設計、實踐與評估工作。
1? 遴選章節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燃燒與爆炸理論》主要基于物理化學、流體力學等基礎理論,來研究燃燒與爆炸的基本原理;為學生后續學習危險化學品安全、化工過程安全、化工安全設計等課程奠定必備的基礎。本課程具有理論體系嚴密,邏輯性強,有廣闊的工程應用背景等特點。以課程第六章第四節“可燃性圖表及其應用”為例,一方面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需要有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識。
本節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是對可燃性圖表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描述氣體或蒸汽可燃性的一般方法是圖1所顯示的三角圖。燃料、氧氣和惰性氣體的濃度(以體積或摩爾百分比表示)標繪在三條軸上。三角的頂點分別表示100%的燃料、氧氣和氮氣。因此,點A代表甲烷含量為60%、氧氣含量為20%、氮氣含量20%的混合氣體。虛線所包圍的區域代表位于此范圍內的混合氣體都具有可燃性。由于點A位于燃燒區域范圍之外,因此該混合氣體是不可燃的[5]。
可燃性圖表上的可燃區域的形狀和尺寸隨外界參數的變化而變化,包括燃料的種類、溫度、壓力和惰性氣體的種類。因此,燃燒極限和極限氧濃度(LOC)也隨上述參數的改變而發生變化[5]。可燃性圖表的若干特點和結論對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追蹤氣體組成,以便確定該過程中是否存在可燃性混合物是很有價值的。
2? 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針對遴選章節在講授過程中存在內容比較抽象、思政元素難以融合等難題,本文基于“PDCA”閉環的思路,挖掘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初步開展課程思政的設計、實踐與評估工作。
2.1計劃階段-挖掘思政元素
在這一節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式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分析,學生難以想象出具體應用場景,就會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師的講解內容也不能被學生完全消化吸收。實際上,本節的知識點與化工安全生產聯系緊密。例如,對于一個裝有純甲烷的儲罐,作為定期維護程序的一部分,必須對內壁進行檢查。對于該項操作,必須把甲烷從儲罐中轉移出來,并充入空氣,以便檢查人員有足夠的空氣呼吸。但是,注意在該操作的某些點處,氣體組成經過了可燃區域[5]。如果存在足夠能量的引燃源,那么就會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
基于本章節知識挖掘的思政元素,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1.體現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國主義情懷的元素。如在講授可燃性圖表的知識時,講述我國當代燃燒與爆炸領域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王澤山、錢七虎的教書育人感人事跡,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2.體現愛崗敬業情懷和事業心的元素。如介紹新《安全生產法》的要點、江蘇化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一年小灶”的情況,激發學生為我國化工過程安全事業貢獻力量的決心。3.體現工程人員倫理意識和社會責任的元素。如在講授可燃性圖表應用的知識時,引入受限空間事故、動火作業等與燃燒與爆炸理論知識密切相關的工程設計和事故案例,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增強學生的工程倫理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例如,挖掘的可燃性圖表及其應用背后的化工生產實例和事故案例,如下表1所示。
2.2? 實施階段-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設計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這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教學技巧,還要把深挖的思政元素滲透到課程教學過程。作為一門理工科專業課程,教學要突出“理論與工程兼并”的精神,注重培養學生科學嚴謹、追求卓越等優秀品質。以 “可燃性圖表及其應用”內容為例,融合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講授的課程教學設計思路如圖2所示。本節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可燃性圖表的確定、可燃性圖表的應用二個知識點。
通過挖掘與“可燃性圖表及其應用”的案例,針對事故案例,讓學生結合不同的工藝環境,以及其適用范圍進行闡述,掌握可燃性圖表的確定方法及其應用在化工檢修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日常檢修過程中需要先進行安全分析即:動火分析和受限空間分析,然后才能開始作業。但是實際的工藝環境各不相同,安全分析是否準確,勢必會帶來嚴重的安全問題。近幾年,化工企業和冶金企業的較大型安全事故主要出現在受限作業空間,事故的突出表現形式為煤氣、硫化氫氣體泄漏中毒、高溫熔融金屬吊運、熔融金屬傾翻、高溫溶體遇水爆炸等。
2.3? 思政教育及效果檢驗
“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思政教學的思路再好,有好的實際效果才是硬道理。為此,在每個學期末,開展了教學效果的跟蹤評價工作,主要通過學生調查(座談會、問卷調查)的形式評價課程思政工作,并以此為基礎推進后續的思政教學改革工作。
通過近兩個學期的初步嘗試,課程里的“思政”元素,通過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講述,學生不感覺到“專業知識”與“思政”的撕裂。這樣專業課程里有“思政味”,學生更容易地接受和吸收專業知識,從而被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3 結論
本文基于” PDCA”的理念,圍繞“可燃性圖表及其應用”的關鍵知識點,挖掘知識點所蘊含的“接地氣”的思政元素,并將其有效融入課堂教學,用年輕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與他們溝通,同時在專業知識傳授過程中實現價值引領,提升育人成效,培養具有高尚人生理想、扎實的專業技能、良好的工程素質的專業人才。后續還應不斷探索思政進課程的新方式,不斷拓展課程思政的廣度和深度,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工作持續改進。
參 考 文 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http: /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栗婧,王真,解北京,等.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課程建設實踐與探索[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21,31( 5) : 83-90.
[4]陳翔. 高校“課程思政”供給側改革的實踐與探索[EB/OL].[2021-05-19].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108/c40531-31539281. html.
[5]潘旭海. 燃燒爆炸理論及應用[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5:229.
作者簡介:
臧小為(1984.10--),男,漢族,安徽貴池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安全與環境功能材料物理化學研究以及高等教育比較研究;
基金項目: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一般培育項目(SZ-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