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們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的背景下,社區環境設計逐漸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但就實際情況而言,現階段的社區環境設計中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尤其是人性化設計不明顯或缺失,導致了社區環境建設質量差,無法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基于此,本文就社區環境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的應用展開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社區環境;人性化理念;環境設計
引言:
從某種意義來講,社區環境對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心智塑造以及和諧共處有著重要影響,但在傳統的社區環境設計中,多數設計者都比較注重物質層面,這與當今社會倡導的“人本”理念存在明顯相悖,也就無法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在此背景下,人們開始關注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應用,旨在通過結合社區居民的基本需求,打造更加人性化、生活化的社區環境,這樣才能讓社區居民深切地感受到幸福感。
一、社區環境設計中常見的問題
第一,缺少交往與休閑空間。以目前我國社區環境的設計來看,普遍比較重視道路、綠化的設計,甚至有的社區會在社區內部直接建造一座公園,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社區居民的心理需求,但會導致社區環境休閑與交往空間的缺失,從而導致社區環境的生活氣氛不足。具體而言,在有的社區環境設計中,道路雖多,但基本沒有一處可以讓社區居民停下來駐足觀賞,反而會有生成被催促的感覺,極大影響了社區居民的體驗。另外,在綠化設計中,只注重了它的美觀度,沒有考慮到綠化的功能性,比如可以讓社區內的孩童踏足其中、在居民休閑散步時可以為它們遮陽擋雨。
第二,尺度不合理。有的社區的環境設計過于追求大尺度,這樣不僅不會帶給居民更好地居住感受,還會讓居民產生不好的體驗,比如過分追求綠化面積,使得活動場所空間非常有限,這就難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基本需求。
第三,未能充分考慮到特殊群體的生活需求。每個社區中都會有老人、孩童,此外有的社區還有一部分殘疾人,但在有的社區環境設計中,就沒有考慮到他們的生活需求,比如沒有合理設計無障礙通道、靜態空間環境等,從而影響了設計的質量。
二、人性化設計在社區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一)打造舒適、優美的綠色社區環境
綠化是現代社區環境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因為綠色可以帶給人舒適、輕松的感受,比較符合人們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則有助于減少噪音、灰塵等污染,可以使社區環境變得優美。所以,在人性化的社區環境設計中,設計者需要重視對社區的綠化設計。首先,需要合理地選擇綠化植物,因為不同的綠化植物對種植環境的要求不同,假如選擇的綠化植物不合適,很有可能會導致其存活率降低,這不僅無法達到設計預期效果,還會增加后續的養護成本。其次,在社區綠化設計中要注重層次變化,具體應根據設計需求,選擇不同的綠化植物品種,形成鱗次櫛比的層次感,比如選擇不同高度的樹種、不同顏色的花草品種進行種植,以此實現綠化植物的層次感,從而讓社區居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良好的視覺感受。
(二)創造一個有特色硬質景觀環境
在社區環境設計中,硬質景觀的規劃與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其中主要包括建筑設施、活動場地等。在具體設計中,設計者需要對整個社區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如建筑布局、居住人群、活動需求等,這對后期進行室外場地的規劃與布置十分重要。此外,在硬質景觀設計中需要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這既能體現其特色,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區環境中。以道路為例,作為社區硬質景觀的一種,也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道路的規劃設計中,設計者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對道路的寬窄、長短、路燈以及旁邊的座椅等進行合理化設計,這樣有助于更好地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
(三)鼓勵社區居民參與
社區環境設計雖然是比較專業的一項工作,但在部分工作中,社區居民是完全具備參與能力的,如果社區居民能夠參與社區環境設計,那么不僅可以進一步體現出人性化設計的理念,還能使他們獲得認同屬性的滿足,并且有助于更好地維護社區環境。眾所周知,每個人的審美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在不同社區環境的設計中,設計者很難完全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此時就可以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進來,一方面可以為初步制訂的設計方案提出建議與意見,另一方面可以參與到社區環境的建設中,比如讓社區居民進行公共綠地的建設,這樣既能讓社區居民在社區環境中印上屬于自己的標簽,也可以使他們更加積極、自覺地維護社區環境,這對實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具有重要意義。
(四)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社區環境設計,需要充分照顧到社區居民的感受與體會,對此,在實際的設計中應當將人性化理念表現在方方面面上,比如社區環境設計中對于花草樹木的選擇、布設,都要根據社區居民的審美需求與視覺感受等進行。除此以外,現代人的環保意識明顯增強,因此在社區環境設計中還需特別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既能滿足現代人對居住環境的基本要求,還有助于孩童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方便他們在社區內就可以學習到很多自然知識,從小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所以,在現代社區環境設計中,設計者不能忽視對自然環境因素,并盡可能地要在社區環境設計中融入更多相關元素。
(五)對特殊群體予以照顧與關懷
在社區內的居住人群中,特殊群體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主要包括老人、小孩、殘疾人等,所以在社區環境的人性化設計中,必須對特殊群體進行一定的照顧與關懷。首先,可以結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與需求,將老年活動中心劃分為動態與靜態兩部分,其中在動態活動區域中,既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健身器械,也可以根據老年人的活動需求,提供一些相應的設施與裝備;而靜態活動區域則需要避開社區比較吵鬧的區域,如孩童活動中心、人行道等,應選擇在寧靜涼快的區域設置,從而可以滿足老年人聊天休息的需求。其次,在孩童活動中心的設置中,既要保證活動場地的安全性、舒適性,也應結合孩童的成長需求,配置一定的活動器械,如滑梯、小球場等。最后,在社區環境設計中還要考慮到殘疾人的生活需求,為此設計者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社區內合理設置殘疾人專用通道、扶手等輔助設施,從而最大限度體現出人性化理念在社區環境設計中的融入。
結束語:
社區環境對人們的生活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近年來不少社區的環境設計都融入了人性化的理念,但要想真正實現人性化的設計,就需要設計者能夠基于對人性化設計內涵的正確理解,根據不同社區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社區環境設計,從而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
參考文獻:
[1]丘杰.居住區環境設計中的人性化設計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1(16):46-48+54.
[2]林建茹.淺談基于人性化設計的社區環境設計策略[J].鴨綠江(下半月),2019(09):113.
[3]薛正.淺析居住區環境的人性化設計[J].中國包裝,2019,39(05):45-48.
作者簡介:
張巖,1986年9月,女,漢族,吉林德惠人,碩士,講師,方向:環境設計,單位:大連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