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開展科學實驗教學活動,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實驗探究進行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及培養小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目標,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科學知識框架,真正理解科學實驗。學生通過科學實驗活動的參與增強自信心,滿足學生成功的幸福感,并發揮學生內在活力,構建更高效的科學實驗課堂。文章針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意見和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科學實驗教學
引言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育,在實驗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展開教學,而以學生為主導的實驗教學活動開展,能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的作用,促使學生自主在課堂中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基于此,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對科學實驗產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高效率進行學習和實踐,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一、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現狀
目前,部分小學開展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因教師教學理念教學陳舊,在開展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實驗興趣,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和教學,導致很多學生對科學實驗課程的參與表現相對冷漠,部分學生還會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教師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激發學生探索欲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以及核心素養。此外,因科學實驗課程教學具有較強實踐性,如果教師沒有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和動手積極性,也沒有根據學生個性需求,為學生豐富良好的科學實驗環境,部分學生在課堂中難以順利地進行實驗操作,學生無法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如此一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無法得到良好培育。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對策
(一)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興趣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開展科學實驗教學活動過程中,首先,應注重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使學生先認識到任何事情都有一定規律,從學生的認知規律方面進行科學實驗教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為學生創新科學實驗教學模式,構建良好的科學實驗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參與到科學實驗課堂中對實驗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其次,進行理論知識和技巧的講解和教學,為學生在課堂中預留充分的時間進行學習和實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在實驗參與過程中,運用已知理論知識完成相關實驗問題,并通過科學實驗的實踐與探索、證明自己回答是否正確,而這不僅能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刻記憶,還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這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以及綜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重視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開展科學實驗教學活動過程中,應意識到小學科學實驗課程本身,是一門具備較強實踐性和活動性的課程,需要在課堂中最大限度的開展實踐活動,體現出科學實驗課程的基本特征,如此,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培育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開展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準備實驗教學活動開展相關設備與材料,在課堂中先為學生進行相關設備和材料的示范,在課堂中為學生預留充分時間自主進行實踐和練習,針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進行針對性指導和幫助,確保學生在科學實驗活動中的安全。同時,也可以在課堂中帶著學生一起進行操作,讓學生通過跟隨教師的正確操作示范自主進行操作,使學生自主動手進行體驗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藝術和探究能力能得到良好培育,并且學生的科學精神以及核心素養也能得到相應培養。
(三)創新科學實驗教學模式
教師在開展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個性愛好,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將科學實驗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設計出符合學生政治水平的科學實驗課程,鼓勵學生在新型教學模式中能夠自由發揮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論實踐,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通過科學實驗加強理論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記憶,通過科學實驗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體會到其中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此外,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進行試驗示范時,應提前為學生提出不同的實驗問題,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活動的開展,通過動手實驗消除疑問,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感,繼而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技巧的掌握。在新型科學實驗教學模式中,積極與學生展開交流和互動,讓學生勇于在課堂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提升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四)構建良好科學實驗情境
在小學階段開展科學實驗教學,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激發學生實驗探究興趣,使學生在科學實驗課堂中能夠自主進行科學世界的探索和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掌握科學實驗本質,使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能夠自主證實理論知識,不但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還能讓小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感受到科學魅力,對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和科學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為小學生構建良好科學實驗情境,激發小學生參與到情境當中自主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意識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目的,如此一來,能夠實現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育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開展科學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是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科學精神,激發學生在科學實驗課堂中的探究興趣和探究欲望,使學生在記錄觀察和操作過程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對促進學生今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傅小歡.談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技術與工程”領域實踐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20(13):38.DOI:10.16704/j.cnki.hxjs.2020.13.022.
[2]周小蘭.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創新教學探究[J].高等教育前沿,2019,2(5).
[3]李小海.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94.
作者簡介:
徐春俠(1969.7),漢族,廊坊香河縣人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小學科學教學工作及實驗室、儀器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