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斯
摘 要:德育工作是現階段各校開展教育工作的核心構成,特別是落實新課改這一時期,德育工作被再次強調應落實到教育實際工作之中。眾所周知,班主任承擔了德育這一重要職責,現階段課程教學結合德育已變成了諸多教育工作者認可的教育形式。作為一位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師兼班主任,在針對班級和教學進行管理時,如果讓課程教學結合班主任德育工作,則能夠將數學具備的學科優勢有效發揮出來,同時發揮了德育具備的滲透作用,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之中獲得一定的德育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切實提升教育教學整體質量。因此,本文對德育教育如何融入數學教學展開深層次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教學;班主任德育;初中;實踐
學生是班級舞臺的核心參與人員,而班主任是班級構成的靈魂。某些初中數學老師不僅需要擔任著教學的重任,還需要負責班主任相關職責,這時班主任就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讓數學教學有效結合德育工作,設計出與初中生發展學習有關需求相適應的教學模式,促進初中生學好數學的前提下,進一步增強個人德育素養,培養初中生正確價值取向,為后續健康持續發展打下一定的基礎。
一、重視發掘并使用數學教材中的德育資源
實際上在初中數學課本中存在著德育的豐富資源,只不過數學老師常常不重視德育教學有關資源,僅是簡單地講授課本數學知識。不過新時代數學文化已融入了教材之中,是有效性較強的德育資源,與此同時和數學之間的關聯非常密切。當初中生受到數學有關文化熏陶時,能夠樹立學習數學的正確觀念,這對提升他們學習數學效率來說十分重要?;诖?,數學老師應主動積極探索課本中的數學文化有關內容,并將其轉化成德育有效資源,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滲透。例如,在知識模塊圓周率π計算中,詳細介紹劉徽發現了π≈3.14這一數學結論以及祖沖之精確π值的數學成就,并且此時精確的π值在此之后使用了上千年。后人將劉徽發現的π數值稱作徽率,將祖沖之精確的π數值稱作祖率。與西方相比,這個數學發現甚至早了上千年,在莫斯科大學的校園中建造了數學家祖沖之的雕像用以紀念。采取這一形式滲透德育能夠讓數學教學課堂的內容不斷豐富,同時利于豐富初中生內心的情感,強化他們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以及自豪感,比單一的、千篇一律的說教有效得多,知識的記憶也更深刻。
二、將數學家故事融入初中數學的實踐之中
在漫長的數學發展史之中,蘊含著每一位數學家非常勵志且心酸的故事?,F如今大部分初中生進行數學學習時,存在懼怕困難甚至討厭學習的不良心理,他們不愿意主動積極地嘗試探究難度偏大的問題,抑或是受到干擾后,會給自己找借口放棄學習或停止學習。現階段初中生學習缺乏鉆研勤奮的精神,在此情況下,開展教學時,數學教師可以借助數學家故事之中存在的巨大精神力量熏陶初中生情懷,讓他們深切體會到數學家學習的刻苦精神。每位數學家均會發表諸多著作,不斷克服大大小小的困難,為數學領域發展奉獻自己,不過那時數學家開展數學研究的過程中,所處環境并不優越,比如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先生,他在簡陋屋子里煤油燈亮度不夠的情況下研究數學,在此學習惡劣環境中仍然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取得數學領域非常大的成就。班主任能夠合理運用諸如陳景潤先生一樣的數學家故事,向初中生傳達不畏艱辛的探究精神和為數學領域發展不懈奮斗的貢獻精神,借此在開展教學時融入德育教育,讓初中生在傾聽故事中感悟學習精神,進一步形成不懼困難的健康心理,形成勇于探究的學習精神。
三、運用生活素材在數學實踐之中滲透德育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新課標的持續推進,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課程內容應將實際社會需要真實反映出來,同時要與數學具備的學科特點相符,與此同時應結合好初中生身心特征以及認知規律?,F階段數學新課標中提出的有關要求更加嚴格、詳細。此類教學要求應落實在生成數學知識、形成數學結果、滲透數學方法思想等數學一系列教學之中。在此類數學實踐之中,教師為了滲透班主任德育,能夠與數學實際具備的學科特點及要求相結合,讓德育內容結合好數學教學,借此來實現預期的目標。例如,在學習《概率初步》相關知識時,教師能夠結合生活素材,具體包括了生活實際中的真實性數據以及客觀世界之中隨機的現象。開展教學時,教師能夠通過分析、描述、整理、收集數據等,推測事物發展的可能情況,進一步培養初中生合理推斷及預測事物的能力。在此類課堂教學之中,生活素材能夠讓教學內容得以豐富,也能夠滲透德育,讓初中生明確認識到輸贏可能、概率大小等,讓他們能夠明白“天上無法掉餡餅”這一道理,應杜絕僥幸、不勞而獲的心理,抵制拜金這一不良思想,更要學會拒絕賭博誘惑,進一步形成自力更生勤勞致富這一正確觀念。
結語
結合上述,初中數學老師在擔任班主任時需要明確認識到德育存在的意義,合理采用數學教學結合德育內容這一教育方式,不斷探索德育滲透教學的有效方法,這樣做一方面能夠推動教學工作提升實效性,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初中生學習數學的同時漸漸吸收德育,在加強數學知識學習的前提下,提升初中生德育素養,實現班主任德育與教學工作的預期目標,促進初中生全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春杰.淺談如何將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J]. 魅力中國,2019(39):269.
[2] 胡春芳.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德育滲透[J]. 科學咨詢,2019(19):87.
[3] 吳躍忠.讓德育教育融入數學課堂——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3):20.
[4] 韓敏.? 基于學科德育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20(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