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輔導的重要力量。為了推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培養我國高等院校的優秀人才,就必須要重視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調動輔導員的積極性,以提高輔導員工作的質量,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好地思想輔導。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工作需求;激勵機制
引言: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各大高校也漸漸意識到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輔導工作,學生能夠擁有一個更好地思想。這能促進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因此,高校應該從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效能需求出發,利用一些激勵機制,去有效構建起輔導員的輔導工作,以提升輔導員的輔導工作質量,提升高校人才的思想水平。
一、構建有效的激勵機制是調動高校輔導員積極性的有效措施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通過激勵機制,可以加強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定發展。具體而言,激勵機制可以滿足輔導員工作的內在驅動力,培養輔導員的自主意識,滿足輔導員的個性化需求。輔導員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流動性強,且自主性較高的崗位。只要滿足輔導員的個性化需求,就能很大程度上增加輔導員對崗位的認同感,提升輔導員的工作質量水平。
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特點及需求
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政治性很強,能夠很好地實現對學生教育和服務的過程,最終實現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為了保證工作的質量,就需要保障好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物質基礎。首先,學校需要為輔導員提供一定的薪水和獎金,甚至可以合理根據實際情況為輔導員提供津貼、帶薪假期等福利。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為輔導員的思想工作提供一些儀器設備、工具用品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輔導員的工作環境,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相比起高校其他的教師崗位,輔導員工作相對比較簡單。加上輔導員強烈的自我意識、樂為人師的優良品質,高校的輔導員是需要大家尊重的。這樣才能體現出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對于持續學習的需求,高校輔導員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以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只有高校輔導員不斷進步,才能更好地提升輔導工作的質量。
三、高校輔導員激勵機制的構建
(一)薪酬激勵
輔導員的工資一般只有一些基礎工資和簡單的社會福利。這些勞動報酬難以很好地激勵起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此,一定要合理調整好勞動報酬。具體而言,可以按照“以崗定薪、優績優酬”的分配原則,逐步實施以績效為導向的“基本薪酬+績效薪酬”的崗位薪酬制度。此外,還需要公開透明化薪酬制度,以消除輔導員的顧慮。而在薪酬構成上,也要適當地增加一些激勵性因素,利用獎金,物質獎勵等,去激勵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可以保證輔導工作中各個成員之間思想的統一,提高輔導員工作的滿意度。因此,作為高校管理者,需要用心去關心人,加強輔導員對于工作的熱愛之情。這樣也有利于高校輔導工作的氛圍。具體而言,高校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去采取措施。首先,要豐富輔導員參與管理的內容和形式,并且建立健全民主管理與監督制度,以保證輔導員工作的質量。同時,也要注意采納其他人的意見和建議,設計一些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饋機制。甚至學校可以積極鼓勵輔導員參與到學校發展的一些事務中,提高輔導員對于學校學生發展的認識,加強輔導員參與輔導工作的認同感。除此之外,教師以及學校相關管理人員,包括學生,也要積極尊重輔導員的人格和個性,在輔導員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與輔導員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關系。而輔導員也可以從學生的生活上去關心關注學生,而學生等人也要尊重輔導員的工作。只有府輔導員和其他學校人員之間能夠構建起良好的溝通,才能有力推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為輔導員的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輔導員感受到情感激勵。
對于高校而言,一些宣傳推廣活動,比如利用宣傳廣播、粘貼墻報等形式,去及時宣傳輔導員工作的內容以及工作成果等。這樣也能讓輔導員感受到自我價值感。或者,學校可以對一些優秀輔導員進行表揚。利用學校的宣傳去傳播輔導員的優秀工作表現。這樣也能增加輔導員對于學校的歸屬感,實現輔導工作的“感情留人”。
(三)目標激勵
目標可以為輔導員的工作提供方向。通過目標激勵,輔導員可以很好地以工作為中心,將人的需求與組織目標掛鉤。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輔導工作的質量,也能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甚至高校可以將輔導員的工作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讓輔導員圍繞小目標去實現自己的責任。這樣也有利于輔導員的職業規劃,幫助輔導員擁有一個完成目標的過程,提高輔導員工作的自信心。具體而言,學校可以先將輔導員的需求與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然后再去制定相關的目標。目標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以實現目標對于學生的激勵作用。而在輔導員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學校也要及時為輔導員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以便輔導員能夠及時實現目標,保證目標對于輔導員的激勵作用。
(四)發展激勵
發展激勵是從輔導員的發展規劃出發,滿足輔導員自我實現需要的一種激勵方式。首先,高校要將輔導工作與輔導員的個人職業規劃緊密聯系起來,使兩者的發展達到一定的統一。之后,學校就可以為輔導員提供一些職業培訓制度,為輔導員提供心理咨詢、就業指導等。或者,學校也可以為從思想素質出發,為輔導員構建一些能夠提升自身思想水平的研討會等。其次,也可以激勵輔導員的科研過程。通過設立一定比例的教育研究項目,有效鼓勵輔導員推廣學生事務管理實踐的經驗,可以提高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的輔導員工作關系到學生的思想水平。因此,學校一定要引起重視,激勵輔導員的工作。通過目標激勵,報酬激勵,發展激勵等,高校能夠為輔導員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有效保證輔導員的勞動報酬,提高輔導員對于輔導工作的認可。除此之外,還可以從情感的角度出發,讓輔導員去用心工作。這不僅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政治思想水平,也能有效推動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有效推動和保障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規劃等。
參考文獻:
[1]鄭利群,尹秉權.試論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需求與激勵機制的構建[J].神州(中旬刊),2011:42,53.
[2]于紅斌,錢春彥.淺談高校輔導員隊伍激勵機制的構建[J].經營管理者,2017:264.
[3]林鑫,古銀華.高校輔導員隊伍激勵機制的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09-210.
作者簡介:
秦學超(1994-),男,漢族,遼寧省瓦房店市人,碩士,沈陽體育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