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企合作辦學可以綜合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共享雙方的育人資源,達成效率更好、質量更高的辦學格局。而項目管理理論能夠提升項目活動的發展質量??衫庙椖抗芾砝碚摻M建專業的管理團隊,有效完善管理過程的組織架構,讓校企合作有據可依;要設計詳細的管理流程,約束流程順利執行,可避免校企責任重疊或空白,最大化穩定合作質量,避免資源浪費;要建設全域監管機制,及時處理不合規、無人管等低效問題,保障校企能夠協同出力,從而有效改善校企合作辦學的整體狀態。
關鍵詞:項目管理理論;校企合作;合作辦學
校企合作辦學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企業為了提高知名度,也為了積攢未來發展的內生動力,選擇與學校合作,來垂直獲取企業更需要的大學生人才。而學校則是為了降低辦學難度,擴充可利用的辦學資源,而與當地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二者在人才教育方面目標一致、資源共享,能夠達成學校和企業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故而,校企合作辦學也是近年來比較常見的辦學模式。但多年發展,校企合作辦學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何設計辦學流程,怎樣規劃職權范圍,都需要著重思考、謹慎設計。而項目管理理論,是在項目活動中運用專門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對項目整體流程、責任體系、監管體系進行維護的理論。將項目管理理論應用于校企合作辦學進程中,或可提升校企合作辦學的整體質量。
一、校企合作辦學過程中的現存問題及產生原因分析
國內校企合作辦學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期間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管理模態、辦學制度設計和權責分工三方面。首先,校企合作辦學的項目管理模態老化程度明顯,管理組專業度普遍不高。校企合作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以企業管理模式為主,只強調自上至下的管理,且依賴于人員的自主管理,不重視培養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一旦人員監管意識不到位,就會影響合作質量;其次,校企合作采用的辦學制度存在漏洞空白,計劃也缺少細節維護。辦學制度基本只對宏觀的合作內容進行規劃,并未針對到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之中,也未能考慮到學生的長遠發展,教學階段企業無明確要求,也并未派遣人員參與教學。對于一些可能會發生的合作問題,也尚未設立對應的應急預案;再次,分工合作責權不明晰,工作普遍缺少積極性和責任心。企業和校方在辦學過程應該起到怎樣的作用,分別負責哪些方面,往往缺少精準的權責定位。使得企業相關工作人員對待合作得過且過,只會在學生入企實習期間積極工作,其余時間則“查無此人”。
二、校企合作辦學中應用項目管理理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項目管理理論是管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其內容主要針對項目活動。要求運用各種技能、方法和工具,以滿足各方對項目的要求與期望為目標,對項目進行計劃、控制、組織。項目管理是管理學界中比較成熟的管理理論之一,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而結合校企合作辦學中存在的問題來看,項目管理理論可以提前根據各方對項目的要求,細致規劃項目的具體內容、標準要求和流程,且能夠通過設立專門的管理團隊,實現對辦學流程的全方位監控,進而有效提升校企合作流程的連貫性。
要實現行之有效的管理,項目管理理論還強調手段的專業性,即參與管理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管理知識,否則不能加入到管理團隊中。這便對校企合作的人才專業度提出了硬性要求。當校企合作引入項目管理理論,人才團隊的專業性得以提升,辦學質量便也可隨之穩健發展。
與此同時,項目管理理論強調管理過程清晰透明、目標要明確。為維護這一要求,項目管理理論對權責范圍也有著明確的要求。誰來負責哪些工作,要在哪個時間階段完成工作,以及未達成任務后的處理辦法,都包含在其中。因此,應用項目管理理論也可以明確管理責任的具體范圍,維護合作辦學責任體系。
三、項目管理理論在校企合作辦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組建專業管理團隊,完善管理組織架構
建議校方和企業整合各自的管理人員,組建一支專業的管理團隊,并要求團隊先參與專業能力的培訓。培訓重點是,透徹學習項目管理理論所包含的理論方式方法、技能、工具應用法。在掌握了應用項目管理理論的基本方法后,管理人才們要整理參與校企合作各方的要求。并基于要求,確立各自的權責范圍,完善管理組織的基本架構,保證合作期間所有決策能夠有力推行,出現問題也能夠迅速問責,及時處理。
(二)設計詳細管理流程,約束流程順利執行
管理團隊要基于各方要求設計詳細的管理流程,包括管理的內容、目標、時間周期等等。更要以此建立對應的約束流程。對于并未在規定時間內履行職責,造成校企合作辦學流程缺人、管控缺席的問題,要針對性問責。校企雙方要定期開展座談會,對當下的辦學進度進行總結,期間要厘清合作期間影響辦學流程執行的問題,問題出現在哪一方,哪一方要提出改革方案,并給出解決的最終期限。以此來約束校企雙方的行為,保證辦學流程能夠順利施行。
(三)建設全域監管機制,及時處理低效問題
管理團隊要基于流程設立形成性監管體系,要定期對合作期間各方的責任落實狀況進行調查。同時企業和學校要互相監督、積極創新。例如,企業要求學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時,企業就應提供“創新型人才”的能力畫像,即提供具體的標準。避免企業或學校因不知如何處理而出現不處理、拖延處理的問題。校方要及時優化教育手段,提升教學效率,隨時跟進企業的人才培養需求。
四、結束語
校企合作辦學是學校發展和企業發展的必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校企合作辦學會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形態。而項目管理理論在過程中的應用,可妥善應用資源成本,減少溝通桎梏,從而打破學校和企業在管理和工作中的形態壁壘,幫助管理者們實現更強效、高效的通力合作。
參考文獻:
[1]何倩.雙創視閾下校企合作第三方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2(05):99-101.DOI:10.15913/j.cnki.kjycx.2022.05.031.
[2]劉天胤. 民辦高校校企合作項目質量管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9.DOI:10.26989/d.cnki.gdlhu.2019.001783.
[3]顧廣娟.項目管理理論視野下我國應用型院校“訂單”式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8(20):66-69.
作者簡介:趙江波(1981.04.16),男,漢,籍貫:山東德州,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項目管理,工作單位:西安歐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