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楠
摘要:隨著新課程持續深入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支撐當下教育的發展。而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僅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還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培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更大的幫助。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運用情景創設、游戲、故事等方式,將授課的內容通過更加立體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不但能學到課本上的內容,還能了解到其他相關知識,有利于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增強文化底蘊。
關鍵詞:多元化,小學語文,課堂
隨著新課程持續深入的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支撐當下教育的發展。而多元化教學模式不僅注重學生的知識積累,還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培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更大的幫助。
1.情境化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體現
情景化教學是構建多元化課堂的第一步。美國教育家華特曾經說過:“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學語文也不例外。 因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會在教學中提倡“生活即教育”,因此可以得知,小學語文知識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教學《北京的春節》一文時,作者寫到:除夕人們在做貼春聯、穿新衣、放鞭炮等一系列活動。這和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非常緊密,同學們又是剛過完春節回來的。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同學們先搜集自己過春節時的物品,然后來說一說我們除夕都有哪些活動,從活動中我們都體會到了什么?很多同學在這次學習中都能積極的參與,甚至找來了紅對聯,還把家里放過的煙花找來。為此我和同學們一起布置了教室,有紅燈籠、對聯、窗花等。還給大家觀看了《春晚》的視頻,適當的準備了一些吃食,把桌子設計成圍坐的樣式,讓同學們重溫了除夕的氣氛,以此來幫助同學們理解文中寫的“除夕真熱鬧”。
接著,我們模擬了大年初一領紅包的場景、初一逛街的情景:“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攤”前——課桌前賣玩具,配合著扮演者的吆喝聲、討價聲,“市場上”——教室內熱鬧非凡。利用元宵節剛過去,同學們家里還有剩余的材料,我們舉辦了一個小型的賞燈會:猜燈謎、看花燈......在這種情境中,配上同學具有感染力的旁白朗誦,可以說,在教學中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不僅感受到了節日的氛圍,還感受到了北京春節的高潮。真正做到了教育與生活相結合。
2.故事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故事教學是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的一種有效形式??梢哉f,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激起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激發創作的能力。
在教學《學弈》時,因為是一篇文言文,離我們年代久遠,需要去琢磨它的字詞意思,因此我選擇了現代文講述的《學弈》故事。因為是動畫,比較符合孩子的天性,學生一看就被吸引住,現代文的講解是比較明了的,大家看完之后對該故事記憶猶新。借此機會,我鼓勵學生把它轉化未自己的小故事,用自己喜歡的語言組織起來,在班上交流、講述,大家來做評價。趁著這個熱情走進教材,在教材中重點講到字的意思:“弈秋”“鴻鵠”“援”......在已經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來強調字詞,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了,理解起來更容易,對本文的掌握情況更好。
3.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
合作教學作為現代教學模式中的一種,一直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既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又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的信息得到互換,使自己的學習內容得到充實,思考方向更加明確。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可以出現小組合作、同桌合作等,展現形式有小組匯報、角色扮演等方式。
在教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時,教師先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把話語權交給學生,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在疑問的提出、任務心里活動的描寫、動作的描寫、人物精神等方面,學生展示除了自己獨特的一面:小組討論、小組朗讀、同桌提問、前后桌角色扮演......
在小組匯報環節,我發現,孩子們自己準備了“發言稿”:第一個同學總結概括要提出的問題或是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然后小組成員分別敘述,最后由一個同學來做總結發言。這樣的合作學習,讓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注重了個體的發展,也注意到了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承擔的小任務不同。之后,還有學生進行了角色扮演,把戰友郅順義和英雄董存瑞的語言鏗鏘的讀出來,情感溢于聲音中,讓學生們感受到他們對革命的堅定態度和舍身忘我的精神。
4.內容多元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信息技術的應用,能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還能用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以此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
例如在教學《表里的生物》時,教師采用多媒體搜集相關的音樂——能發出聲音的,活的生物;能發出聲音的,沒有生命的東西。這兩類聲音播放給學生聽,進行對比,得出結論——不是所有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這樣得出的結論,使學生在理解上更加直觀、記憶深刻。在本課中,有對表中世界的描寫:“藍色的、紅色的小寶石,釘住幾個金黃色的齒輪,里邊還有一個小尾巴似的東西不停的擺來擺去。這小世界不但......”,我找來機械表工作原理的視頻,一邊講解,一邊和學生解說視頻中出現的文字,視頻內容比較切合,出現了擒縱機構,有小齒輪,剛好和文中說的”小蝎子的尾巴”極其相似。從學生投入的觀看中,我發現他們的注意力被吸引,還了解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增強了對文段的理解。通過內容上多元化的設置,在這堂課上學生收獲到的不是枯燥的文字,是實實在在的、對實物的感知和認識,對于小學語文課堂來說,是高效而有必要的。
多元化的小學語文課堂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的加速器。能夠讓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會學習,獲得知識。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激發自身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從而能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將知識有效地吸收利用,打造雙向的知識流通,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習得。從傳統的“授受型”課堂向“多元化”教學課堂轉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了空間,使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提升學習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貢布.多元化教學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新智慧,2021(08):97—98.
[2]薛翠云.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8(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