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摘要:現階段,小學生抗挫折能力處于較低水平,除了學校和家庭外,與學生自身密切相關。因此,為了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教師必須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讓學生經歷挫折。教導學生如何緩解壓力,改善身心健康,將抗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現狀;對策
引言
小學生的抗挫折教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不少教育心理學家指出,當學生在困境中正確應對挫折,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分析小學生抗挫折能力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
1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現狀及形成原因
1.1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現狀
進入小學后,學生要自己面對很多問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師生溝通問題、學習問題等,因此要保持正確健康的態度,積極進行學習。目前在小學階段至少有一半的學生不能積極面對挫折,感到沮喪,并且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家長和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成績和其他技能,很少有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因此小學生的整體抗挫折能力較低,需要家長、社會、學校的共同努力。
1.2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現狀形成的原因
小學生抗挫折的能力較弱有幾個原因:首先,學校的原因。盡管大部分學校非常重視素質教育,但在繼續教育的影響下,學校的教學精力仍然集中在課堂教學上,在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時,注重學生的表現,而不是學生的學習素養。其次,家庭原因。很多家長為孩子的進一步發展規劃,很少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父母習慣于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導致孩子實踐的機會大大減少,無法給孩子抗挫折能力。因此,孩子很難面對現實生活,如果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容易產生自卑感和挫敗感,對身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第三個原因是學生自己。很多學生在父母的保護下過著安逸的生活,很少有機會面對挫折,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學生缺乏生存能力、獨立自主能力。
2提高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為達到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目標,教師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2.1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體驗挫折
要達到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就必須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體驗挫折。青春期快樂的人,成年后的生活并不快樂,這意味著很少經歷挫折的孩子進入社會后,很容易因為復雜的社會和激烈的競爭而變得不快樂。如果父母總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讓他們免受風吹雨打,就無法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孩子也很難獨善其身。因此,教師應該賦予孩子們自主面對和克服挫折的能力,使他們能夠自主成長。首先,讓學生體驗成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參與相對簡單的任務,如打掃教室、校園衛生等,讓學生鍛煉生活能力,增加責任感,激勵學生循序漸進取得成功。然后讓學生感受批評。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會被欺辱,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在學生做錯事時要適當批評,鍛煉學生的忍耐能力,使他們健康成長。最后,讓孩子經歷挫折。許多家長不希望他們的孩子遭受挫折,因此教師應著眼于讓學生在挫折中度過難關,例如為孩子設定稍高的目標,讓他們明白輸贏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狀態,必須克服困難,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才能最終獲得成功[1]。
2.2通過學科教學來開展挫折教育
由于目前小學生的教學負擔過大,教材數量比較大,學生的接受能力受到限制,為了更好地保證學生的挫折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學校應該敦促教師遵循挫折認識的概念,并結合學科教學。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整合一種教學理念,旨在通過的力量來教育學生。通過文章中角色的表情、動作和心理描述來體驗主角的心理活動,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挫折的含義,進行高效的挫折教育,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設置體育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因自身鍛煉不夠達不到教學目標的挫折,進而促使學生加強鍛煉,培養學生的毅力、體能和團結合作的崇高品質。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數學題目,讓學生積極探索,只有通過積極的思考和百折不撓的求證才能獲得答案。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將生活的現實情況與學習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加熱愛生活[2]。
2.3將抗挫折能力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
教師在開展心理教學活動時,要結合思政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問題的合理解答,通過展示、講座、心理疏導等方式,提高學生抗挫折和獨立生存的能力。并在學生有情緒波動和困難時積極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明智地運用社會實踐,使學生身心愉悅,增進學生感情和社會責任感,有助于他們不斷提高心理素質,提高抗挫折能力。例如,學校要積極建設“心理健康智能云平臺”、微信公眾號等,發揮“互聯網+”作用,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保證學生在面臨挫折時可以隨時通過該平臺進行網上咨詢,以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3]。
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教師要積極采取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體驗挫折、通過學科教學來開展挫折教育、將抗挫折能力納入心理健康教育等策略,以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天梅,盧婷婷.漢藏彝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特點及影響因素[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10):1-7.
[2]張婉寧.小學生抗挫折能力缺失問題及培養對策分析[J].好家長,2019(7):59-60.
[3]李婕.提高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對策和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8):61-61.2783DDFE-D090-4831-BBBC-4011FA7E46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