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功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變得越來越普遍,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方式也逐漸成為日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在現階段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采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數學興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讓小學數學課堂更高效。本文重點分析了信息技術支持與問題導向式教學相結合的小學數學教學優勢,并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育,由于教師欠缺針對性教學,因此無法及時有效地掌握學生數學認知水平。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學應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呈現方法,把信息技術與問題導向式教學相結合,為學生數學發展提供有效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熱情,讓他們主動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
一、信息技術支持與問題導向式教學相結合的小學數學教學優勢
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
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不僅要有合理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教學內容、明確的教學目標、顯著的教學效果,關鍵還要有教師嚴謹的教學過程、規范的教學設置的支持。教師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與問題導向式教學相結合,可以逐漸完善教學過程,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有效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發揮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
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互動
由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及心理階段正是活潑好動的時期,他們的思維方式更形象具體,因此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不合符小學生的心理階段特征。而信息技術的支持為教師提供了把圖像、聲音、視頻和文字融合為一體教學方法。這種逼真形象、具有直觀性的教學方法,可以更便捷地創立情境式課堂,通過真實有趣的課堂情境并融合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可以使師生互動更有效,拓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優化了課堂的效果。
培養創新思維,強化知識記憶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形象感知能力的生成,通過信息技術營造出的情境氛圍,可以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利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方式的引導,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幫助教師及時獲得學生課堂的反饋信息,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數學思考,逐步培養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形成。
縮短授課時長,減輕課業負擔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通常要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在書寫板書上面,而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減少大量的板書時間,教師利用節省下來的的時間進行問題引導,增加課堂互動效率,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堂知識點更清晰,教學目標更明確,在減輕教師授課負擔的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二、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
要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導向的教學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持、使用問題導向式教學方法,將問題更真實、直接的呈現出來,充分發揮小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及合作學習。在討論結束后,再次利用信息技術全面地分析學生們的觀點并對所學數學知識點進行回顧總結,最大程度的發揮課堂能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能力。
創立有趣的問題情境,加深數學理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可以創立有趣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設置合理的、有感染性的數學問題,將這些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引發學生數學探究的興趣,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使數學教學不再枯燥乏味。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時,首先通過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百分數的作用,感受百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和百分數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學會正確讀寫百分數;通過體驗用百分數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增強數學意識,培養數學思維。
向學生展示我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爺爺的照片,讓學生們猜出他是誰。之后通過介紹袁隆平爺爺的資料及農業上的巨大成就,切入百分數學習。
出示農業種子發芽相關課件,提問學生哪個品種的種子發芽情況最好?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讓學生使用除法計算出發芽的種子數占種子總數的幾分之幾。學生得出分母是100的分數,再教會學生把分數改寫成百分數,并讀出百分數。
利用這樣的方式通過信息技術,把數學問題更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提出問題假設,培養學生提問意識
提出問題假設可以幫助小學生解決數學難題,是鍛煉學生數學邏輯思維和培養學生提問意識的有效途徑。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通過多媒體圖形、圖像、文字、音樂及動畫等形式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中學會抓住數學難題的關鍵點,并通過反復地對問題進行驗證,在過程中進行反思并提問,最終獲得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課堂提問,使學習的專注度更高,增強了獨立思考能力,進而提升了處理數學問題的效率。
具體化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信息技術的支持,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直觀,使難懂的數學問題變得更生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需注意不能過分依賴使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過多的使用演示教學,會降低學生對實踐學習的興趣,要具體化問題,增加數學課堂中實踐學習的比重,積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信息技術與問題導向式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方法合理化、教學內容科學化、教學目標明確化、教學效果顯著化、教學過程嚴謹化、教學設置規范化,真正地有利于數學的教學開展。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數學專注力、陪養學生數學邏輯及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向禮.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2):156.
[2]吾懿菲.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分析[J].知識文庫,2020(01):61-62.
[3]楊彥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7):144.
[4]鄭甜甜.基于信息技術下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教學措施研究[J].新課程,2020(51):144.
[5]侯文卿.基于問題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探究[J].知識文庫,2021(2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