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翠
摘 要:在英語課堂中,教育者應當以培育學生綜合素養為目的,進行積極的教學,以促進學校英語教育事業的進步。而在目前的教學環境當中,部分教師仍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以成績評判孩子的不良情況,這使得學生在實際學習當中不能夠一以輕松的形態,理解并學習英語教學知識。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立足于核心素養,關切與呵護學生,將交流、互動、討論與探究活動作為小學英語課堂“教與學”的主流,尊重學生的知識體驗與生成的過程,力求課堂氣氛活潑,使學生興致盎然的學習英語知識,悅享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引言
英語課堂教學,是我國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領域,也是學生學習前路上的必要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提高教學效率,確保教學知識能夠更好地被學生所理解。鑒于此,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應保證自身與學生的“距離”站在平等的角度教學,在進行有效交流后,深入挖掘學生內心需求,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專注于課堂內容,讓學習興趣做輔,使自主思考做基,在滿足新課改要求的同時,引導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充分理解英語學科的學科素養,使學生能夠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意識,以更輕松的姿態迎接繁雜的英語知識。
一、構建學習情境,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小學英語的學科知識融匯了許多生活情景中的知識內容,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英語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融合其他的生活情景,來提高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意識。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課堂中,教師應充分注重運用情景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小學英語知識的學習欲望,在豐富學生學習情感的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Recycle Mikes happy day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構建親近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與用英語講述自身一天中的經歷。在經過學生短時間的思考過后,教師應引導學生踴躍發言。同學A說:“My parents bought me a big birthday cake for my birthday. I felt very happy”; 同學B說:“Some people said that their parents took them to the amusement park at the weekend. It was exciting to take a roller coaster and play bumper cars”; 同學C說:“Some say fromI went to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and had a great time。此時教師就可以再提出一個問題:“Everyone, do you know how Mike spent his happy day? Do you want to know? Let's go and have a look.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將Mike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相聯系,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增加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開展課堂活動,激勵學生開拓思維
相對于傳統教學的“師本”,現代教學理念更注重“生本”概念。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構建多樣化課堂,來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題,任務法能夠幫助學生實施“在做中學”的教學模式,通過有效加強學生主體地位,來強化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How tall are you?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以開展課堂活動的方式,構建學習小組,并依據不同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激發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例如“How tall are you ? Im …meters”,“Im taller”,“Youre taller than me”等英語句式進行作答,使學生能夠在進行合作時,也能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一方面完成了教學任務的同時,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確保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布置情景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分組,以生活為例,將本節課教訓內容進行滲透,讓學生能夠全方位點燃學習熱情,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英語知識水平,充分激發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
三、組織綜合實踐,激勵學生提升能力
目前部分學校英文老師由于受到了傳統應試式教育觀點的荼毒,過于注重學生對英文知識點的了解和把握,學生往往僅僅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接受了英文知識點,然后極端處理,讓學生形成厭煩心態,嚴重限制了學校的教學發展。教師們在新課程背景下的積極引導下,逐步走出了對傳統教育的誤區,讓教育本位觀念得以了質的轉變,以生為本,從重視學生對課堂的體驗感受和主導角色出發,以創新性的綜合實踐方式,通過主動、參與、探索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以創新的教育視角出發,為學生探索成長的途徑,秉承以新的教育方式進行創新的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How can I get there? 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以不同小組的方式,對學校周邊進行實地調查,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畫出學校周邊的地圖。當地圖繪制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引入,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提問。例如”Excuse me, where is this...?;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here;Should I go straight or turn right at the intersection ahead?”以這樣的方式,對學生規劃的路線進行提問,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推動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結語
總而言之,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切實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好的在課堂中保持高專注,從而更好地更好地激發主觀能動性,保持學習效率與教學效率的雙效齊下。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是現實教學的必要要求,也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最終目標。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從語言構建,教學內容規劃,創設情景活動等多方面開展教學,進而為我國輸送綜合型人才,全面強化我國小學英語學子的英語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余珊珊.基于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鋒繪,2019(7):197.
[2]吳靜. 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 文理導航(下旬),2021,(11):48-49.
[3]宋愛霞. 小學英語教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分析[J]. 英語教師,2021,21(19):160-161+165.BCDD7FBB-C6DF-4C6D-9D15-2A6021D122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