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都會得到十分明顯的提升。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對學生開展新一輪的素質教育成為教師需要格外關注、重視的事情。而音樂教育作為學生素質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勢必也面臨著挑戰與機遇。因此,本文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的實踐,對如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學生;學習興趣
[正文]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該階段,學生逐漸有了自己的學習思維、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習慣,在各方面都形成思考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所以在制定初中學生的教學方案時,教師要更加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確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主動性,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的灌輸。此外,新課改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也更加顯現出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主動進行音樂學習,在接受音樂熏陶的過程中提高音樂素養,成為每一名初中音樂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分析在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與作用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調動學生對所學習內容的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法。只有當學生對自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學習興趣時,教師的教學才能起到積極的正向作用,教學所產生的效果也才會更加好。從心理學上講,初中學生的心理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相較于小學階段而言,他們的自主性、個體性以及叛逆性會更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貼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那么就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也可以讓學生收獲到更多,幫助學生在各方面都能獲得更好的成長。
二、探究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策略
2.1 借助現代化科技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現代社會早已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包裹。這一代學生自小便生活在快速運轉的科技社會中,他們對于各種信息的接收能力與接受興趣都會大大提高。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將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起來,運用互聯網、多媒體等多種方式與手段,尋找可以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素材,將這些素材與需要講授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機融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更主動地融入到課堂之中,教師也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互聯網與多媒體,采用圖畫、視頻與音樂相結合的方式,調動起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也可以搜集一些與所學習音樂有關的課外知識,以此來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歌曲有更好的了解,也能夠更加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陽關三疊》這首古歌的教學時,由于詞為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著名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曲為古曲,與時下流行的音樂曲調與詞作都頗有出入,因此單單憑借聽覺感知,很難讓學生提起學習這首音樂的興趣。但是,教師可以在課堂伊始進行課堂引入的環節中,采用視聽結合的方法,在互聯網上搜集古代人們離別的一些動畫故事或者影視剪輯,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吸引學生們的視線。隨后,教師便可以自然而然引出《陽關三疊》這首歌曲,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雙重感官上都能夠沉浸入歌曲的氛圍中。在深入體悟音樂所傳遞的情緒這一環節中,教師則可以在了解《送元二使安西》相關背景知識后,將其以故事的形式講述給學生聽,讓學生能夠對音樂本身以外、與音樂有關的背景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增設活動環節,在互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學生心理狀態中,十分明顯的一點就是喜歡新鮮感。對于教師來說,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豐富課堂環節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味采用單一的、重復的課堂環節與形式,即便課堂教學內容十分精彩、充實,也很容易就讓十幾歲的孩子進入厭煩狀態和疲倦狀態。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盡量豐富課堂形式與環節,有條件的話可以采用室外與室內結合的模式進行授課,也可以構思多種不同的活動,通過增強課堂環節的新穎程度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我的未來不是夢》為例,教師在完成基本的唱歌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對歌曲中所傳達出的對美好理想的憧憬以及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斗的精神進行理解與感悟后,可以設計一個班級唱歌比賽活動,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的歌曲排練,在表演形式上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下次上課的時候正式開展比賽活動,并且設計一、二、三等獎與獎品,以此刺激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熱情。舉辦唱歌比賽對于學生來說,可以讓他們收獲頗豐。一方面,唱歌比賽作為一種較有新穎性與趣味性的活動,從組隊、構思表演形式到排練都可以真正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性,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夠滿足學生所極其需要的成就感與滿足感,自然也能極大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組隊比賽的形式也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與良性競爭精神。
2.3 重視教學評價,給學生形成正向反饋
想要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一點教師需要做到,那就是給學生帶去良好的正向反饋。教學評價是教師整個教學環節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它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導向作用,更能夠反過來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夠從教師這里感知到自己的進步與還可提升之處,這會激勵他們在下一次學習中形成更強烈的學習期待,學習興趣自然也就大大上升。
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化蝶》這首歌曲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以一個選段為單位來讓學生進行歌曲的學習,在完成每一選段的教學與練習后,鼓勵學生上臺進行成果展示,當學生展示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臺下的其他同學為展示的同學鼓掌,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展示給予適當的評價,對學生表現好的地方要給予肯定和夸贊,對表現稍有欠缺的地方要以鼓勵的方式指出,并且給予具體指導。此外,教師還要在后續更加關注學生的進一步情況與動態,再次給予教學評價,以此來實現一個積極、正向的循環。初中學生在心理上相對而言處于一個比較敏感的階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一定要時刻注意語詞、語氣的使用,以鼓勵和支持為主。當學生能夠從教師這里獲得較為正向的反饋后,他們內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也會有所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果學生能夠對所學習的內容抱有極大的興趣,那么他們吸收、消化新知識的效果就會越好。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很多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借助現代化科技手段,也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還可以給予學生正向反饋,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有了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時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李艷平.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與評價,2020(10):5.
[2]陳子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8,38(10):216.3798F0EA-BE9F-4B13-BC7E-B6BAF5899D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