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成
摘要:小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意識的形成通常主要來源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時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總結和體現,主要是對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思考進行的讀寫轉化,讓小學生的思考過程能夠順利轉化為寫作內容,從而增強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能夠有效拓展小學生的閱讀范圍,是對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使小學生的閱讀體驗不僅僅局限于教材,而是能夠通過不同渠道獲得更多的閱讀素材。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性
引言
為了全面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分享,定期組織課外閱讀分享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課外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有用的知識。有效的課外閱讀除了能夠提升學生的知識積累,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進而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有效的提高。
一、課外閱讀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興趣
學生寫作興趣不足是教師教學工作上最大的阻礙,這也是當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而課外閱讀的介入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深入了解學生,包括他們的興趣愛好、認知水平、閱讀能力等,然后篩選與其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相符合的閱讀材料,這可以顯著提升其閱讀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會積極、主動閱讀,持續不斷地“輸入”語言知識,當輸入一定的量之后,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去“輸出”,由此可見,應用課外閱讀可以推動作文教學的實施。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影響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闡述、話題、感受、細節、印象,這些是思維構成的一般形態。就現下小學生寫的作文內容來看,思維方面有很大的問題,這與他們人生閱歷淺、生活經驗不足以及年齡小等因素有關,而課外閱讀的融合能夠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學會如何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夠將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全面、準確、系統地表達出來。如今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時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從而出現了“虎頭蛇尾”的問題或“頭重腳輕”的問題,而廣泛閱讀可以提升他們組織架構、謀篇布局的能力。
二、課外閱讀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歷相對較少,對生活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自身的知識儲備也十分匱乏。這些原因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從而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開闊思維,增加自我感知,這可以對學生的寫作學習起到有效的作用。此外,當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后閱讀時,應該引導其帶著問題閱讀,并對閱讀內容有深入的理解。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講解所讀的書籍,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也將積極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不斷地去尋找書籍進行閱讀與分析,以此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并且經常閱讀不僅會讓學生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而且學生在長時間的閱讀中會不自覺地學習書籍中人物的優秀道德品質,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篩選一些適合其閱讀的書籍,如《女兒的故事》《我要做好孩子》《非法智慧》《冰心兒童文學全集》等,這些書籍不但能夠確保學生自身心理獲得啟迪,也能夠有效提升其文學素養。此外,教師要培養學生記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將好詞好句或者閱讀感悟、感想有效記錄,以此為后續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每日一記,培養寫作習慣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寫作能力的提升更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小學生基于課外閱讀提升作文水平仍然需要通過每日一記培養寫作習慣。而這些日記的內容可以緊緊圍繞課外閱讀的內容展開。比如以日記體形式記述一部長篇小說的系列讀后感。學生既可以按照章節在日記中記錄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也可以就其中的內容發表個人看法,還可以針對其中一個或若干角色進行代入想象。一方面,圍繞閱讀內容每日一記能夠做到言之有物,確保學生的日記始終具有高度的針對性,也可以幫助學生避免無從下筆的困窘。另一方面,以日記的方式記錄課后閱讀的效果或感受也有助于學生培養閱讀興趣,或逐步提升堅持長篇閱讀、長期閱讀的意志力。
(三)通過培養閱讀意識
拓展寫作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意識,通過發展小學生的閱讀水平來拓展小學生的寫作思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的思想意識水平有待完善,難以長時間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學中去,因此教師不僅要時刻關注小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也要刻意為小學生保留相應的閱讀時間,使小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開展閱讀活動,加強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與此同時也要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對閱讀內容展開主動思考,積極通過不同的查閱方式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獲得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學生遇到難以獨立解決的問題時要及時與教師或其他同學進行溝通,爭取在共同努力下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初期可以通過讓學生每天進行小體量閱讀,讓學生逐漸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使學生在自主閱讀意識的驅使下能夠主動對文章的創作手法產生思考,拓展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內容時,本章主要選編了兩篇說明文,分別講述了太陽的重要性和松鼠的生活習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幾篇說明文體裁的文章,加深學生對說明文創作的理解,然后要求學生選擇一個自己較為熟悉的事物進行說明文創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了閱讀意識,還通過說明文的寫作鞏固了寫作思路,加強了小學生對說明文結構的理解。
結束語
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要結合課本內容展開教育教學,還應該利用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其作為引導性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在閱讀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滿足寫作需要,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能夠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關玉花.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試題與研究,2020(30):58-59.
[2]王圣淼.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外語文,2019(07):17+19.
[3]周欣宇.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作文成功之路,2018(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