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
摘要:小學個性化英語作業的設計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構成部分,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為教師對學生展開綜合性評價,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英語教師不斷創新和優化作業的設計環節,能夠讓學生在課外延伸時間也有效地鞏固課堂中所學的英語知識。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環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且就小學英語作業的優化設計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不斷提升英語作業的設計效果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策略
一、引言
英語作業本身就是課堂,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環節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對英語作業的不同內容進行設計,掌握好作業設計的難易程度以及針對性,真正設計出適應學生發展需求的作業內容,確保英語作業的設計能夠達到鞏固課堂知識,提升學生自身專業素質的目的。當前,在英語作業的設計環節中,有許多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作業內容單一并且任務量較大,整體的作業設計形式以書面作業為主,缺乏英語口語的鍛煉以及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全面地掌握英語知識。針對這種現狀,英語教師必須要優化作業設計形式,以趣味性和多樣性兼具的作業形式提升英語作業的有效價值[1]。
二、小學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內容單調,機械重復
回顧大多數英語作業,其形式單一,需要抄寫的作業,又需要默寫,需要學生背誦或者聽讀錄音。對于大部分的學生而言,這種作業形式依舊,缺乏新鮮感,甚至有的學生能猜到教師每次的作業布置,比如說抄寫單詞、默寫單詞等等,學生對于作業只限于完成教師的任務,而不是帶著興趣和快樂的心情去完成自己的學業。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難以提升。
2、作業設計缺乏針對性
很多英語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個性發展,這種統一性的作業布置缺乏個性,導致班級眾不同,英語水平以及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容易對統一的作業設計感到畏懼,而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統一的作業形式無法達到有效地提升,只能進行機械化的重復練習。
3、作業布置缺乏系統性
英語作業的布置本身就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如果不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只是形式化地進行作業布置,就會導致課后作業與本堂課程的教學內容脫節,整體作業設計缺乏系統性。
4、課后作業缺乏多樣性
在過去教學背景中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中,大多數的小學英語教師常常會選擇大量重復的題目來進行訓練,此種方式會打擊班級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積極性與個人自信心。同時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在設置課后作業時,通常只設置簡單的抄寫與背誦作業,并未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來精心設計并選擇題型、重要度、難易度合適的英語作業,從而增加了小學生的學習負擔與學習壓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重點加強基礎題型的練習,并加之重點的拓展題型發展班級小學生們的英語應用素養[2]。
三、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的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策略
1、注重作業設計的合作性
在早期英語學習過程當中,很多的學習任務都是由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來看,大部分學生喜歡交流并且分享他們所感興趣的東西。合作的學習其實就是小伙伴一起玩耍和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在以往,更多的是強調讓學生獨立思考,因此,沒有將合作學習作為培養學生的重要品質,合作學習應該將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融為一體,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與小伙伴合作,也可以與自己父母合作,比如說和父母一起制作單詞卡片進行參觀調查、收集、證據的方式和同學進行角色扮演、手抄畫報、續寫故事、編課堂劇等等,不管是哪一種學習方式,效果如何,只要學生和家長的合作熱情能夠充分得到激發,那么最終的學習效果是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
2、注重作業設計的創新性
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除了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組織能力,同時,還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學生的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因此,教師應該借助多種教學媒體的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在教學課堂的設計過程當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啟發性作用,相比較單一的習題練習而言,更加的多元化,教師應該拋開重復機械的作業負擔,從而設計出形式多樣,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模式,問好的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注重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針對雙減政策下三年級以上學生書面作業不能超出一小時,三到六年級作業要限制在一個小時以內的情況,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后作業設計中,要減少作業的量,并根據不同基礎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量、設計出不同作業內容,要結合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需求進行設計。因此,英語教師應該注意因材施教,明確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以滿足小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學生能夠獨立、愉快地選擇作業。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水平進行設計,如基礎一般的學生選擇或者對英語學習興趣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單詞抄寫類作業,對于基礎中等的學生或者潛在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情境編制、單詞運用類作業,從根本上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3]。
4、增加試聽作業的布置比例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類的教學學科,在課后作業設計環節,不能只是通過單純的背誦或書面作業達到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環節,可以通過提升視聽類作業的比例,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記住課堂中學習的重要單詞和語句,并且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英語語言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作業的設計本身就是英語課堂的重要環節之一,課后作業的完成既是對本堂課程知識的鞏固,又是課堂的延伸。因此,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豐富作業布置的類型,增強作業布置得趣味性,讓課后作業能夠成為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顧潔. 小學英語作業的創新設計[J].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 2022(3):5.
[2]馮奎.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問題研究[J].2020.
[3]高卉.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有效設計的研究[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