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鋒
【摘要】現今我國教育事業逐漸發展,新課程改革逐漸落實到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積極融合現代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筆者主要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為教師提供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有效途徑
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也要對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與思考,確保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要促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新課程改革中提出,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對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索,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也為學生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1 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堂教學目標偏離
現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點較為老舊,教師主要以傳統的硬性灌輸式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教學理念也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在教學中更為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以學生的成績高低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
對此,大部分教師以知識點講解為主要目標,課堂中過于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都圍繞考試開展,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以及學習能力都得不到培養和提升.
課堂教學目標偏離也會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
1.2 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專業素養水平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以及教學素養水平較為低下,教師的教學觀點過于老舊,教師的教學手段也較為單一,課堂教學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教師也沒有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創設課堂,進而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沒有得到發揮,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枯燥乏味,課堂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高.
1.3 學生的參與度低
現今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較為落后,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評估,而且大部分數學教師主要通過灌輸式方式展開教學,將知識強硬地灌輸給學生,并沒有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
學生在學習中主要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無法理解知識點,甚至會出現溜號、貪玩等情況.
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學生成為課堂的看客,課堂參與程度較為低下的同時,也并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一味地等待老師進行講解,這就造成學生很難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活動中,也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1.4 過于追求形式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開展教學,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數開始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但是大部分老師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過于追求形式化,也無法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另外,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也應該以正面認可和鼓勵的語言為主,要減少對學生的批評.
如若學生遇到挫折,教師需要具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2 初中數學教學優化途徑
2.1 挖掘身邊的素材,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課本知識的硬性灌輸為主,無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體會到魅力所在,很難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融合生活中的素材,將生活化內容和數學知識進行融合開展教學,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進而保證課堂效率,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自主參與到知識探索中,學生也能夠通過生活內容對數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進而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得以提高.
例如 在進行《正數和負數》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正數以及負數的相關內容開展教學,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對正數以及負數的概念會有更為深刻的掌握,也能夠通過生活化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問題的解決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2.2 結合課改要求,優化教學理念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進度與課堂秩序,教師都比較嚴肅,且教學手段單一,沒有及時轉變與創新教學目標及方式.
對此,教師要想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就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優化,也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能夠對學生進行全方面培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有效地將數學知識展示在學生面前,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達到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
例如 在學習《全等三角形》一課時,大部分學生都很難理解幾何知識點,教師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動畫,讓學生可以直觀地認識到全等三角行的概念和特點,也可以根據視頻內容為學生詳細展示全等三角形的數學概念,幫助學生更高效地理解課本內容,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 傳統教學手段和新的教學手段結合,優勢互補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應該不斷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有效性,就要將傳統教學手段的優點與新的教學手段進行結合,利用優勢互補的教學觀念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進而保證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水平提升也能夠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教師可以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融入游戲活動內容,通過游戲活動為學生構建數學教學情境,可以打造豐富、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速投入到學習狀態中,進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習慣的形成.
例如 在學習《畫軸對稱圖形》一課時,在軸對稱圖形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先進行一半的軸對稱圖形繪畫,讓學生以游戲接龍的方法對另一半的軸對稱圖形進行繪畫,每個同學繪畫一筆,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學生在繪畫之前以及繪畫之后都會對知識內容進行思考,更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水平,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點,提高教學質量.
2.4 獨特的教學情景設計,優化學生參與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并融合學生興趣喜好以及學習能力對教學情境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率得以提高的同時,課堂教學氛圍更為融洽,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在情景中也能夠對知識有更為深入的感受和理解,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提高.
例如 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NBA比賽時選手投籃的視頻,籃球比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將比賽的進球數量以x表示,贏球分數利用y表示,學生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要通過二元一次方程式對比賽結果和比賽分數進行計算,學生在學習中會更為積極地思考和探索,也能夠對二元一次方程知識的實際應用進行了解,知識實踐應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也得以保障.
2.5 合理應用幾何畫板,優化重難點的突破率
2.5.1 利用幾何畫板化抽象為具體,解決數學概念教學
初中數學知識多數以抽象性和邏輯性內容為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的抽象性思維以及邏輯性思維,進而為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對此,在幾何知識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化抽象知識為具體,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概念有直觀的了解,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印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為靈活,學生的數學邏輯性思維和抽象性思維能力都得以提高,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能夠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例如 在學習《圖形的旋轉》一課時,對學生的空間思維以及抽象性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對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幾何畫板對圖形的旋轉進行繪畫,讓學生能夠通過直觀的知識學習了解更為深刻的數學邏輯性內容,也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能力和理解深度,學生對圖形旋轉有更為扎實的了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中物體圖形為主進行觀察,繪畫出其旋轉90°的圖形,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得到有效提高,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形成,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
2.5.2 繪制精準幾何圖形,展示知識內涵
在幾何圖形的數學知識學習中,學生要更為深入地對數學知識的內涵進行了解,進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綜合素養水平.
對此,教師要利用幾何畫板為學生精準繪制幾何圖形.
教師也可以通過白板技術帶領學生繪畫圖形,利用繪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愿意主動理解知識點,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
2.5.3 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學生在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交流與探索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思考知識內容,也可以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進一步優化學習方式,能夠保證教學效率.
例如 在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一課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全班學生遲到的次數以及遲到的原因進行事件概率分析與統計,并對特殊的遲到原因劃分為隨機事件進行調查與統計.
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中,也能夠在探索與交流中成為課堂的主體,為學生留出足夠的交流與思考的時間,通過不同思維的碰撞,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3 結語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進而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提升,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綜合素養水平進行培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毛勇.探析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J].讀與寫,2020,17(20):194.
[2]張云鳳.優化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4):164.
[3]陳天柱.數學教學問題與情境設計[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1):251.
[4]邵春江.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4):24.
[5]常家潔.“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寧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