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蘭
【摘要】基于新課改持續推進、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入、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的教育新常態下,如何優化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并體現人才培養價值,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簡要論述新常態下對初中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要求,重點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圍繞具體教學方案,從優化教學模式、注重數學實踐、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優化教學評價方式等四方面探究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人才培養;數學實踐
新常態下,社會對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顯著提升,并對人才綜合素質、知識技能與道德品質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高水平人才已經成為基礎教育亟需思考及解決的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基于現行教學綱要、課程標準對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進行優化改進,結合新常態重塑人才培養目標,根據21世紀核心素養將人才培養目標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內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并交流協作,以此高效率達成人才培養目標.
1優化教學模式,賦予人才培養內驅動力
1.1構建翻轉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主要以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支撐,以教學關系及課堂結構重塑為基本目標,致力于體現教育信息化優勢并開拓學生的學習空間.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教學構建“翻轉課堂”可以將新人才觀滲透到日常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增強人才培養動力[1-2].
例如以《平行線的判定》教學為例,教師設計制作并向學生發送微課,請學生課前預習并完成下列任務:
(1)直線AB、CD與EF相交構成8個角,請分別寫出不同角之間的位置關系(回顧三線八角,融匯所學舊知);
(2)用三角板與直尺輔助畫出兩條平行線,簡要概述繪制步驟(實踐操作出真知);
(3)由畫圖過程可以看出,經過直線外一點畫直線的平行線,實際上就是畫∠()=∠(),而這兩個角是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的()角,因此()可以判定兩直線平行(在實踐中推理,自主建構平行線判定定理,為課堂學習清掃知識障礙).
1.2實行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交流合作能力
交流合作是新常態下初中生必備的核心素養與數學能力之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行交流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出具備團結友善品質、合作精神、交流與溝通能力的人才.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考慮學生個體性差異,將優劣勢智能互補的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保證小組之間學習能力基本持平,并引導學生在組內進行學習分工,以此發掘學生潛能、從整體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
例如以《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創設如下問題情境:有大小兩種貨車,2輛大車與3輛小車一次可運貨15.5噸,5輛大車與6輛小車一次可運貨35噸.請問3輛大車與8輛小車一次可以運貨多少噸?
呈現情境后請學生以預先劃分的小組為單位對該問題情境進行分析,提煉出關鍵信息、已知條件與數量關系,合作探究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此種形式可以使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讓學生之間通過交流協作獲得整體提升及進步,可以促成學生在新常態下必備的關鍵能力與良好品質,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價值.
2注重數學實踐,提高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2.1在課堂上實踐,探尋數學知識的生發點
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教學中人才培養不再依靠于“滿堂灌”,而是要讓學生“動起來”,通過解放學生雙手、頭腦、思維等引領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結合自身發展水平、個性化需求有選擇性地汲取數學知識、習練數學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實踐意識與創造力.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堂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以行動探索新知、建構新知、悟得新知[4-5].
例如以華師大版八年級上冊《作已知角的平分線》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PPT課件,以直觀的Flash動畫演示作已知角平分線的操作流程,請學生自主總結操作步驟.接下來,請學生結合自己總結歸納的內容嘗試實踐操作.由于前期教師并未花費大量時間講授,結合學生現有知識經驗及數學學習水平,部分學生會因未能把握“所取線段長度大于CD長的一半”這一要點而導致出現錯誤.實踐操作結果與學生固有認知產生偏差,進一步激發學生求知欲與好奇心.此時教師可借助交互式白板“雙屏同傳功能”展現繪制成功學生的作圖痕跡,請學生仔細觀察、對比分析、總結歸納并思考“弧半徑與CD線段一半長度”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突破本節課學習難點.
2.2在生活中實踐,提升學生解決問題意識
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改變了傳統“閉門造車”的觀念與方式,更加注重數學的生活化與生活資源的應用.不僅如此,借助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現實問題是新常態對初中生數學能力培養的新要求之一.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以一雙善于觀察與發現的眼睛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探究數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例如以《變量與函數》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函數的概念.如,每一輛汽車—汽車的車牌號;每一位同學—自己的身高值;每一名學生—自己的體重值等,為學生挖掘生活中的對應關系.在解釋函數概念時,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語言.如將每一位同學的學號x放入籮筐(集合)A中,將每一名學生的身高值y放入籮筐B中,通過測量身高便可以建立x與y的數學模型,即A中的x經過處理后便可以與B中的y相對應,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函數實際上是變量之間的一種對應關系.此外,為幫助學生理解函數的特定條件如身高為1.6m的可以有好幾個同學—y唯一確定,教師可以列舉不同學生的身高數值,幫助學生理解y唯一確定是函數概念構成的必要條件,并請學生分析自己所列舉的生活內的“對應”案例是否為函數,如一天內不同時間與溫度便不是函數對應關系,以此實現學生對函數概念的自主建構,讓學生結合生活實踐經驗深度學習數學知識.
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成學生的自我超越
3.1加強問題引導,引領學生抵達數學本質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問題意識是學生的思維起點,是學生探尋未知事物的內在驅動力,也是新常態下學生必備的數學能力與品格. 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設計好問題鏈,把握好問題切入的時機,注重問題的開放性、探究性與挑戰性,不宜以問題直接提示學生,而是要以間接引導形式指引學生思考方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潛能以透過數學知識表象而抵達數學本質,越過書面知識領會數學原理、定律、公式及思想方法,繼而通過問題引導逐步發散學生思維,體現初中數學教學的人才培養價值.
例如以《解直角三角形》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問題鏈:
(1)直角三角形中共有幾個元素?
(2)在Rt△ABC中,∠C=90°,AB、AC、BC、∠A、∠B這五個元素之間有哪些等量關系呢?你能畫圖并結合所學做出假設嗎?
在上述問題的指導下,學生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邊角、邊邊及角角之間的關系,為后續解直角三角形實踐奠定知識基礎.當學生把握好基礎知識后再次提問:利用上述關系,只要我們知道兩個元素(至少有一個為邊)就可以求出其他元素,為何要強調兩個元素內必須有一條邊呢?請你繪制直角三角形予以解答.
通過上述問題的解決,學生已經掌握本節課的理論知識,接下來教師可呈現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題請學生在解題中總結出解三角形的注意事項與步驟方法,以此完善學生數學認知體系,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3.2注重課堂探究,激發學生自我教育意識
探究式教學是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教學中人才培養的主要策略之一.相對于結論性教學而言,探究式教學更加契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思想.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學習本質上是不斷與外界環境交互,將環境內知識信息同化或順化至認知結構內的過程.其中同化是指學生頭腦中已有對外界信息的認知反應,只需要將信息融合至現有圖式內便可實現對認知結構的拓展;順化是指學生頭腦中無外界知識信息的認知反應,需要對現有認知結構進行調整才能融合新的知識信息[6].
4優化評價方式,實現以評促學教學效果
4.1健全評價指標體系
新常態下,以新人才觀為引領,以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初中數學教學評價要綜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一方面,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關注數學學科的應用性與實踐性,從學生課堂學習、日常作業中收集評價信息;另一方面,要注重課堂檢測與數學考試的有機整合,將考試結果納入教學評價體系內[7].與此同時,新常態下課前預習、課中積累、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已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要點,教師應根據不同教學活動、學習方式等制定差異化的評價指標體系.例如在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需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構成要素、評價要點,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完整的評價指標.
4.2構建多元主體評價機制
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教學中人才培養的陣地不再局限于校園、班級與教室,因此教學評價也應當容納多元主體,關注學生課堂積累、自我反思及家校共育.建議初中數學教師與家長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幫助家長了解新常態下初中生關鍵能力培養要點、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側重點、數學教學階段性計劃及預期成效等,定期請家長評價學校教學質量、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以此從家校共育角度深入了解人才培養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改進.與此同時,開展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自我評價等活動,讓學生對當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提出意見、建議,教師結合學生多樣化與個性化學習需求調整教學方案、優化作業設計、創新課堂活動與教學指導方法,以此實現教學相長,使學生在自我突破、超越中,逐步成長為有理想、有信念、有創新意識的現代化人才.
5結語
新常態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發生了深刻變革,新人才觀的引領也使初中數學人才培養面臨著新要求與新途徑.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優化并改進教學模式,通過構建翻轉課堂、實行合作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同時,注重數學實踐以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與創造能力;此外,重視課堂探究、縮短講授時間,以激發學生自我教育意識;最后,改進教學評價,完善指標體系,并形成多元主體評價機制,以此將人才培養意圖滲透至日常教學內.
參考文獻:
[1]祁鐵英.芻議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20(31):62.
[2]陳金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J].當代教研論叢,2020(10):63.
[3]胡娜.初中數學網絡資源的建設及有效利用分析[J].吉林教育,2020(∠4):132.
[4]房紹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0(12):57.
[5]者韶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探討[J].新課程,2022(02):211.
[6]吳扎西吉.初中數學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2):110-111.
[7]方俊華.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中國新通信,2021,23(1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