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麗
摘 要: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教育教學實踐的重點,同樣也是教學難點,其方法論在長期實踐中備受教育者的關注。 本文以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的深度學習為研究對象,對其實質內涵以及為了達到目標所運用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探討,旨在探究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深度學習的實施策略與方法,研究促進小學語文基于核心素養的養成和發展情況下如何推動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實踐。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深度學習
1基于核心素養建構的語文深度學習內涵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它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沉淀的文化屬性,也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歷史,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全球化進程也進一步加快,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新時代小學語文教育比以往更肩負起了增強我國文化自信的重要責任。 上文中我們有提到過,深度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提升學生思維能力,這對于增強學生群體文化自信以及尊重文化多樣性有著重要且積極的影響。 學生通過挖掘語文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歷史,開闊視野的同時能夠進一步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
2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深度學習
2.1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通過創新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進一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團體在進行語文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創設學習情境就是要結合生活實際,將這些融入課堂實踐,同時增加課堂互動,加強課堂上師生、生生交流,體現人文教育思想 活躍課堂氣氛 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2.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教育改革以及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也是當代義務教育的最基本任務,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論證、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這個過程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關鍵,應在義務教育階段貫穿始終。 培養創新意識,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團體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加強引導, 并且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與探索時間,結合情境創設,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2.3加強課堂的深層交流
要進一步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創設良好的語文學習情境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思想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課堂的深層次交流。 教師應該充分尊重、愛護學生,建立彼此信賴的師生關系, 旨在通過課堂互動激發與學生的情感層次交流,產生共鳴。
3基于核心素養語文深度學習的教學方式
3.1深度剖析教材,分析文學價值
我們都知道教育教學實踐的基礎就是課程教材, 教材是教育教學內容最直觀的體現,教師對于教材的理解程度對于課堂教育教學成效極為重要,深度剖析教材內容是開展深度教學,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深度思考、深度理解的重要前提。 對此,教師團體應該高度重視,不斷強化自身能力素質,提升自我修養,以便更加深入的剖析、理解教材內容,深入發掘教材,拓寬知識層次。 在課堂教學環節中不能僅僅簡單的解讀教材, 同時還要深入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思考、理解語文文本背后的意義以及文字邏輯,思考字里行間蘊藏的文學思想以及語言技巧,如此才能有效提升義務教育階段生語文核心素養。 所以,教師要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基礎教學目標,開展深度教學要建立在深度剖析教材內容上,從藝術表現力、文化審美、中心思想等多個維度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思考與理解
3. 2挖掘文本魅力,培育人格修養
常見的語文能力涵蓋“ 聽”“ 說”“ 讀”“ 寫”,而語文能力與文學修養、人格修養共同體現出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換句話來說,語文核心素養就是語文運用能力、文學修養與人格品質的總覽。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充分重視引導學生發現文本魅力,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發掘教學內容深度,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從文字走向作者,再從作者走向歷史背景,最后再從歷史背景回顧文字,形成一個循環,來充分感受語境的重要性的同時,感受作者特有的文字魅力。與此同時,將同一歷史背景下不同作者的文學作品加以比對,體會不同的文學意境與文學思想的同時, 也展現不同作者的修養差異。如此在引導學生以全新視角看待文學作品的同時,也教會學生以全新的方式來看待問題情境以及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通過學生思考、理解,也就是我們前文中所說的對新舊知識的理解、整合,通過文學藝術作品的文化熏陶,來提升學生自身的審美情趣,通過理解不同作者的人格魅力特征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
3. 3注重言語精神,領悟語言真諦
就語言學理論而說,深度學習是建立在理解學習內涵的基礎上的,教師層面通過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思考、理解然后產生屬于學生自己并融合在原有知識體系中的知識理論與思想理念,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層次的同時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 這要求教師在開展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并在課堂中增強互動,以各自不同的視角觀點看待同一文學作品,根據自身理解來自由辯論,將喜歡這個作品的理由與不喜歡這個作品的理由通過不斷的交流、辯論、感悟來更加接近與作者精神層面的交流,而不是停留在淺薄的理解當中。 如此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情感上的認同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健全學生學 習價值觀,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發現、自我對話以及自我覺醒,領悟語言文學的內涵真諦,開展有情感、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
如前文所說,開展深度學習的關鍵在于“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積極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激發課堂活力。 具體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深度思考、深度理解”,建立評價反饋機制就是要強化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過程。 在評價方式上也應該摒棄傳統評價方式,積極踐行教育實踐改革要求,以更加科學、系統的評價體 系著重考量學生創新思想、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等多元化深度學習考量指標,以便于學生更容易獲得近期學習現狀,根據反饋及時調整學習方式,切實提升自身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謝友明. 基于核心素養建構的語文深度學習[ J].中學語文,2018,(24):2.
[2]陳宏哲. 情境創設: 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深度學習路徑[ J]. 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